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
作者:王 君
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理论是最精深也最纷繁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理论的五光十色诱惑以致迷失自我;语文教学方法是最灵活也最多变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沦为教艺的奴隶;语文知识是范围最广体系最混乱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知识的狂潮淹没甚而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中做了墙头草;语文教学资源是最丰富也最芜杂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或者让学生坐井观天,或者使学生的学习偏离语文的轨道;语文教材是最厚重也是最零散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永远无法奉献给学生规律性、科学性的语文熏陶。
而在这所有“整合能力”之中,我认为最现实最紧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为不系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教学依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是教材的确定性。但是教材的不确定性更决定了教师绝不能匍匐在教材面前,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具有整合教材的义务和责任。教材提供的是一个范本、一个思路和一种参考,或者说,因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教材仅仅只是教学的一个起点和一个跳板。教什么,是由课程目标规定了的;但怎么教,却是无法限定的。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必然是积极地主动地面对教材,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
对教材的整合,从具体操作上来看,一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科书进行取舍,对精读和略读进行重新安排。二是教师可以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教材学习的顺序,使教材的使用有更加鲜明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三是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跳板,根据不同地域孩子的需要和现实学习的不同需求,把教科书以外的材料引入语文教学。
下面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说明“整合教材”的意义。
第一,整合,为教师创造性地解析教材打下基础。
经过整合之后,教师对教材往往会有更精辟独到的分析。
1.在单元之内进行整合。
方法是宏观上审视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透视单元内涵提取单元精粹,反思单元误区,从而形成自己对教材的个性化分析。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三峡》《短文两篇》(含《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含《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传统的教材分析是逐篇突破,但是,从整合的角度来俯瞰本单元,我惊喜地发现,里面竟然汇聚了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峡》表现出苍凉之美与雄浑之美。《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可以让我们比较宁静之美与绚烂之美。《记承天寺夜游》和《三峡》则展现了空灵之美与生气之美。《观潮》和《归园田居》则集中分别凸显了激情之美与闲淡之美,而《游山西村》和其他诗文对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因为有了这样的宏观透视,我另辟蹊径,写出了《一次美的巡礼——第六单元解读札记》,为能呈现给学生更为鲜活生动的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2.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进行整合。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初中起始教学中,我整合了一二单元的所有课文,并为这两个单元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并进行有价值的分类。比如:
两个单元的共同主题:热爱生命
生命意识:《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
生命理想:《在山的那边》《理想》《行道树》
生命智慧:《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人生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第一次真好》
这样的整合使原本散乱的单篇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格局,在一个较小的平台上解决了语文教学零敲碎打的弊病,为初一新生展示了中学语文学习可能呈现的崭新格局。
3.在整册教材之间实现整合。
我曾经配合《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社进行过一次关于“个性化抒情”的综合复习,为此我写出了上万字的论文《个性化抒情》(《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4.6)。该文涉及一到六册的课文六十多篇,几乎”扫荡”人教版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所有的”抒情”文字。它以非常丰富的事例和全新的归类引导学生重新遨游于教材的海洋中,让他们得以在整个中学学习的平台上获得了对个性化抒情的整体认识。
第二,整合,为学生呈现最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内容。
教材经过整合,可以促进学习内容最优化,教师会获得更为巧妙的教学切入点,学生会学得更加主动。
1.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是微观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和《春望》的标题中都有一个“望”字。我紧扣“望”字,着力整合,以五问推进课堂教学。
一问:老师想把标题“望岳”换作“看岳”,可以吗?
二问:你通过《望岳》,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呢?
三问:望岳是“望”,春望也是“望”,但望春之心境和望岳之心境却有天差地别,请扣紧最能打动你的词语作析。
四问:既然诗人眼中的春天是凄凉的,那么在文题中用“望”,是否辜负了该词的美?
五问:从《春望》中,我们又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甚至还望到了一些别的什么呢?
这堂课之所以上得荡气回肠,就是因为整合简化了教学头绪,扩大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层次。(该课例《望出杜甫的雄豪和沉郁》发表于《中学语文》2005.1)
2.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是中观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整合教学。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
(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在这堂课的教学后记中,我这样进行了总结:深度开发教材,促成内容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零敲碎打。机智生成课堂,促成策略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一呆板。反复应用对比,促成了资源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打独斗。前后巧妙勾连,促成了新旧知识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浅薄平庸。多管齐下引导,促成了多维目标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功利世俗。
3.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是宏观的。
我曾经整合了《蒲柳人家》《我的叔叔于勒》《故乡》这三篇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课文,上了一堂以《三个女人一台戏》(《中学语文教学》2006.3)为主题的课,比较了一丈青大娘,菲利普夫人、杨二嫂三位泼辣女人,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塑造的精妙。
在同一堂课上,我们还有一个整合的话题是《两件长衫》,我让学生比较了何大学问的长衫和孔乙己的长衫。通过这两件长衫,我们透视了不同年代但同样尊崇读书的两个人的不同境遇,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家塑造人物的匠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