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看2007年新课标语文高考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作者:王大绩 姜有荣




  【背景资料】2004年9月,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率先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与新高考的有机对接,2006年5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发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2006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审定批准了四省区根据自身实际对《考试大纲》进行进一步明确细化的《考试说明》。2007年高考,四省区试卷终于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
  2006年底,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了《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一股清风袭来,《新大纲》与此前的《大纲》相比较,一个突出的变化是设置了“探究能力层级(F级)”。这里的“探究能力”,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其考查内容,在新设置的“选考”类别中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007年6月7日9时,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开启了《新大纲》的语文试卷。这三份试卷,六个文本,十一道题目中,涉及探究能力的有六道题目。这六道题目,因展示“新课标”试题最鲜明的特色而引人关注。限于篇幅,兹举三例简析如下:
  【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题目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兼顾“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散文的作者是迟子建,题目叫“泥泞”。“泥泞”包含着特有的“丰富意蕴”。题目出在“最后一段”的关键语句上,两句话的核心词语都是“泥泞”,确切地体现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探究要求,需要通过对全文的解读获得理解。
  散文开始就提出“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雪因为寒冷而呈现着“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又因为春风,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这引发出作者对“雪”的多重感受:“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这里谈的是自然现象,却也蕴含着喻示社会的意味——这是一个角度。
  果然,散文接下来直接切入社会,写社会中的“泥泞”,感受别有意蕴。回忆家乡“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充满意趣。作者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联想到俄罗斯“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也“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并由“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至此,“泥泞”作为艰难、困苦、阻碍、屈辱、苦难的意象,得到含蓄而鲜明的揭示。卒章明志,散文结尾点明泥泞“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它是举世无双的”。这篇散文有着强烈的宏观、微观的多层现实意义。——这是又一个角度。
  显然,具体充分了解散文“形散神聚”规律,了解散文“托物抒情”特征的学生,关注、思考、感悟社会现实生活的学生,将有着明显的“理解”优势。
  【宁夏海南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参考答案】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这道题在构拟时以金圣叹的评点引出问题,但金圣叹的评点只是一种提醒,没有明说。这就需要考生在金圣叹的提醒下,根据文本提供的已有信息,并调动自己的文学储备,去探讨,去发现。当然,探究题并不强调答案的趋同性、唯一性,考生既可以从配军身份、反映隐忍顺从的性格和心理方面去论述,也可以从教头身份、反映沉着冷静的性格和心理方面去论述,甚至还可以有其他种种答案。考生只要能从某一方面切入,谈出自己的阅读体悟,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宁夏海南卷实用类文本阅读·18】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题目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兼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孺子牛”最早出自《左传·哀公六年》,鲁迅《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同学们都很熟悉,高中语文课文《琐忆》明确了“孺子牛”的含义:青年人。题目所问“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指的就是叶圣陶对年轻人的宽广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和诚挚的爱护。
  至于探究传记中写了“哪一方面”,就需要关注文章各段要点,斟酌取舍了。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高考中崭露头角的探究性题目,考查内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答案又有着鲜明的文字依据。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确实体现。
  我们还欣喜地看到,“文学类文本”形象、间接、含蓄,“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探究要求;“实用类文本”具体、直接、明朗,“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要求,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我们尤其欣喜地看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一般被称为精读或信息阅读。它与生活中的泛读、学习中的研读有关联,也有区分。信息阅读是要求以阅读者的知识、能力、认识的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鉴赏、探究的一种阅读方式。有些人不明了不同“阅读”的差异,将只用于考查的“精读”与“泛读”“研读”相混淆,这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高考试题的规律,也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备考。高考承担的任务,高考为特定环境所制约的特定形式,决定了它只能以“精读”的方式考查现代文阅读,这种考查尽管只是一种有限考查,却需要相当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支撑。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则来源于学科“小语文”和生活“大语文”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