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合作探究教学浅见
作者:郑晓龙
另外,教师的问法单一,总是以“用什么形式(手法、方法)表达了什么内容(思想、感情)”的公式化的提问,记叙文则“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议论文则“用什么论据证明了什么观点”,说明文则“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如“抢梳妆匣”一段的问题太笼统,针对性不强,学生难回答;问题单一陈旧,没有新鲜感,学生没有思考的积极性;问题平淡、模式化,没有启发性。这样的“合作探究”体现不出“科学民主”的精神。
“探究”,可以是一个较大的专题,需要学生搜集材料,甚至校外实地调查,需要对材料分类整理,研究归纳,得出成果,或开“学术交流会”,或写成论文。但这样的探究活动不可能开展太多,更多的是在日常的阅读写作训练中,在短时间的探究中实施。怎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有意义的题目,是探究教学很关键的一步。
三、探究中师生都是“主角儿”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知识,传授道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讲了,学生听完了,教学过程也就结束了。探究性的教学不是这样的,它提倡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主动阅读感受,主动探索领悟。(不只是“合作探究”学习是这样,新课标的所有理念都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就是让学生满怀着兴趣渴望,带着动力,充满着期待去吸收探求。提倡探究性学习,就是改学生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探索。
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主动学习了,并不意味着教师“被动”了。“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原来一“讲”一“听”的简单教学过程,而让教学过程变得复杂而灵动,活泼和谐,充满生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教师也是主动的,过程是生动的,而掌控过程的是教师。
请看下面《南洲六月荔枝丹》教学片段。
师:大家都熟悉苹果、香蕉、荔枝等果实。这些水果不只味道香甜爽口,它们的外部形态、色彩也漂亮诱人。请大家试着把苹果的外部形态较清晰地介绍给大家。
生1:苹果是圆形的,上头大些,下头小一些。(哄笑)
生2:苹果的形状像鸡蛋,两端小,中间突出。
师:“圆形”比较概括,包括扁圆、椭圆等;“上头”“下头”,哪是上,哪是下呢?“大些”,大多少?小多少?看来,即使非常熟悉、简单的事物能把它简练清楚地说明白,也不是一件易事。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介绍荔枝外形的部分,标画出你认为要注意的词语,看作者是否把荔枝的外部形态说清楚了,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生阅读后讨论,发言)
生1:介绍一种事物首先要清楚对象的术语,作者介绍荔枝用了“蒂部”“果肩”“果顶”“缝合线”等,有了这些术语,就像攀岩有了抓手儿。
生2:课文先说荔枝的整体,再说局部,由局部到两边,依次说来,条理清晰。
生3:作者还恰当运用了修饰限制语,“通常”排除了个别;“微微突起”,“微微”明确了“突起”的程度;“稍小”,“稍”也限定了“小”的程度;“浑圆”“尖圆”,“浑”和“尖”说清楚了圆的形态。
生4:术语称代的是说明的对象,像块块砖头,顺序是砖头排列的先后,修饰限制语是抹缝隙的灰浆,这样一座房子就盖起来了。
师:说得好,用比喻把准确说明的要害表达得清楚明白。请大家借鉴获得的启示,重新向大家介绍一下苹果的外形。
生5:苹果的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而异。我喜欢红玉,红玉苹果一般呈扁圆形,形似微小的灯笼,平均果重150g。蒂部周围微微突起,顶端常平截,梗洼一侧常具瘤状附生物。果皮底色淡黄,全面着以绿红彩色,阳面常呈浓红色。
教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介绍一下苹果的外形,面对熟悉而简单的事物、不高的说明要求,学生却张口结舌,言不成句。学生对出乎意料的困惑,产生了阅读解难的渴求。课文的内容恰恰能解决学生的困惑,感悟启示就随之产生了。讨论发言的互相激发,让他们的感悟认识逐渐明晰深化,在对自己的认识整理完善的过程中,探究的价值就实现了。领悟到了说明的思路方法,再回头去说明苹果的外形,有了登天的梯子,思路也就打开,进而联想到了生物学中的知识,一个继承又有创新的说明就产生了。学生心中洋溢着成功的满足,也滋长着探究的欲望。
在这个生动的探究过程中,体现了教师的主体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的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的,开始让学生描写苹果的外形,对学生描述的困惑,教师是心中有数的,学生困惑后的仔细阅读感悟是教师期待的,探究的知识的迁移运用也是教师设计的。何况教师也主动参与讨论和探究,所以探究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主动的。而困惑是学生困惑,阅读探究是学生自读自求,结论是学生探究所得,成功是学生的成功,所以他们也是主动的。
当然,教师设计探究过程,不只是教师“独出心裁”,而是建立对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探究前的“铺垫”准备是有针对性的,教师的示范是有启发性的,教师的参与是平等而又有引导作用的,教师的评价更有激励矫正的作用。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自主探究”,教师就轻松了,甚至有的老师丢失了自己的位置,迷失了方向。或者把课堂完全教给学生,让出色的学生主持学习讨论,老师“贴烧饼”,靠着墙壁“坐山观虎斗”;或者在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调查的时候,负责安全,给学生背包、拿衣服,做起“保姆”的工作。不甘寂寞积极参与的老师,又常常罔顾学生见解的合理、独特,把纷纭众说纳入自己一家之言,造成“假民主”。探究式教学教师不是袖手旁观,放任学生自由,也不是假“放”真“收”,而是教学活动始终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掌控者。成功的合作探究需要教师更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思路和方法,灵动地驾驭探究的过程。
四、探究的“过程”“结果”都重要
新课标理念倡导教学中注重学习探究方法的指导,注重探究过程的历练,养成良好的学习运用知识的习惯,这诚然是没错的。遇到问题,能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方法途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优良素质。如阅读时善于质疑问难的方法;能抓住关键,圈点勾画,瞻前顾后,左钩右连,迅速把握课文,筛选信息的方法习惯;围绕问题搜集材料,能迅速找到材料的源头和搜集渠道的方法;分析研究问题能找到正确的角度,制定适当的步骤,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独辟蹊径地富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习惯,等等。
但是方法不是万能的,通用的,因为问题的解决者各有长短,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各有不同,尤其是关于语文的问题更需要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所以,教给的方法既不能笼统,难以操作,又不能太具体细碎,应该是具有一般规律性的思路方法。更重要的是,方法的运用,一种习惯、一种能力的养成,绝不是给他一种方法就能达成的,而要经过多次的训练后,忘掉“方法”而积淀成素养能力。常见一些老师把“要求”当方法,或者把方法归纳出烦琐的十几条,或者把方法步骤交付给学生就万事大吉,这都不是正确的探究“方法”。
积累“过程”,积累经验是重要的,但对中学语文基础教育来说,“结果”也是重要的,探究的结果往往是知识的结晶,探求来的知识也是学生要吸收的营养,没有“结果”如何吸收?而且探究而无结果,探究也就缺少了动力。阅读中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探究,对表达作用和效果的探究,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是非混淆,即使是提倡个性化阅读的文学作品,探究也必须在充分的根据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判断。
常见一些讨论探究,面对学生不正确的思考推断,空洞的偏激的言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见解,教师不组织引导大家批评辨证,一味放任和鼓励;或者学生“探”到哪儿算哪儿,最终没有结论和成果。这样不只是没有教学效率,还养成学生虚浮、随意、不严谨的学习作风,这不是科学探究的本义。即使是学生有价值的个性见解,它们的认识和表达也多是感性的浅层的,需要组织大家继续探究完善,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把表面的引入到深层的实质的探究,把不够规范的表达变得准确、规范。
合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问题产生却多源自教师的素质。对“语文”本身理解掌握不熟练,才去探究语文外的东西,才把他人的结论变成自己探究的课题;不能居高临下把握教材,不了解学生、学情,才把自己“边缘化”,淡化了教师自己的作用。因此,提升教师自身的水平,是解决探究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 10003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