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合作探究教学浅见
作者:郑晓龙
自然,任何一种新的东西由上而下被众人接受并得到落实都需要一个过程,何况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理念,被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广袤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完全接受,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旧”的在打破,“新”的开始建立,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会出现理解的片面偏差、生硬教条,甚至错误倒退都是不可避免的。这里就语文合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探究是语文的探究
合作探究,作为一种理念或学习方式并非只是针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面向的是中学各科的教育教学;也并非只有语文学科更适合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各科教学无不适应。但“科”之为“科”,是因为学习研究的对象内容不同。数理化教学,是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吸收关于数理化的知识,培养数理化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语文课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目的是积淀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先进的学习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积淀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最重要的内容是积累语言素材以及语言材料使用的感觉和经验。那么,语文合作探究教学应该是,阅读中积极主动地探讨字词句的含义,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其表达形式,梳理探究并积累语言材料的运用以及段落篇章组合的方法规律,在语言材料和运用规律技巧的操作训练中提升能力等。
道理是浅显明了的,但在教学中真正认识剥离得清楚,“保持自我”,却并不容易。试看下面一些“探究教学”的案例。
《白杨礼赞》,教师播放西北白杨树的图片,然后探究:“西北的白杨树有哪些特征?陕北军民抗日的精神和决心有哪些体现?”
《祝福》,教师提出探究题目:“祥林嫂的悲剧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一节课学生基本离开课文,大谈空谈造成妇女悲剧的原因。
《中国的建筑特征》,师生一节课饶有兴味地探讨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征和保护四合院的意义。
《抒写亲情》,教师播放影视剧中关于亲情的动人镜头,师生谈自己对亲情的感受和经历的故事,师生沉浸在亲情的感动中,基本不谈怎样“抒写”。
上述案例,未必不是在探究,但问题出在离开阅读,离开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探究,就偏离了“语文”。课文中表现的“高尚的精神品质”“传统文化”“美好的感情”,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自然能得到熏陶感染,探究的重点不应是这些“精神”“文化”本身,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去感受概括,然后再探究这些“精神文化”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怎样的形式技巧来表达。
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新课标理念也强调了语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综合。但这些综合都是以语文为立足点、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综合。如果对综合的各项内容等量齐观,在教学中平分秋色,就背离了语文。即使理解吸收文章中表达的知识、思想感情营养,落脚点依然是语言素材的理解、积累和应用;即使是开放的社会调查研究课,也离不开用语言文字搜集材料,表达研究的结论。否则语文探究课就成了“社会科学”课、“文明文化”课、“自然科学”课、“班会”课。
有老师这样教《白杨礼赞》:
请大家朗读品味,“它没有婆娑的姿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一段,从词语运用的角度探讨出这段文字美的表现和美的原因,每人至少总结出一条。
学生交流发现探究的成果:
①作者写白杨树选择使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等很多极为形象的同义近义词赞美白杨树;近义不是同义,就从不同侧面表现了白杨树的品质,而且读起来显得丰富而有变化。
②作者是在不同内容层次上使用近义词,用了“伟岸”“正直”等写白杨树,进而用“坚强不屈”“傲然挺立”“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纵横决荡”等形容词来表现“北方农民”“华北哨兵”,最后升华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由外到里,由浅入深。
③用“温和”与“挺拔”、“好女子”与“伟丈夫”等成对反义词来形容白杨树刚柔并举的性格,对比鲜明。
④用“虬枝”“旁逸”“伟岸”“屈曲”“初融”“决荡”等书面语和文言词语,增强了文学语言的典雅气息。
⑤用“婆娑”“盘旋”“正直”“宛然”等双声叠韵词,这些词语前后呼应,增强了语言的音乐色彩。
⑥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屈曲盘旋”“旁逸斜出”“积雪初融”“坚强不屈”“傲然挺立”“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纵横决荡”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⑦在二百多字的文段里,作者选择使用了近义词,反义词,形容词,连绵词,书面语,文言词,反复词语,重叠,搭配,四字格等多种方式,充分体现了文章词语和运用手段的丰富美。
……
这样的探究,是语文的探究课。这里并非主张把语文探究课上成纯语言课,在阅读探究中吸收语文营养,在分析探究中理解鉴赏思想感情表达的方法规律,在梳理总结中探讨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实在是语文的核心。
二、探究不是简单的“问答”
先看两个《守财奴》教学片段的案例。
第一个: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抢梳妆匣”一段,看作者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了人物什么性格。
生1: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生2:表现了葛朗台贪婪、凶狠的性格。
第二个:
师:我读“抢梳妆匣”后发现,作者对葛朗台的称呼多变,有时称“葛朗台”,有时称“老家伙”,有时称“箍桶匠”,可是这里“老头儿身子一纵”却称“老头儿”。称呼是随意的还是匠心所在?请大家细读这两段,看能否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学生自读后发言,先后提出以下问题:
①“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七十六岁的老人,动作如此迅捷有力,描写真实吗?
②“‘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什么东西”证明葛朗台并没看清楚抢到手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可是没看清为什么就抢夺呢?
③“噢,是真金!金子!”葛朗台手里拿的是镶金的匣子,可他为什么把匣子说成金子呢?
④“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金钱能用“美丽”形容吗?
⑤“什么东西?……我明白了”,不足百字中作者用了三个问号,六个感叹号,为什么?
……
第一个案例只能说是一种简单的理解认知,第二个案例充满了探究的因素。
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阅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主要落实在对文本的感受、理解、领悟、阐发等方面。阅读中提出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基本思路。阅读中敏锐的发现问题,于无疑处生疑,提出自己有价值的问题,是理解探究的第一步。好的问题,应该是符合学生阅读实际,发人深省,又有研究价值,包孕并启示着探究过程的。第二个案例,教师先提出问题作为启发引导,学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探究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阅读中的困惑,都表现出学生发现的机敏,包含着发现的喜悦和激动。先提出问题的学生,对其他同学成了启发者、帮助者,在互相的启发中,大家思路逐渐活跃,都能找到可疑点,这就发挥了“合作”的作用。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要联系前后文的材料,联系葛朗台的人物形象,由局部而整体,由整体而局部,分析归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推断演绎,最后得出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