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教学逻辑
作者:黄厚江
什么是教学逻辑呢?通俗地说,逻辑就是有道理。教学逻辑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道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个“道理”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学习行为的基本规律、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阅读的基本规律、写作的基本规律、交际的基本规律等等。课堂教学中,教学逻辑无处不在,最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有一个合理而明确的逻辑起点。教学的逻辑起点,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起点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是一个概念。它既不是教学目标,也不是教学起点。但又涉及到有关内容。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某位老师的一节作文教学课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1)出示高考说明中关于写作的要求;(2)学生阅读一篇《忙》的高考作文,讨论交流习作值得肯定的地方;(3)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阅读习作发现习作点题的句子;(4)教师小结习作的主要问题:中心不够集中;(5)学生讨论、交流习作的修改;(6)教师小结修改的三个技巧(A、明确表达观点,使文章的立意可以贯串始终;B、材料要始终为主旨服务。要有聚焦主题的功能;C、按一定意图精选材料,感觉所用的材料不能为主旨服务时,一定要修改或更换);(7)学生阅读讨论另两篇习作《忙》的问题(主题提炼不够恰当);(8)幻灯出示一组关于春的名言警句(10句以上,由于太快,没有数清楚);(9)幻灯再出示一组学生习作中摘出的关于秋的名言警句(1l句);(10)学生分组讨论拟写关于“忙”的名句:(11)全班交流关于“忙”的名句。
我们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缺少明确合理的逻辑起点。从教学行为看,就是目标不清楚;从教学内容看,就是教什么不清楚;从教学过程看,既没有明确的教学起点,更找不到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这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是离散的,是写作练习还是句的练习?是提高写作能力还是提高单项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果是写作。又是提高什么样的写作能力?着眼于写作的哪一个环节?后面的写句和前面的习作修改是什么关系?出示那么多的警句有什么作用?这一切都不清楚。很显然,全节课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没有围绕一个点(这个点可以是目标,也可以不是目标)展开,而是相互离散、相互割裂的。因此,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说,教学的逻辑起点,就是既有明确的教学需要,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清楚这节课要教什么和怎样教,为什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整个教学过程聚合于一个集中的点。
那么,怎么确定教学的逻辑起点呢?就语文教学来说,就是在语文课程的共性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个性特点之间寻找它们的契合点。比如教学舒婷的《致橡树》,就应该在诗歌教学的共性要求和这首诗的主要特点之间寻找契合点。从语文课程的特征看,又必须着眼于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只着眼于意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爱情观作为教学的起点肯定是不行的,只着眼于诗歌的语言形式,研究诗歌的表达技巧也是不行的,两者的和谐统一是比较理想的逻辑起点。一旦实现了这个统一,就是课程本质特征的自然体现。而就这首诗的个性特征看,只是泛泛地以诗歌阅读为教学目标。逻辑起点就不够集中和明确,仅仅以诗歌诵读为教学目标,相对而言就不如以意象的理解为目标更切合诗歌的个性特点,更容易体现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人文和工具的统一这样的追求。
其次,是教学程序的安排要合乎逻辑。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这些环节之间,这个过程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运行,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它的教学价值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后面要安排这样的环节。它和前面的环节是什么样的关系,都应该有道理可讲,这就是教学程序合乎教学逻辑的体现。一位老师教学《致橡树》,主要是三个大的教学环节:自由诵读一边研边读一再次诵读。单从安排来看。是合乎逻辑的,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自由感受,获得体验。在自由诵读中发现学生的问题,通过研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再通过诵读体现研读的效果,提升读的质量。可是,这里有些问题需要深入讨论:如果第一环节,学生的自由诵读,根本没有展开,或者说没有出现教师预设的问题怎么办?第二个环节的方案是预定的,还是课内及时生成的?是多个方案的随机选择,还是一个方案应对所有的学情?如果第一阶段只是学生读读而已,为读而读,既没有明确目的。也没有发现具体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与第二阶段的教学决策没有任何关联,这就是不讲逻辑;而第二阶段如果根本不考虑第一阶段的教学呈现,也不管学生的具体表现,一切都按照既定方针教学,仍然按照诗歌阅读教学的一般方法面面俱到、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或者叫研读),这也是不讲教学逻辑:如果第三环节只是让一两个诵读好的学生表演一下,让学生听一遍专业人士的诵读录音,这也是不讲教学逻辑。当然不是说这样的做法一点意义没有,关键的问题是:这样三个大的教学环节的连接点是什么?这样安排的道理是什么?这就是教学逻辑在教学程序中的体现。再回过头去说前面那个作文教学的例子,学生的确写出了一些颇有哲理的句子,可这是教师的教学追求吗?这是前面教学过程的效果吗?写出来这样的句子能说明学生在作文中就能用类似的句子升华主题吗?如果这些问题都是否定的回答,那么整个教学还有什么教学逻辑可言呢?
教学程序安排得合乎逻辑,首先是指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语文教学没有公式,但又不排除基本的规律,如先整体后局部,先感性后理性,先理解后评价,先感受体验后分析探究。先获得必要的知识后进行训练等等。像《致橡树》这首诗的教学,在没有把握整首诗的构思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就进行词句的推敲甚至进行质疑性的解读,容易只见一叶不见森林,只能是盲人摸象,很难有理性的效果。强调教学程序安排要合乎教学逻辑,绝不是反对和排斥突破常规的教学安排。有时候突破常规的教学程序,正是最合乎教学逻辑的安排,正如古人所说的“用乎奇妙,存乎一心”。
第三,是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要合乎教学逻辑。教学过程是由许多问题组成的,包括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发现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是一个。但都得在理,都得合乎逻辑,通俗地说,就是要言之有据,言之在理。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常常会提出一些无理问题。所谓无理问题,就是学生阅读中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没有必要解决这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