首页 -> 2007年第5期
优化语文学习班集体的教学实例
作者:陈惠兰
一、平时教学的常规组织(以初一为例——这是我校邓燕华老师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我校虽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是一所示范性高中,但初中部的生源却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城区几所小学的优秀生(由各小学推荐,推荐的人数由教育局规定,比例占该校毕业生10%左右,乡镇的优秀生不属我们的招生范围),占招生人数的40%左右;二是择校生(没达到分数线又不属招生范围,通过交一定数量的择校费进来的),占20%左右;三是地段生(不管成绩的高低,只要是属招生地段的)占40%左右。这样一来,我们学校的初一新生就显得有点鱼龙混杂,有品学兼优的,也有无心上学经常惹是生非的,有中英数三科总分290分以上的(总分为300),也有三科总分不到100分的,总之,差别很大。而按政策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可以分尖子班、试验班之类,所以,一个班几十个同学自然是程度各异,参差不齐。为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集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邓老师组建了以下一些语文教学的组织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1.全面了解学生。新学期,每接手新的班级,首先必做的工作就是物色人选。大概需要四周左右的时间去观察、了解,挑选出一批语文成绩相对优秀且责任心强、有能力的同学作为语文学习中心组的成员.授予他们一个荣誉称号——“语文学习带头人”。
2.组建各类组织。通过四周的观察、了解。基本上把握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弄清了语文中心组每个成员某方面的优势、特长,然后把他们分成“朗读背诵组”“作业组”“课外阅读组”“图书管理组”“书法组”“练笔组”等,每组五六人不等,选出小组长,每个组员都有确定的分管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1)朗读、背诵组6人(负责每天晨读和晚读以及背诵任务的落实)。其中组长2人,组员4人。每天的展读和晚读时间.两个组长上台带读,4位组员负责检查、督促,并做好情况记录,每人负责一个班级行政组。有背诵任务时,6位同学负责检查背诵情况(每人负责10人左右),要默写的诗文由两位组长组织默写后,由这6位同学批改,然后把情况报告老师。老师则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2)作业组5人(负责收发作业和统计作业的完成情况)。其中组长1人。组员4人。组长负责把全班的作业本送到老师办公室(或把老师批改之后的作业本拿到班上),并且负责记录作业的完成情况,用书面形式交给老师。4位组员同样是每人负责一个行政组,负责每次作业的收发,督促该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把完成情况告诉组长。
(3)课外阅读、图书管理组6人(负责阅览课的组织、好书的推荐和读书的交流以及管理班里的图书等)。每周1节的阅览课(地点在学校的阅览室,主要阅读的是报刊杂志,只能在该节课内阅读,不可以带出去课后读),全班同学分成6大组,每组一个负责人。这6个同学协助老师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把该组同学选好的书籍做好记录后分发,并监督组员爱护书籍,下课时把阅读的书籍收回,并按原来位置摆放好。每月一次的好书推荐会和每学期一次的读书交流会,主要由这6位同学策划组织。另外,各班设一个图书角,要求每个同学至少拿一本内容健康的书或优秀杂志到班上,全班进行交换阅读,这6个同学专门负责登记管理。
(4)书法组5人(负责每天的练字指导和督促)。初一第一学期的学习任务较少,作业量不多,学生负担较轻,于是统一规定每天晚自修下课前20分钟,全体同学统一进行练字训练。这5个同学负责安排每天练的内容、数量,并对一些写字能力差的同学进行简单的指导和督促。第二学期之后的练字时间由学生自由掌握。每学期进行一次书法展览,并对进步大的同学进行表彰。
(5)练笔组6人(负责每周练笔的检查和登记,并要求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简单指导)。每周练笔的内容由老师按照教学计划布置。6位同学主要是帮助老师检查落实及简单批改。每次练笔习作交上来,先由6个同学阅读(每人读10本左右),主要任务是找出错别字和病句,找出来之后不必改,而是记录下来,之后督促并指导同学纠正。这6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发现较优秀的练笔习作,就向总负责的组长推荐,组长再告诉给老师,以便及时在全班交流共享。同时,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抽查或偶尔为全班作精批精改。
(6)互帮活动组10组。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全班同学分成A、B、C、D、E、F6个层次,每个层次10人左右,每个层次选1人,这样就分成了10个小组,每组6人左右,每组的平均水平接近。互帮活动组的集中活动时间是每周一节的语文自习课,平时的课余时间为自由活动时间。活动的形式主要是一帮一,内容主要是落实一周来的学习任务。有时全组同学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训练题目。
3.培训、指导、试行。语文学习中心组成立了,各类组别也确定好了,紧接着进行的便是培训指导。各类小组如何开展活动,负责人的职责是什么,具体怎么操作,老师都一一详细指导。实际操作中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老师要耐心倾听、鼓励,并且及时调控、指导。直到各类组织运作正常了,老师便可放手让学生去做。
实践证明,这一管理系统的建立,效果是明显的。学生有权参与语文教学管理,感到“我”的存在价值,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强化了主体意识,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同学们都感觉课堂是自己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人的事情,他们能关心老师之所关心,急老师之所急,变“无为”为“有为”,出现了大家参与、人人关心的局面。例如有的同学写起作文来,总感到无从下手,作文迟迟交不上来,练笔组的同学就会主动指导、帮助该同学;有的男生懒于背书,背诵组的同学会主动去督促。
其次,学生的特长得到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成为某一方面的管理人员,一是让他们的特长有了表现的机会,展示的舞台;二是一种激励,一种动力,这种激励会唤醒学生的参与欲,促使他们萌发强烈的求知愿望,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着他们自觉地努力探索,奋勇攀登,自觉地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高标准,并向着已定的目标前进;三是一种压力,但这种压力具有建设性的作用,要在同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