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抓住文本聚焦点,让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
作者:陈维英
什么是文本的聚焦点?那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看到的精彩之处、沉思之处和争议之处,是让学生兴致陡增、激情投入的地方。实践证明。文本的聚焦点也正是应让学生反复玩味、酝酿感情、学习借鉴、感悟探讨的地方,具体包括文本的美点、趣点、情点、悬点、疑点、歧点等。若能抓住这些关键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穿插写作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发展语育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从而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语文课程标准》)
具体做法是:
一、仿一仿文本“美点”
美文是百读不厌的。名家开始写作时,也都是被美文所打动,师承一家,模仿写作,后来再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一举成名。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文章的“美点”,熟读成诵,欣赏借鉴,然后再加以模仿练笔。
课程改革以后,新教材选用的许多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学生不仅爱读、乐读,也喜欢模仿写作。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美文的垂范作用在模仿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有区别地指导学生仿一仿,练一练。
如初一教材《山中访友》,作者用童心童趣的生花妙笔勾勒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图景,以深情的呼告,把山谷、河流、白云、悬崖、鸟雀、树木,昵称成不同的亲人,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出山间景物的美丽。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美读、欣赏之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模仿文本清新的格调句式,对身边的美景来一次即兴仿写。
再如泰戈尔的《金色花》,从天真烂漫的儿童视角写出了对母亲的爱,以变成一朵枝头的金色花让母亲寻找、并尽心从细处帮助母亲这样一个离奇想象和神奇构思来抒写优美的诗句,表达纯真的情感,这是该诗的美点。我们不妨让学生切合自己的情境,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来想一想、仿一仿。同时,可以联系冰心的《纸船》,以折纸船、让纸船漂进母亲的梦里等情节构思作比较,启发学生想象要合理、构思要奇特。
教材可以发掘的美点很多,可以是美的文句,可以是美的想象、美的构思,可以是美的景情结合、美的细节、美的修辞……只要学生觉得美的。都可以作为模仿的最佳素材。
二、挖一挖文本“趣点”
趣点往往是课文最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正因为有了“趣点”,才显得跌宕起伏、摇曳生辉。
文本的“趣点”,有童心之趣、巧合之趣、诙谐之趣、形象之趣……凡此种种,学生的心被作者的笔牵引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文“趣点”本身对学生理解文章以及练笔提供了动力。例如,教学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趣》,文中写了儿童眼中奇妙的自然诸物,尤以童心描述帐中以烟吐蚊、欣赏想象中的“鹤唳云端”之美景和俯身草丛遇蛤蟆吞争斗之二虫的险情最有趣。借此趣点,我及时指导学生。挖一挖自己生活中的“趣点”,引幽发微,写一写对生活的热爱,并与原文对照,再次体会作者的匠心。
再如,读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可抓住白兔得到心仪已久的月亮后反而患得患失这一趣点,让学生增写白兔此时赏月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也可由点明人生哲理的结尾“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联系我们人类的贪心不悟,让学生来一场人与兔的“对话”,揭露贪婪的恶果,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所帮助。
当然,对“趣点”的挖掘不能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而应该让学生从中学到些什么,思考些什么,教师可着重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对作者的巧妙构思及写作技巧有所领悟,从而对作文的写作内容与方法加以思考,渐渐改变自己习作中内容苍白无力、语言平淡乏味的现状。
三、抻一抻文本的“情点”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款说:“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文本的“情点”,往往是矛盾冲突的激化点,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是文中人物精神的闪亮点,是读者情为所动的落泪点,是文本的耐读、精华之处。如《羚羊木雕》中“我”在父母的重压之下到朋友家讨回木雕掩泪而回时的情感描写,如《斑羚飞渡》中老斑羚在整个种群一半牺牲一半生存、自己毅然走向深渊时的情境描写。这些都能给学生一种人文氛围的感染,使他们更理性,更高尚。
初中学生阅历浅,生活体验少。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处在形成过程中。对于文本的动情之处,往往不能深入体悟,教师应该加番工夫,将“情点”抻一抻,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得到升华,再结合自身感受抒写一番。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父亲为了给“我”买橘子,拖着肥胖的身体吃力地爬月台这一幕,让本来觉得自己已能自立、父亲来车站送行是多余的“我”潸然泪下,特别是进入老境之后身体日差脾气日躁、自觉“大去之期不远”的父亲写来家书后,背影再次凸现,亲子之情再次抨击心胸,“我”的感动之情跃然纸上。在教学实践中,少不更事的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这番感情,觉得父亲送儿子上大学怎么只送到车站,自应送到学校;至于肥胖笨拙的背影,徒增笑料而已。因此,作为一个“心中有教材,眼里有学生”的语文老师,教学中除了充分运用绘声绘色的言语来演绎情景,借助多媒体手段来了解时代背景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来一段改写,从父亲角度写一写一连串的打击之后送别儿子的所思所想所感,相信学生一定别有一番感受在心头。再联系生活,让学生回忆自己承受父母恩泽的点滴往事,写下来与同学分享。采用这些方法,比单纯地讲析文章主题以及进行空洞的说教更能触及心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