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不充分的文本细读

作者:石友才




  本课例侧重文本细读,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下列三点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确定了“关键点”。朱老师一开始就提出了词中哪些写“赤壁”哪些言“怀古”这一问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一问题始终主导着全局,使得师生活动主干分明,不蔓不枝。
  二是找准了“参与点”。怎样“造境”,吸引学生参与;怎样设疑,促使学生参与;怎样析疑,诱导学生参与等,朱老师都把握得较好。如作者生平与赤壁之战等有关背景他都不作集中介绍,而是在讨论中陆续抛出,把学生的参与热情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三是把握了“结合点”。朱老师较好地把握了预设与生成的“结合点”,如学生提出的“英雄情结”“周瑜赤壁”等问题,都是非预设的,但把握住全词的情感基调(这是预设的),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朱老师正是从此入手,使教学内容在互动中自然、有效地生成,形成了新的教学资源。
  但是,这还不是彻底的文本细读。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很好地体现诗歌教学的特点,将诗歌当作叙事文来教了,体现不出文体特点。
  作为诗歌文本的教学,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鉴赏、品味,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朗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朗读,让学生在流动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的表现力,玩味语句的情味色彩,感受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微妙感情。而本课例在涵泳、体味、联想等方面下的功夫甚少,不能很好地体现诗歌教学审美阅读的特点,只能算是一堂分析课,而不能算是鉴赏课。
   浙江宁波滨海学校3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