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教学参考书:批判与借鉴

作者:姜洪根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教学进入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时期。各地课程改革最为显著的标志是使用了新课标语文教科书。但是,反观常规的课堂教学,新课标的思想、理念的落实,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优化,师生关系的改善,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激发,却少有根本的变化。语文脱离实际,远离生活,无视需求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语文教学的应试模式依然广泛流行。笔者通过对常态语文课堂教学状况的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意愿不容乐观。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过分依据教科书,把课堂教学中的80%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复述课文内容,分析讲解一篇篇的文章,归纳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决课后的思考和练习题上。根据教学参考书的编排结构模式和体例进行教学,所教内容80%又来源于教学参考书中的现成结论。而与此相应的是,又用80%的课外时间做各种各样的枯燥、乏味、重复而又刁钻的习题,然后老师进行讲解和分析,以应付各级各类的考试和测验。一些教师脱离了教学参考书就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语文教学对教学参考书的依赖程度极其严重。教学参考书统治教学的状况,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学参考书的内容、体例和结构也明显有违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其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角度雷同,模式呆板,分析解说千篇一律。无论是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现当代作品,其分析、解说、指导都一律遵循着“作家作品—时代背景—段落结构—主题中心—写作艺术—思考和练习解答—链接资料”的顺序,忽视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文体、不同专题、单元、模块的课文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方法手段等,表面上看似乎多而全,实际上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参的这种范式,导致许多教师误以为语文课要讲透讲全,面面俱到,因而不分轻重主次,不看学习主体自身的知识背景、能力结构、学习特点,以为自己的责任尽到了,任务便完成了。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思路雷同,教学内容膨胀,语文教学变成了大工业生产的流水线。学生缺少读书的时间和体验感悟的机会,教学缺少个性化和多样性。
  教参在内容上对于单篇课文的分析说明比较详尽,而对于专题与专题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与学期、学年之间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发展的线索,语文素养积累的序列等关注不多,对综合运用认知策略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显得不够。教学参考书中罗列了许多名家对作品的理解分析。用成人的眼光和思考代替学生的对话、理解和赏析,注重对单篇文章的分析理解,而缺少对其进入教科书以后作为教材的功能变化及重新定位的思考。某些教学参考书沿袭了过去的套路,诸如“总—分—总”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中心突出、观点鲜明、材料丰富”的结论.或者“文章以……为线索,表达了……思想,抒发了……感情”的归纳,或者“语言清新优美,含义丰富深刻”等概括,造成教师模式化、雷同化的教学思路。
  2.重分析解剖,轻综合感知探究。教参对思想内容、主题旨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的条分缕析,对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描写手法的讲解应有尽有,甚至对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的分析解剖纤毫毕现,缺少感知体验、综合理解、全面探究的整体把握。
  教学参考书还重内容范畴的分析说明,忽视形式范畴的研究探讨。教科书中选用的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本身就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融合。教参应抓住特色,既注重内容的学习,也注意形式研究。内容范畴更多的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属陈述性知识,而形式范畴是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属程序性知识。现行的许多教参却以思想内容、主题中心、人物性格形象等的分析说明为主,对于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表达的好处、效果等却忽视了。
  3.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静态的结论呈现,轻问题解决的过程研究。教参对有关课文的作者生平、文体常识、时代背景、前因后果、典故引用等交代得具体而全面,一些静态的语言修辞等知识解说得细致详尽;对说明文的结构、顺序、方法等结论概括得比较全面,而对于阅读的能力、水平、方法的培养等则重视不够,例如如何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语境义,如何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如何分析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结构层次、表现形式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如何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如何培养探究作品深层次的题旨要义的能力,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力,如何培养语感和语文素养等,这些较高能力层级的开发培养,在教参中则注意不够。
  4.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语文教科书以单篇或专题的组合为形式,而教参研究的对象一是课文,二是教法,很少甚至基本上没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或途径,如预习(课前\课内)、寻思质疑、边听边思、做笔记、复习、完成作业、矫正反馈、课外阅读等,基本上没有涉及。对于阅读各类不同文体的课文,对于写作不同体裁的文章,对于观察、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类比、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缺少具体有效的指导。
  新课程语文教学强调师生对话、探究、实践、反思、互动、生成、发展,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应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认识需求出发,通过创设环境与示范引领,促成学习主体的有效学习,应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修正教学设计,并成为学习的主体。
  叶圣陶先生说:“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参与教科书编写和审定工作的周正逵先生多年前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这种教参风行之时,就是合格教师绝迹之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全取消教参时机尚未成熟。但教参只是教学的参考,不能代替教师的独立钻研和教学设计、组织和安排。教参编写体例、内容取向和使用方法的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的表现。不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根本问题,特别是“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关系问题,教参的编写和使用的问题便永无解决的时日。对教学参考书,编者只需要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给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原生态的材料和相关信息,不需要面面俱到地提供解说和分析的结论,先入为主地固化师生的思维及认识,要少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文章分析、板书示例、练习解答等作为法则规程呈现出来。
  正确使用教学参考书,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切适性原则。教学参考书只是为教师提供了参考的资料,而不是教学的规定性内容和教学的流程。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要为本,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采取符合青少年思维发育特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切合教学的实际。每一篇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