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选修课:追求、困惑与反思
作者:倪文锦
困惑之二:开设选修课是弱化还是强化应试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大国,同时又是穷国,长期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高等教育供给不足。因此,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我国原有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这诚如一些课程专家所述,在应试教育的视野中,课程是什么?课程只是使学生在中考、高考中获得成功的手段。至于课程本身的引人入胜之处、课程的人的发展的价值则被漠视或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是诸多教育悲剧产生的根源。今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根治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走大众教育的道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需求,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非常明确的课程理念,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我们的知识观、课程观、人才观、教育观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意味着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构建和提供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寻求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健康地去接受社会的选拔和应对各种挑战。因此,选修课的开设理应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拨,成为根治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弊端的有力举措。然而,从已经进入选修课学习的学校看,所开设的选修课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与高考有关的或对口的课程,就是上述某省全省统一规定的五门选修课也不例外。于是,一方面课程标准要求“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一方面,基层学校的选修课事实上与高考直接挂钩,客观上又变成强化应试的工具了。社会原本对课改的期望值很大,大家希望通过实施新课程以淡化直至遏制应试教育,殊不知新课程实施以来,应试教育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为什么会形成这一怪圈?除了社会方面的因素外,教育自身的原因也值得反思。正像许多教师指出的那样,不讲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内容如何,两者学习时间的比例不合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困惑之三: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的选修课却重点不重。
基层教师反映:教学常识告诉我们,教学时数的多少是确定教学重点能否形成的一个重要参照依据。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看,两者的学习时间是1.25学年与1.75学年之比,选修课比必修课整整多了一个学期,因此选修课无疑是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重点。但同样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另当别论),与必修教材相比,作为教学重点的选修教材显得更为粗糙。即使用课程标准关于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深化”的要求看,许多选修教材都达不到。现在的选修教材从品种和数量上看确实很多,拥有高中语文新教材出版资格的出版社,每家发行的选修教材多达一二十种,累计超百。从编审程序的角度看,经教材审查委员的审查,这些高中选修教材是通过了,但教师普遍反映,教材粗糙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连许多教材编写人员也不否认。也就是说,从师生这一头的“审查”来看,选修教材质量并不乐观,这就使师生和家长怀疑它的教学效果。老师们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这种重点不重的现象,我们很难理解,也难以接受。
这种重点不重的现象在新课程高考中同样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课程语文高考把选考内容的分值定为30分,占总分(150分)的百分之二十;而必考的内容分值120分,占总分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这一比例与高中三年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学习时间的比例很不协调。第二,更令基层教师哭笑不得的是,考试大纲规定,阅读部分的选考内容,包括(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不是选修课内容的概念,恰恰相反,它们是必修课的“专用”概念。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第4条中明确指出:“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而课程标准关于五个系列的选修内容并没有使用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概念。尽管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同文学类文本是从属概念,但课标毕竟是作为两类不同课程的概念分开使用的。考纲在选考内容中使用课标的必修课概念,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必修课程,因而在客观上会影响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学习。从今年语文新课程首次高考的实际看,更令老师们大跌眼镜的是,属于选修课的内容,广东卷、山东卷分别考了12%和10%,而海南卷与宁夏卷则没有考。难怪实验区的师生讲,既然这样高考,我们有必要化1.75学年的时间去学那些并不成熟的选修课吗?我们并不赞成这一说法,但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学,目前仍是高中教学的主要障碍。高考的这一实际导向将不可避免地对整个语文新课程结构产生冲击。
困惑之四:像《人间词话》这样的作品适合高中生选修吗?
为了顺利推进选修课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附录中收录了一批选修课的示例,其本意是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许多教师质疑:精心挑选《人间词话》作为选修课的示例是否恰当?课标一面告诫“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一面把连大学中文系学生都很少问津的学术专著作为样板,这样的示例究竟要把高中选修课引向何方? 他们认为作为课程示例,典型性是它的起码要求,这在国家的课程文件中尤为重要。《人间词话》属文论,学好文论的前提是以阅读,并且读懂大量的作品为前提的。就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讲,他们阅读语文课本中的古代作品都十分有限,更不用说在课外去阅读大量的古代作品了,因此《人间词话》根本不适合作高中的选修课。有些教师甚至指出,课标把《人间词话》作为选修课示例,客观上似乎在证明选修课越难就质量越高,就越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他们举例说,有的中学以前也有搞《诗经》的研究性学习,但老师问学生:你们读过《诗经》吗?学生回答:读过!你们了解《诗经》吗?学生回答:了解!但究竟读过哪些呢?原来只有《伐檀》和《硕鼠》。305首中只读过2首,你说《诗经》的这种研究性学习会有什么研究结果?
此外,语文课标关于选修课的学分管理分10分、18分、24分三级,多数教师也表示不解。他们表示,除了知道一个模块以2学分计算外,既不知道为什么要分这三级,也不知道分了这三级干什么用。尤其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修满必修课程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 他们尤为反感。认为这一导向将不可避免地对整个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形成严重冲击,并产生极其严重的恶果。有人不无忧虑地说:用1.25学年,获语文必修10学分果真能完成高中学业的话,那绝不是值得庆幸的“减负”,而是语文教学深重的悲哀;从长远的角度看,它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也可能是一场灾难,到那时谁来承担这个历史的责任呢?语虽偏激,但绝非杞人忧天。
三、必要的反思
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很多,但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实事求是地把教育当作百年树人的一项工程切切实实加以实施。
本来,选课制的确立,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必修课程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标志着学校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传播古典转变为注重实用,由单一的升学准备变为兼具就业准备和升学准备,代表着教育的进步,意味着一种新的教育价值体系的确立。但如果我们的课改在选课制方面事实上只是玩假的,当游戏,并不把它从真正意义上加以实施,那么它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对学生、对教师、对社会来说,这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如果说生活中生态环境的污染是有形的,那么这种教育生态环境的污染则是无形的。它是一种心灵的污染,教育人格的背离,它的治理要比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困难得多。记得以前有家媒体在评论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让学生讲真话,并客观上在诱导学生说假话时曾指出:为什么学生说真话,就会影响考试成绩呢?我想,很可能是阅卷老师不喜欢说真话暴露出来的社会阴暗面或部分学生“不健康”的思想,认为它们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然而,新的矛盾又来了:强迫孩子说假话,分裂人格,就有利于健康成长吗?“不健康”的思想通过教育可以扭转,但分裂的人格是很难再矫正的。孩子们迟早要成为社会的主人,其思想感情是否健康、人格是否不被外界压力而扭曲,对他们本人、对整个民族的素质而言,都极其重要。一个不会说、不愿说、不敢说真话的孩子,很难想象他会做出多少真善美的事情。我们再不能用假大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把孩子们培养成新一代的说谎者了。教育追求的是真实和有效,不能玩假大空,但愿我们的课改不再去构筑虚幻的绿洲。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0006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