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抓住文本聚焦点,让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
作者:陈维英
收到实效。
四、续一续文本“悬点”
高手写文章往往不会和盘托出,不留余地。他们写到高潮处,可能会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永远的悬念,给读者去想象,这就是文章的“悬点”。有的悬点,其结局可能是唯一的;有的悬点,经过不同的人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号入座,其结局也许会千人百面,不一而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妨让学生开动脑筋,再次体会文章的背景内涵,想一想历史和现实,发挥想象和创见,来续一续文本的悬点,以提高学生判断事物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世说新语》的《陈太丘与友期》中,说话不看对象信口开河的父辈老友被七岁小儿无情抢白一顿后,“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会是怎样的一副窘境?他再次见到陈太丘该如何启齿?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待人接物应有何礼仪?顺着这思路想下去。学生必然会由书本内容联系到实际生活,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补上合情合理的尾声。
另外,像诗歌,由于作者思维跳跃,也留下了许多的“悬点”。我们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一一点明,动手补续。
值得一提的是。文本的“悬点”实际上是一种“空白的美”,学生的续貂之作,看似多余,其实,“悬点”补写,还是着眼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着眼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其领悟能力、推理能力和作文能力。即使同一个“悬点”,学生笔下也会有千姿百态的结局,至于哪个更为合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原文为依据,进行比较、揣摩体会一番,这样无疑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五、探一探文本的“疑点”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所谓“疑点”是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现时为错彼时为对,思维辩证、哲理深邃的地方。学生碍于浅层思维和现代观念。对此不能一下子判断出个子丑寅卯来,必心生疑窦。这些疑点往往是文章的重要部分。教师可紧扣这些疑点“发难”。让学生来析疑、解疑,再通过讨论得到合理而清晰的答案。培养学生探求真知的好品质。
例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者用了“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的模糊语言,使结局产生了悬念: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呢?我们可以乘机让学生的思绪顺着理性的推理放飞,各自写一写孔乙己的人生结局:然后让学生对习作进行讨论。当然,学生所有理性的推理和条理清晰的描写都值得肯定,但最符合文本主旨的结局应该是“死”。文中“大约”是“我”没有亲见、不敢妄言,有故作轻松实则沉痛无奈之态:而“的确”是因为社会环境冷酷,身被恶势力打残、只能坐着用手走路、生存乏术的孔乙己必然走向死亡,所以“死”是孔乙己的必然归宿。
像这样的疑点,采用因疑设问、各自笔头解答,再统一归总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与思、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辩一辩文本“歧点”
由于认知上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而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尤其课程改革以来,还课堂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意识普遍增强了,上课不仅乐于动口,也善于动脑了。阅读课文时还不时跟作者“叫板”,提出不同的看法。
在文言文《愚公移山》的教学中,由于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过这个故事来颂扬中国人民敢于克服困难的苦干精神,所以历来沿袭褒扬的看法。可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变型了,苦干精神被忽视了,在教学中,学生对“愚公不愚”提出异议,理由是愚公这把老骨头不该蛮干,还是搬家换个活法简单,并举当今民工离开落后乡村进城谋生为例佐证,认为愚公愚到底了。再如,《怀疑与学问》中作者认为:要学习就必须先要怀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部分学生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事事怀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就先让学生动一动笔,来一场辩论赛吧,真理会越辩越明。在求胜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往往搜肠刮肚、引经据典,在头头是道的论辩中。他们的读写兴趣、思辨能力乃至人文素养也会逐渐得到培养,逐步得以提高。所以对于分歧点,教师尽量不要以教参的“标准答案”或自己的一管之见去扼杀学生可贵的求异思维的火花。而要敞开胸襟,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文章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该加以肯定。这样,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里,在宽松、愉悦的学习心理下。学生会读得更有劲、写得更自如。
总之,课文的“聚焦点”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学习素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善用这些素材,让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