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多元解读:语文教学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邓 彤




  王荣生教授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教师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高中老师多为4小时,初中老师多为2小时。而这些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基本花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选文,揣摩教材编者意图,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显然,多数语文老师对于一篇具体的课文通常会面临不知道“教什么”的尴尬。换句话说,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一状况还有个名目——多元解读。这一现象在其他学科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所有的数学教师面对“勾股定律”、所有的历史教师面对“洋务运动”时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教什么,唯独语文教师却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大费周章!那么,教师还能有多少时间与精力来研究学生、辅导学生,为学生答疑指导?
  本辑我们选编了三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例。同样的课文,三位教师确定的教学方案完全不同。有的侧重文化因素,有的侧重表达技法,有的侧重文本理解。对此,我们不能不产生如下疑惑:这种差异究竟是语文学科的长处还是语文学科的不足?对于有些经典名篇,是否不必多元解读?若干篇目中是不是存在着一些必须传授给所有学生的最基本的共同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努力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掌握?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与教学内容的确定性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对于这些问题,几位执教老师与点评者的看法显然也各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对此我们显然无法给出答案,唯望这期课例研讨能够引发各位同仁的思考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