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几个误区

作者:曹茂昌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曾盛行一时的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已深入人心。而围绕目标设置的理论争鸣与实践探讨,一直未停。这些研讨有力地推进了教学界对目标意识的接受与认同。当然也启迪人们作更多的思考。
  但是,教学目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还是使人有雾里看花之感。理论上许多东西未能廓清,实践上很多操作走进误区。新的课程目标提出了“三维”目标论,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与理论不同步的是,人们对理论的认识依旧模糊;而实际操作更是陷入误区犹自不知。下面,就本人所了解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设置的误区做一些分析。
  
  1.贴新课程的标签,流失语文味。
  
  这类实验课一个共通的特点是,贴了新课程的标签,做了大胆的尝试,但语文缺席了,语文味流失了。例如一位教师教选修教材《孔子世家》,其目标定位为: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了解孔子“仁”“礼”思想。
  应该说这样一个目标的确认,相对于前面同样的选修教材《李将军列传》之目标设置,有了更为宽广的视野,也考量了选修教材在新课程背景下区别于必修教材的特点,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特别关注了“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落实。教师在目标设置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多个研究小组,每小组的代表或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研究孔子思想的心得,大有研究性学习的样子。然而,整节课与选修教材提供的文本《孔子世家》本身没有任何关涉。语文课变成了哲学、思想史课。
  另一教师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目标的设置为: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激情。
  目标的落实是通过下列程序来完成的。首先是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开始活动体验。学生先是通过图画绘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其后是学生唱春天的歌谣,最后是学生表演春之舞。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五彩缤纷。可惜的是,整节课没有回到课文中美的语言品味上来。不能说上述体验活动一点没有语文的因素,但是,离开对优美语言的咀嚼与欣赏,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更曲折而且困难。
  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是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这当中当然有对传统课程过分侧重于知识能力培养这一现象的反思,故而强调活动体验,探究性学习。但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的是,在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知识能力始终是第一位的,提高语文素养首先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流失了语文味,语文课程也就消亡了。
  
  2.理论视野模糊,割裂“三维”目标。
  
  目标教学的主要理论是布卢姆的学习论——教学目标分类学以及大规模进行的“掌握学习”实验和形成性评价手段。这是实施目标教学的源头活水。要想顺利、高效地落实目标教学,必须重视不断地吸取“源头活水”来清醒大脑,弄清楚什么是目标教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否则,就不能掌握目标教学的精髓,实践中必然要走许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三维”目标是什么关系呢?先说何为“三维”。言“三维”而不言“三种”“三类”,盖有深意焉。“种”“类”区分是说它们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更大的一个集合中划分出来的,彼此是相对关系,你即你,我即我。而“三维”并不如是简单。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叫一维,如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现代汉语词典》)“三维”空间是“点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决定的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同上)明确了“维”与“三维”的确切含义,我们再来看“三维”目标,如果我们把教学中可操作的基本单位称为“元素”的话,那么每个元素都可以从“三维”角度来考察。“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也非交叉关系。它们是一体“三维”的,任何一维必然会与另外两维有关系。知识与能力目标往往是显性的,但同时又附着“过程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是后二维往往是隐性的。“三维”目标是以知识、能力目标为核心的,其他两维是可以由它负载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寓于具体过程中,具体过程中又需要方法的指导与帮助,而这一过程中总是有态度、情感相随始终。
  例如,某教案如下设计教学目标(《胡同文化》,人教版教材)
  
  应该说整个目标的阐述是合逻辑的。但这是典型的把“三维”当“三类”,割裂“三维”目标的行为。事实上,知识能力目标所谓“认识理解北京胡同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如何认识理解(过程方法)、作者与读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
  
  3.目标失当,缺少弹性。
  
  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灵魂,在实践中,科学设置目标,适时调整目标,和谐完成目标,才可能发挥目标教学的作用。可是,有些教师在如何处理上欠妥当。表现为:1.目标设置只重认知领域,忽视技能、情感领域;实施过程中忽视方法,重结果,轻过程。2.目标烦琐,缺少重点,不置难点,深浅详略失当。譬如《小橘灯》一文,从落实字词开始,到小姑娘形象的分析,小橘灯作用分析,再到欣赏情节特点以及清新含蓄的语言等等,烦琐而无条理,重难点的确立不实际。这样一来,教学过程中过于求详,教师为完成目标而疲于奔命。其实,一些知识点,在以往教学中反复出现,学生完全可以不教而习得,大可简略处理;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非详不可。3.缺少伸缩性,不能灵活处理。我们制定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整个学段,每一专题每一板块每篇课文每一堂课,应该有相对稳定的互为体系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目标分别加以实施,减少随意性。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课堂与教学的生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变动,有时进行局部调整,有时甚至从总体上调整,此外,在课堂认真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还需要视课后反馈矫正,对达到目标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从而决定采取相应措施,调整落实到位。
  目标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体系,在实践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而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出现失误并及时作出调整的过程。只要我们及时主动地正视失误,尽快走出误区,把目标教学逐步完善,则语文教学的天地必将更加宽广。
  江苏扬州邗江中学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