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刍议中考语文命题存在的几个问题

作者:曾晓东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中考命题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不少亮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浏览了大量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卷,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探讨。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探究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出了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了落实这一课程理念,各实验区都在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中积极探索,创造了不少跨学科、重实践的综合探究类试题。如2005年厦门卷“拟个好店名活动”、漳州卷“构图及创意说明”、2006年南京卷的“爱我南京”综合实践活动等。但是,这类试题的边界是否应该有所限定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笔者观察,许多题目已经超过了语文学习的评价范围,如不加以限定,将使评价信度降低并对语文教学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请看下面几道试题:
  例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2005年浙江舟山卷)
  材料一:1405年,明成祖郑和率领由208艘海船组成的船队,带着纺织品、瓷器、茶叶等货物访问东南亚,载回大量供皇室享用的珍珠、玛瑙、象牙等奢侈品。此后28年间,郑和七次远航,先后到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但是这七次远航并没有给明王朝带来多少经济利益。
  材料二:为了弘扬海洋文化,促进舟山旅游业的发展,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投资200万元仿制郑和下西洋时的“绿眉毛”帆船。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绿眉毛”号帆船计划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线路访问亚非各国。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谈谈你对“绿眉毛·朱家尖”号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线路访问亚非各国的思考。
  这是一道语文与历史甚至包括与政治学科交叉的综合探究类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从倡导学科交叉的角度观察,这道题的命题思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但遗憾的是它主次不分,考历史、政治的成分显然超过了语文。
  例2.阅读下面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涵的物候现象。(2005年江苏泰州卷)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同例1一样,这道题的重心也不在“语文”,而是在“地理”学科上,主宾倒置,方向偏离。
  类似的题目还有不少,如2004年青岛中考卷第17题:(在学生阅读《走近纳米技术》之后,回答问题)“纳米技术广泛运用的前景连想象力极强的人也无法全部想到。请结合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联想和想象,设计一个运用纳米技术的科技小制作。”又如,2004、2006年山东潍坊中考卷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让考生设计建筑抗震房屋、举仿生学的例子等。
  可以说,这些试题的考试内容都是非语文的,它们进入语文试卷降低了语文评价的内容效度,使评价者无法由分数准确推断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好坏。更危险的是它模糊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将使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无所适从,或往“非语文”的方向作无效努力。
  例3.阅读题(二)《石缝间的生命》(原文略)第23题:作者在第3段中说,石缝间的生命“是生物学与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深刻含义。(2005年重庆中考卷)
  (1)生物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哲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将“生物学”“哲学”“美学”渗透在语文试题中,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又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以及从文章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需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本领。设题的构思不错,综合性强,但如此高难度的综合能力要求,显然是初中学生难以胜任的。
  笔者认为,学科交叉与综合探究类的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应该成为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但命题者需要明确语文考试的核心是什么,只有清楚了这一点,才能把握语文考试的走向,使语文教学沿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语文考试要考查的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命题必须立足于语文。落脚点放在“语文”上,可以借助兄弟学科作试题背景,在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情境或平台上考语文,才能保证语文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如果被其他兄弟学科泛化、内化、同化,那还是考语文吗?语文老师还会教语文吗?另外,命题应该顾及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无限制、不切实际地搞综合。
  
  二、开放与创新的问题
  
  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主体性、创造性决定了考试命题的倾向性。开放性试题就是在现代教育这种特点影响下出现的一种题型。表现在试卷上的开放性试题,就是不确定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答题,评卷时根据考生能否言之有理的情况酌情给分。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课标》在“阅读评价”中更是具体指出:“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看,这一理念得到了高度重视,主观表述类开放性试题明显增多。但仔细观察这些试题,发现情况一样不容乐观,无论是试题的质量,还是评卷尺度的把握都存在许多偏差。试题质量方面大多表现为要么名为“开放”,实则并不“开放”,试题的客观性太强;要么走另一极端,无原则地开放;而评卷方面则表现为对评分标准把握的失控,是否“言之有理”多取决于评卷教师的主观评判。
  试题方面的问题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1.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2006年浙江温州卷)
  例2.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40字。(2006年江苏连云港卷)
  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
  这两道试题名为“开放”,实际的指向性却都很明确,它们试图在试题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但提示得太明确,引导得太具体,这正好损害了它们的开放性,考生无法生成自己的感受,只能在给定的框框内答题。
  例3.传统观点认为,成就事业时要“矢志不移”,“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而本文却提倡要善于“发现自己”,“敢于放弃,善于取舍”,不断矫正进取的目标。对此,你持什么观点?请说出自己独到的思考。(2006年海南卷)
  这道试题应该算是此类试题中比较好的,有一定的辩证性,但它仍然无法让考生表达自己“独到”的思考,两种选择都摆在那里,试题本质上仍然不是“开放”的。因为真正好的开放性试题不仅要能考查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多向思维的能力,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以这个标准衡量,目前这样的试题还太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