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靳贺良
课文教学的附件。有的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书”,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准就是按计划教完教科书。他们几乎把教课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全部。于是读归读,写归写,油水分离,明显地割裂了原本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读写教学关系。有的则重读轻写,以必修课文多、教学课时紧为由,把写作教学当做填补课文教学夹缝的附件。这明显地反映出一些教师教作文“望天收”的心理。
落实“计划”的产物。教学要有具体计划,语文教师的教学计划当然应包括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计划不仅包括写作训练的篇数、文体,更重要的是确立训练的目标、方法以及写评改一体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措施。不少教师误以为“作文计划”就是定下写作训练的篇数,“完成计划”就是一学期写个十篇八篇。为了应付教学主管部门的检查,这写作教学就只好成为完成计划篇数的产物。更有甚者,作文教学无计划、指导讲评无备课、批阅检查无记录的“三无”现象,也并非仅属个别。
对付高考的“催熟剂”。为了应试,不少教师急功近利,不得不到考前才大“抓”作文训练。于是“强行入轨”“强化训练”成了作文教学的“催熟剂”。其一,猜题押题。研究近年来高考命题之“规律”,揣摩当年作文命题的“形式”,制定几种文体的“作文训练方案”。其二,全面开花。在作文训练“题库”中寻题,捞题,多讲题,多做题。其三,技法至上。以为“有法就是宝”,突击传授“作文临场应试法”“选材用料法”……大量赶制议论文、记叙文、“文化散文”的快速成文模式等等。谁也不会全盘否定为文之法,但仅靠“法”作文,往“模式”里装文字,作文就变成了“逢场作戏”,文章就成了一个模子里扣出的砖坯。
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方兴未艾。反思过去是为了发展未来,摆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里强调的“生活”“人生”“社会热点”,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是作文要表现的对象,是学生“写作欲望”的诱发点,是张扬学生写作个性、涵养“真情实感”的依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认识能力的平台,是实施作文科学化训练的鲜活教材。同样,也是作文教学改革的着力点。高中作文改革的健康发展、突破性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所能奏效的,需要语文教学专家和我们一线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江苏南京第十二中学 210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