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方言区学生书面表达中常见词语错误分析
作者:周 艳
跑调;“我回到屋里,冷火秋烟地”,“冷火秋烟”是方言熟语。指冷冷清清。嵌入方言熟语的书面表达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表达时应删除。
(二)用普通话词替换书面表达中的不规范词
方言与普通话有差异的词较多地体现在二者词义相同词形不同的词上,这些词几乎覆盖了所有词类。由于范围较广,有些词的使用频率又较高,如果普通话词汇不丰富的话,学生作文时就极易出错,所以应用普通话词语将这些方言词语替换。例如。用普通话词语“很、非常、十分”替换表达中的方言副词“好”。用普通话量词“所”“根”分别替换“一个学校”、“一棵绳子”中的量词“个”“棵”等。
(三)调整词根
方言与普通话中有些由词根加词根构成的词,它们的词义完全相同,结构相似,词根在词中的位置也相同,但有一个词根与普通话不同,属方言词语。对于这些词,应将与普通话不同的词根作适当调整,使之符合普通话词语的构词形式。例如将方言词语“斗篷”调整为普通话的“斗笠”。
(四)调整词缀
普通话的词缀有前缀、后缀。方言中一般也有构词词缀,它们有的与普通话相同,有的不同,不同的就应该作出调整。我们以名词后缀“子”“儿”“老”为例说明词缀的调整。“子”“老”是普通话和许多方言常用的词缀。黔南方言中的“子”“老”有自己的特色,它们的分布比普通话要广,使用时要尤其小心。黔南方言中一部分“子”尾词,转换为普通话时要去掉“子”尾,例如把“烟子—树子”调整为“烟”“树”:一部分非“子”尾调整为“子”尾词,如把“垫被、盖盖”调整为“褥子、盖子”。黔南方言中一部分带有前缀“老”的词语如“老蛇、老鸦”,要将其调整为“蛇、乌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儿”是普通话常用的名词后缀。但黔南地区没有“儿”尾词,学生在进行普通话书面表达时应该将一些非“儿”尾词调整为普通话的“儿”尾词。例如把“笔尖、黑板擦、毛毛、小孩、虾仁、墨水、核核、冰棍”调整为“笔尖儿、板擦儿、毛儿、小孩儿、虾仁儿、墨水儿、核儿、冰棍儿”。
(五)调整词序
方言和普通话对比。有一部分词序不一样。对于“我们吃多点”这一类形容词后置做补语的句子。我们应将形容词置于被修饰语前面,调整为“我们多吃点”。对于“老师写字在黑板上”这一类介词短语后置的句子。将其调整为“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这方面需要教师对本地方言词序做一个基本的调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适时加以分析引导:还可以通过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主流报刊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正确词序习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