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语文教学,何必谈“性”
作者:钱梦龙
中小学究竟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语文课程究竟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得到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为了使学生获得与其学历相当的语文素养。
这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事情就这么简单!
“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它的提出是多年语文教学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语文教学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定向,目标集中,要求明确,教学中也比较容易把握。
当然,必须给“语文素养”一个界定。
用google键入“语文素养”搜索一下,涌出了铺天盖地的“搜索结果”,但大多是各说各的,还没有达成共识。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刻意求深,以示高明。比如下面的界定:
所谓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人的一种生活质量。……语文素养不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而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在语文生活理论的观照下,被升华为一种表达人的语文生活境况的文化范畴。它的核心,是对语文的生活意义的“批判态度”。这种对语文的生活意义的“批判态度”,是建立在关于语文的生活意义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生活的素养,其核心,就是人的语文生活方式。它标志着人的语文生活的质量。
浅陋如我,揣摩了半天,还是不明白这位论者所说的语文素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还有一种是不加限制的泛化。例如不少论者都把思想修养、品德修养等也归到了语文素养的名下,使语文素养变成了一个大而无当的“筐子”,正如有人调侃的那样:语文素养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不禁想起李清照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语文教学这只“舴艋舟”比别的“舴艋舟”也许要大一些,但“载重量”毕竟还是有限度的啊!
什么是语文素养?根据常识来回答,其实也很简单:所谓“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的素养”(“素养”就是“平素的修养”,这不必解释)。“语文素养”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素养”,“语文的”是限制语,表明这个“素养”不是一般的素养,而是语文方面的素养。给它界定时不能无视于这个限制语的存在,上面说到的思想品德修养显然不在“语文的”这个限制范围之内。
例如,我们要判断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大致只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是否具有相当的语文知识?
2.读写听说的能力如何?
3.对母语是否有深厚的感情和正确的态度?
4.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如何?
5.是否有较宽的文化视野?
以上五个方面,是构成语文素养的“五要素”,大体显示着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水准。至于其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如何,是不必考虑的,因为品德修养高的人也可能语文素养很差,反之亦然。
五要素不是完全并列的,其中读写听说能力是核心,因为只有有了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其他四个方面才能得到很好发展;而在读写听说四项能力中,阅读能力又是基础,因为只有善于阅读的人,才能从各种读物中汲取需要的信息和精神养料,拓宽文化视野,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五要素中不包括思想品德,是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学可以放弃思想品德教育呢?绝对不是!目标集中,不是目标单一。“语文素养”不包含思想品德修养,不等于语文教学可以不管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在于怎么“管”法。
首先,语文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是通过制订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来规范和体现的,而这又受到国家教育政策的制约。国家要求制订怎样的课程标准,编写怎样的教科书,学生就接受怎样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因此,怎样确定语文课程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是课程标准制订者和教科书编写者的职责,语文教师不必要也不可能负有这样重大的责任。当然,教师为配合课文的教学,另选文章或书籍作为补充读物或课外读物,那是另一回事,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其次,对语文教师而言,语文课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教科书(课文),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人文内容的感染,或接受、或评价作者表现于文本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所关心的主要是怎样教会(不是代替)学生读书,学生思想人文素养的提高,应该是他们学会读书以后一个必然的结果。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学会与文本作者对话,学会从课文中获取语言信息和思想养料来丰富、提升自己。就是说,语文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因素,不是教师刻意“渗透进去”,而是自然而然地从文本内部“生长出来”的,是伴随着学生阅读过程(当然也包括写、听、说的过程)的进行,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心灵的。这一点,应该在课程标准关于“教学方法”的提示中,给教师以明确的指导,这比反复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更容易为教师所理解和掌握,教学中出现偏差(如烦琐的字词句操练或人文性畸形膨胀)的可能性也会小得多。
这样,语文教学的目标相对比较单纯了——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了一个重要的“抓手”:抓住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即读写听说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我看过不少作家、学者谈自己成长过程的文章,发现尽管每位作家、学者所走的道路并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惊人的一致:几乎所有的作家、学者都认为少年时代就爱上了读书,对他们日后走上创作或学术研究之路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可以改变人生。可见,阅读能力虽然不是语文素养的全部,但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坚实的基石。可以断言,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遥远的目标了。
这篇卑之无甚高论的小文章,只是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基本都属于常识的范畴,然而有时候常识反倒比精致的理论更接近事物本然的面貌。
最后还想顺便说一句,近几年对语文教学的过度研究和过度开发,已经使语文教学朴素的本相变得越来越让人扑朔迷离了,跟普通语文教师的隔膜也越来越深了。
①当时不少省市都曾取消语文课,改称政文课。②温泽远《解读课程标准——巢宗祺访谈录》(《语文学习》200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