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切片

作者:朱唤民




  近日调研,随堂听了一节高一新授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教学行为相当典型,值得我们深思。仔细观察学生课堂思维现状,分析学生的思维效果,我们感到,高中语文课堂要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确实是任重道远。
  现截取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片段并做简要评说,以期获得解剖麻雀窥斑见豹之效。
  【片段一】上课初,教师板书课题、介绍背景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是饮誉世界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
  (教师大约用了4分钟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两人的友谊,马克思逝世的情景,等等)
  【点评】
  这完全是传统套路的“开局”。方式陈旧,内容单一,使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其他相关材料了解多少,教师一无所知;能不能改换一种新颖的介绍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教师也未作深入思考。教师只是在传统的轨道上,演示着自我的预设。学生熟知套路,显得无精打采,已有的知识积淀未被激活,对未知的知识也不感兴趣。学习稍有主动性的学生,记录了一些零散的信息,大部分学生处于思维的封闭状态,依赖教师的讲授,依赖教师的板书。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写作讲究“凤头”,可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局”却索然寡味,怎么能激活学生思维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也就是要在语文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的新需要与原有的认知之间产生冲突,从而诱发其思维的积极性,摆脱思维的依赖性。
  【片段二】检查学生预习效果
  为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有关字词读音、词语书写、病句识别、修辞运用的4条选择题,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自读题目→齐声回答问题→教师稍作提示”的思路,完成了课文基础知识的检查。
  【点评】
  为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语文教师要经常进行字词等基础知识检查。在这个环节上,教师是花了一番工夫的,将课文中常见的易错字词组合成选择题,比如“悼(dào)词”“纷繁芜(wú)杂”“嫉(jí)恨”等选例很典型,应该说是有实效的。
  可是,该课堂却未达到预定的效果,因为听课者明显感到学生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断通过幻灯展示各类基础知识,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大声回答,看起来热热闹闹,其中“南郭先生”却大有人在,学生自读中的大量问题被虚假的“繁华”所掩盖。学生通常来不及思考或者根本就懒得独立思考,只是随大流,打哈哈,因而造成思维的缺席。这种齐声回答的训练方式,是最典型的思维“大锅饭”。如此长期训练,只能使学生失去思维的独立性,形成盲目的趋众思维习惯、浅表思维习惯。
  齐声回答的方式,小学阶段偶尔使用尚可理解;高中生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思维空间,教师不能堵塞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而在有形无形中培养一些“南郭先生”。
  【片段三】重点教学课文第三段
   1.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文字。
   2.教师对语段进行语法分析。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材料,一定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下面我们再来对这段文字进行一下语法分析,来进一步理清句子的层次。(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打出语法分析)
   3.朗读文段。
   师:(学生正在观看、思考)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点评】
   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教师设计了以上3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意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其思维并未迅速随着教学情境的切换而随之转换。
  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时间来保证的。一般而言,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思考时间如果偏短,学生的思维必然无法展开与深入,势必失之于肤浅散漫。这样,学生就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使教学呈现支离破碎的状态。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这堂课上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不“冷场”,试图给听课人留下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的印象。其实,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必刻意追求表面的热闹紧凑,因为必要的“冷场”往往是学生深入思考的体现,此时无声胜有声,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稳定、很活跃。教室不是剧院,课堂不是舞台,不能单纯追求紧凑热闹,高中课堂更需要理性,需要深刻。那种冥思苦想、深入探究,可能正是高中课堂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总之,教师应该设法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深入思考的空间。
  【片段四】师生答问
   (学习第二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师: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伟大贡献?
  生: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方面,理论的和实践的。
  师:第二部分中有没有关于这一点的概括性语句?
  生:有,“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该句在本部分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生:领起下文。
  师:这一部分第6段在结构上又起作用什么呢?
  生:承上启下。
  ……
   【点评】
  几乎所有的教学高手、名师都十分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有时,一节课就那么两三个问题,却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课堂上生成了许多精彩的答案,教学常常在这种精彩纷呈中让学生得到锻炼提高。
  可是,在教学现实中,课堂提问还真是问题不少。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随意性大。教师常常注重内容的预设,而不注意问题的设置,张嘴便是一个提问,信手拈来也是提问,并不考虑提问的时机、方式、角度。
  其实,对于已经充分自读了课文的高中学生,教师不断提出这种几乎没有多少思维量的问题,学生脱口而答,只是表面热闹,并没有多少价值。学生的思维只是一种动嘴不动心的“浅表思维”,甚至是“虚假思维”。学生在这种浅表化的理解中学习,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一旦遇到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便哑口无言,束手无策了。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因此,语文教师既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更要有精心设计问题的艺术。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营造主动、深刻、创新的思维场,追求积极的深度的思维文化。为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以防止提问肤浅烦琐与思维缺乏深刻性。
  【片段五】课堂争论
   (学习第六段)
   师:“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是什么用法?
   生:第一个表示插入语,第二个表示解释。
   生:两个都表示解释。
   生:我同意第一个表示插入语,第二个表示解释.
   生:是表示插入!你们说得都不对!
   (学生的争论渐趋激烈,声音越来越高,一时教师无法控制局面。约2分钟后争论渐渐平息,教师对所争论的问题也没有阐明主导意见,问题遂不了了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