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利用“杠杆”作用,促进初中生读写

作者:赵志伟

其本身命题的意思就不够明确,学生有时会不知所从;再就是一种试题如果沿用久了。“相沿成习。积久生弊”,这个弊端就是学生会编一大套脱离自己生活的故事、人物去套用。这几年“淡化文体意识”的说法很流行。其实这种说法本身是否科学合理仍可以讨论,而实际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消极的。老师教学生写作文总得有“规矩”。学生的习作也不是网络写博客,可以随兴致而写,非驴非马也无关宏旨。“淡化文体”绝不是不要文体,尤其初中生,学语言一定要坚持“入门须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中学生写作文之前要有一点“准备功夫”,即“在实际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养成正确的语文习惯”。(叶圣陶《拿起笔来之前》)而要养成这些习惯,就应该让学生有自觉的“文体意识”而不是相反。它与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真实”应该是一致的。
  从中外课程标准要求看,初中生学会写记叙文,高中生学会写议论文是一般的写作要求,话题作文一流行,中学的作文教学便很难安排序列,甚至出现初一学生与高三学生写相同“话题”的现象。笔者认为中考作文还是应当贴进学生生活。引导他们写记叙文,观察并且写身边的人和事,不宜要求过高,题目的要求必须具体明确。如果说要改革的话。有几点可做:1、减少话题作文,增加命题半命题形式;2、可以让考生有所选择,不妨每次出二个或三个题目,让考生去选作一题。前几年笔者参加“全国中学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工作时。发现好几个地区的作文试题就是让考生选择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谈的不过是举例性质的问题。而且多是些老生常谈,但这些问题确实很重要。我们都知道现代教学评价要求我们不但要关注教学评价的甄选评定功能,而且更要关注教学评价的激励、反馈功能。这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之一,而“导向”功能即是属于“激励”“反馈”一类的。但是理论上明确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则又是一回事,况且天下事非知之难,实行之难。然而再难也需要我们去做。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构成学生学习的条件有多种多样,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当我们发现我们的工作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时,要改变的是我们的策略而不是抛弃学生。对教师来说。“策略”的含义是多方面:有学生学习的策略,有教师教学的策略,有教师引导学生应付考试的策略。“策略”可以自己精心思考得来,也可向“传统”中去寻,也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关键是要积极思考不断创新(有时候返璞归真也是一种创新),而绝不是跟在试题后面亦步亦趋。对参与命题的人来说就是要研究如何利用中考这一“杠杆”来制定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我们应该创造各种“条件”。促进中学生大量阅读,一定要让坚持多读多写、语言水平真正高的学生得益;也应通过试题改革鼓励基层教师,改变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说到底,考试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至今好几年了。素质教育也喊了很多年了,但看看我们语文课堂里流行的东西,仍然无法乐观。语文教育受到的冲击很大:一方面电视、网络、低俗的流行文化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学生读书的时间很少;另一方面课堂里的语文教学又是如此的令人乏味。学生在不断地遭受挫折,远离阅读与写作,以为语文学习就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和不近人情。作为教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责备学生不喜欢语文呢?想想如今的语文课堂里发生的一切,每一个有良知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者在午夜梦醒扪心自问时,应该惊出一身冷汗来。大家不妨可以想一想:我今天、今年教给了学生一些什么?学生通过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又学会了一些什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