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

作者:杨先武




  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台阶》是一篇十分感人的小说。作品通过描述父亲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经历,反映了普通农民对赢得他人尊重的渴望。文中的父亲性格鲜明,善良质朴,勤劳节俭,面对地位的不平等,他致力改变现状,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从他的身上,读者看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平凡和伟大。小说的结尾更是发人深思:新屋落成了,但父亲反倒显得不自在。他的身体累垮了,人也衰老了,本该高兴的他却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它让读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空间。
  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对于《台阶》的解读基本上未能脱离这样的窠臼:文中的父亲“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见《教师教学用书》)对于父亲在台阶造成后反倒“有些不自在”,则解释为“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同上)笔者以为,这样的结论未免失之表浅。它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父亲造成了台阶,也便实现了美好的愿望,提高了自己的地位。但只要细读全文,便不难看出,事实并非如此。
  父亲把台阶筑到了九级,按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的说法,他的地位应该发生很大的变化。可是我们从小说中丝毫也看不出这一点。他的生活依旧清贫,他仍然要像过去那样拼命干活,却已是力不从心。乡邻们似乎也没有谁来套近乎。他“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他坐在新台阶上总“有些不自在”,表面上看,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实际上是因为他的地位并没有真正地改变。这说明地位低不能归因于台阶,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贫穷。要提高地位,唯有摆脱贫穷,但父亲(包括像父亲那样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此,父亲造台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他把改变地位的希望寄托于加高台阶却是可悲的。作者似乎也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在结尾处画蛇添足地以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为父亲的失落给出了一个浅显的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一处败笔。
  读完《台阶》,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不单是感慨父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为中国农民的落后状态和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叹息。父亲的故事不过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不能平等相待并缺乏相互尊重的现象。父亲渴望赢得尊重,但他并不懂得怎样才能赢得尊重,只能迎合世俗观念,费尽体力筑高自家的台阶(这决非父亲之过,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没有别的选择)。而九级台阶并没有使父亲摆脱贫穷,反倒拖垮了身体,所得到的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农民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没有享受到本该拥有的权利。因此,提高社会地位,既是农民自身的愿望,也是全社会的责任。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差别,但人与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那种“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的观念是愚昧落后的表现,它不应该成为判定家庭地位的标准,由此而激发出来的动力也不能上升到“有长远的生活目标”这一高度来赞誉。如果说父亲信奉“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是受时代的局限,那么今天仍然认同这一说法则是对等级观念的维护,是一种倒退。诚然,父亲在造台阶的过程中所历经的艰辛和付出的努力是让人感动的,但作为读者,更多的是为之叹惋并寄予同情。如果说父亲造台阶收获的是一种“尴尬的笑”,那么这种“尴尬”也是整个社会的尴尬。让每个人都受到尊重,是一个社会走向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他们现在仍然是弱势群体,依旧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这种状况在有些地方还十分严重,决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只有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农民走向致富创造条件,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人与人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良好氛围,才能切实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这便是我们真正要筑的一道“台阶”。
  广东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 51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