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文化熏陶的抓手在哪里?

作者:陆 平




  陈尚余老师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从文化视角解读词作,这是一个尝试。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应当被每一个受过中等教育的中国公民“见识一番”,因此,教师有必要使学生透彻地理解选文本身,理解和欣赏经典名篇的思想和艺术。学生掌握了这些篇章,也就受到了民族经典篇章的熏陶,为之打下了“民族文化精神的底子”。在这个意义上,我赞同这一采用“文化视角”的课例。
  但如何进行文化熏陶,我却有不同意见。
  对于词作中丰富的文化,究竟是该采取“讲文化”还是“通过读词作进行文化熏陶”?
  我以为,文化不是讲出来的(或者说不是“点评”出来的),而是熏陶出来的。显然,课例中教师让学生举例论证“人靠地名,地靠人名”等“讲文化”的学习是不适宜的。
  此外,在课开始阶段齐读课文,教师指出“不足之处是缺少一点气势”,提示学生“可能大家还没有好好读进去,等会儿我们再读,把气势读出来”;然而讲解过后,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读的机会,只是让他们“一起把这首词背一遍”。学生对文本内容“无感觉”,朗读“缺少一点气势”,原本正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感悟、理解词作之后,宜安排学生自由诵读,以体会作者由“睹气势磅礴之景”“思雄姿英发之人”到“抒人生如梦之感”“借酒消愁释伤怀”这一情感变化的脉络。换句话说,交流并诉诸诵读,这样的指导才能使学生真正“读进去”,才能提高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这时的诵读既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的手段。学生在诵读中,能够与作品展开对话,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切实感受到苏词的魅力。此时,熟读成诵就是水到渠成之事,文化的熏陶亦在其中矣。
  诵读,有“因声求气”之效。熏陶,岂可让诵读缺席?
  上海师大教育学院 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