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关于“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

作者:严华银




  
  1
  
  四月中旬,应邀参加某县教育局举办的每年一度的教师读书峰会,听课,作报告,并与教师们对话交流。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来自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借班教学的一节语文阅读课,课题是《罗布泊,那消逝了的仙湖》。老师质朴诚厚,教学投入,学生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应该说教学比较有效。
  我在评课时说,这是一节有问题的好课,它提供了关于语文尤其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问题的许多启发和思考。
  
  2
  
  课文是一篇议论性较强的散文。主要是针对罗布泊的古今变迁引发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深层思索,通过对比、联想等技巧,借助各种表达方式特别是真挚浓烈的抒情,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也对未来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生存空间问题提出了质疑。这是一篇在解剖社会问题方面有一定深度和价值的作品。
  对初中学生而言,对文章的理解难度不大,对主旨的认识也不很费劲。老师的关键教学步骤如下:
  导入: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主要是运用手势,模仿杨柳随风飘舞的动作,体会自然伸展的美感;引导孩子想象自然之美。
  课文研讨一:
  出示有关古代罗布泊美景的幻灯片,供同学欣赏;而后进入课文,要求学生浏览关于罗布泊古代美丽景色的描写部分,择取与幻灯景色相应的也是你感受最深的重点句表情朗读,并体会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数位同学分别列举自己所认为的重点,并简要评说,同时朗读该句,有些人在老师的引导、激励和示范下,朗读或反复朗读,以努力接近或完全达成该句表达的情感。
  课文研讨二:
  出示今日罗布泊干涸、沙化、几乎寸草不生的惨状画面,要求同学在课文的相关部分里找出分别与画面对应的描写文字,以给画面配文配音。
  课文研讨三:
  重点放在文章后面部分,主要涉及下列问题:
  ——罗布泊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什么?
  学生很快回答:是由于历朝历代人为的破坏。
  ——在我国范围内,大家所了解的,由于人为破坏而导致被污染、被损毁的美丽的山川湖泊难道就仅是罗布泊一个?能不能再列举一些?
  学生发言列举很是踊跃,因为课文内引申开去的陈述和议论本身较多,而且这方面的例子也确实比比皆是。
  ——那么,我们把目光收回,看看我们本地,像这样的情况和问题也存在吗?请拣最熟悉和影响最大的说说。
  因为上课学校是一所重点中学,尽管在乡镇,但不少同学来自县城,对环境污染感同身受,故而闸门一打开便滔滔不绝。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对正处于发展期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给河流田原等造成的侵害也都有满腔怨气,所以大家几乎是同仇敌忾,一发难收。整个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似乎是一场对当地政府发展经济却不顾环境保护,违背科学和谐发展观的举措的相当严肃和严厉的声讨会。
  这让老师很满意,认为已经或正在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所以老师还结合自己在当地生活的经历和了解到的一些材料,进一步佐证或拓展了同学们的观点,并给大家以更多激发和鼓励。
  ——大家进一步地分析研讨,如果是你,应该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这个问题由于前有文章的观点在,后有老师极为情绪化的态度和情感倾向在,加上同学们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答案实际早已不言自明。无非是分组热闹地讨论走一下过场,然后再当众公开地空洞表态,大都重复。
  最后老师总结。主要还是围绕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来申论。大意是要大家从罗布泊的消失中获得警醒,要从每一个人自己做起,关注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无论如何不能弄到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的地步。总之一个观点,环境至上,保护水源,保护环境比保护我们的眼睛还重要。
  
  3
  
  一位农村普通中学老师靠自己勤奋刻苦的阅读钻研,有机会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教学,实在不容易。她在完课之后介绍自己的读书和本次上课体会时告诉大家,近年来她读了大量的书,就语文教学而言,她主要或者说重点是学习、模仿了某一国内名家(在她眼里,他是偶像级的大师),今天这节课也还是向这位大师学习借鉴的结果。
  我觉得从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素养来讲,特别是她的语文功底,应该是很不错,但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值得探讨的有三个问题:
  ——环境问题是中学生非常熟悉也十分关心的问题,但不问背景,不顾实际,也全然不比较自己生存状况的变化和经济生活的改善,一味地指责和批判政府,这样的讨论问题的方式与原文作者的观点是否就一定吻合?是否就是“和谐”而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脱离文本,花那么多时间,在这一问题上做文章,有必要吗?
  ——这是不是一节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意义上的语文课?或者就是在传统意义上,它算不算一节真正的语文课?
  ——当然,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上,还是要牵涉到语文性质中最关键的一句话的理解和认定,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样的表述中,就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究竟什么是“统一”?又怎样做到“统一”?本课达成“统一”了吗?
  这些问题,均可以归结为“统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问题。
  
  4
  
  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以为可以做出如下解读:
  第一,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必须正确,对作品中相关“工具”和“人文”两方面内容的把握必须正确,这是“统一”的基本前提。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对要求做到“统一”的涉及具体教学的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的理解都发生了偏差乃至错误,这样的“统一”就没有什么意义,“统一”得越到位,失误将越大,这就是所谓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对语文“工具性”特征的理解,可能比较多的应着重把握其语言的一面,正确认识和理解语言,努力学习并掌握运用语言,这才真正是把握了一种语言工具。
  而对“人文性”的理解,我觉得从一般意义和普遍情形来看,假如不是为了时尚和反叛或者区别于前人,我倒觉得可能将它理解为思想性甚或“道”也是可以的。在我国文化的基因中,在以儒家文化为正统的传统中,就笔者目力所及,经典中体现“人文”的实在不能算是太多的。这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假如硬要从不管什么内容和类型的文本中“抠”出“人文”的因子,那要么是白费精神和气力,要么是更改“人文”的内涵。
  比如,《罗布泊,那消逝了的仙湖》一文,似乎谈不上有多少跟人文沾边的东西,但是其思想的强烈和感染,那是实实在在的,叫人读之则难以忘怀。但问题是,对它的思想和衍生出的情感我们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要准确认识。
  比如环境固然要保护,但人的生存、经济的发展要不要考虑?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里,当维持基本生存的欲求与生态环境的保持之间发生尖锐冲突时,代表人民利益的地方政府判定利益和行政决策的天平稍许有一点倾斜,我想,也并不是不可宽恕,更不是十恶不赦的。坐在课堂里,听着师生们言词激烈的对当地政府为了经济或者政绩而恶化了环境的做法进行声讨,我就在想,或许这老师的工资、同学安坐的教室、美丽的校园,就是这些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发展经济换来的呢,当然,也许这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但假如让那些居位谋政的官员与你面对面,言其两难,述其隐痛,你又会如何呢?
  从这一意义上讲,也许真正缺乏“人文”精神的倒是我们这些夸夸其谈的老师和学生。
  如果拿某一个话头来说事,结果表象和皮毛中论出的是一个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人文”,这种讨论不仅错在了问题本身,而且还误导了学生片面的乃至反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这样的所谓“人文”如果嫁接给了“工具”,以道貌岸然的“统一”泛滥于我们的课堂,那还不是一场灾难!这样的“统一”,真是不要也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