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靳贺良
一、作文教学改革的推进相对滞后
在课程开发和必修教材的编写方面,作文教学始终处于后续甚至次要的地位。以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为例,2004年开始使用的必修一至必修五的五本教材中,以“文本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呈现给我们的全是阅读文本,而写作指导与训练则处于空白状态。一年以后,教材编写者顺应课改的发展,应作文教学之急需,对必修教材进行了认真的修订。除了微调专题板块、增删部分课文以外,最大的亮点是在五个模块的二十个专题之后,增加了以“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为体例的写作教学内容。无疑,它填补了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作文教学在“教材”方面的空白,使一线教师有了些抓手。这十九个专题依次是:(1)“激活我们的诗情”(关于诗歌创作情感的萌发——笔者注,下同)、(2)“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关于议论文的立论)、(3)“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关于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4)“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如何写景状物)、(5)“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关于材料的详略)、(6)“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关于叙述的人称)、(7)“准确及时与便捷”(关于消息的写作)、(8)“看好处说门道”(关于文学鉴赏评论)、(9)“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确立诗的意象)、(10)“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11)“为观点提供有利的支撑”(如何选用论据)、(12)“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关于论证方法)、(13)“要有描写意识”(如何生动形象地描写)、(14)“文学短评的写作”、(15)“演讲稿写给听众”、(16)“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17)“写出你的真情实感”、(18)“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19)“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写议论文深化认识的方法)。然而,尽管每一写作专题力图配合相对应的阅读文本专题,但由于受阅读文本编写体例(以人文内涵为专题)的制约,使用起来仍存在一些缺憾。一是写作训练点与一些阅读文本相分离。如《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课文后面配的写作专题是“消息”的写作,《蜀道难》《登高》等古诗词后面配的是文学短评的写作。再者,这十九个专题有的介绍某一文体的写作要点,有的介绍某一表达方式,有的介绍某一写作技巧,显然,其编排缺乏序列化、系统性;即使同一文体的几个训练点之间也无渐进式的训练关系。另者,在“写作实践”中出示的三至四个作文训练题与“写作指导”的内容还出现了不配套的现象。如在“准确及时与便捷”(关于消息的写作)这一“写作指导”后,提供的训练题是“请写一篇咏史的诗歌或散文”和“写一篇读史随笔”等;在“看好处说门道”(关于文学鉴赏评论)这一“写作指导”后,提供的作文题是“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两个一两百字的片段”和“请以‘老师美’为题写一组片段”等。这些缺憾直接影响到必修课教学阶段作文教学序列化的有效训练。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适当调整,灵活使用,最好将苏教版的选修教材《写作》的相关内容前移至高一年级,配套使用。
从作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看,它也明显地落后于阅读教学的改革。作文教学领域里存在的“四少”现象不容忽视,即课程开发特别是作文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少;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立项的有关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少;各级教育学会和教研室举办的课堂教学大赛中,参赛的作文教学课少;各级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常规教研活动中,作文教学的观摩课、实验课少。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实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教法上实施的“问题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体验型教学法”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误区逐渐被公认,不断被排除。而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如何张扬学生的写作个性,如何建立科学化序列化的课堂训练机制,如何实施教师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我们在实践中进行富有成效的探索。
二、高考作文命题及评分带来的负面效应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评分肩负着高中作文教学的终端评价和导向的双重任务,可以说,它是作文教学的风向标。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开始兴起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曾以其实行“三自”政策、降低审题难度、立意选材宽泛等特点风靡全国(2001年至2004年全国及分省作文命题几乎全部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而今虽渐行渐衰(2007年17家高考作文命题,仅有三家是话题作文),但话题作文带给一些学生作文的“宽泛症”依然存在。特别是那些大而空的命题,往往正是因其“大气”、空旷,才无限地放大了立意选材的空间。高考作文命题给考生提供多向思维的张力场,提供较为广泛的选材空间,是应该提倡的。但凡事总有个度,如果无限放大,无所不容,那就适得其反了。它将会引出一些大而无当、表面浮华,甚至“克隆”套作的文章;反而会使一些本来能够贴近现实生活、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失去依托的平台。那么,以“空”对“空”、乱贴标签、大而无当的文风就会给作文教学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高考作文评分可以说是一个支点,它具有平衡高校选拔学生和中学作文教学两方面的重要功能,而“评分标准”中确定的“切入分”可以说是个“定盘星”。满分为60分的作文往常切入分一般定在42分左右,而有的省份却一下子上调至48分,且规定符合“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的文章即可从48分切入。由于距封顶分的空间变小,以及受阅卷者打“保险分”的心理支配,绝大多数考生的作文得分都处在47分至50分之间;53分以上的作文,则因阅卷者的慎之又慎而致少之又少。这无疑缩小了优秀作文与一般作文的得分差距。一些优秀的作文仅比一般化的作文多得三四分,仅仅相当于做对了一个选择题的分数。阅卷归来,不少教师感言,作文教学不要再花大力气了,就靠“三基本”吧!这一负面影响的迅速波及,直接限制了教师搞好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美文化倾向欲禁不止。一些“美文”,为文造情,堆砌华丽词语,编织工整句式,串连古诗文名句,排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文化名人,但唯缺实质性内容。经过一些阅卷老师的夸饰性点评和“满分秘诀”之类书籍编写者的追捧,不断蔓延社会,流入课堂。有些教师也急功近利,随之总结出“优秀作文”的写作模式,不少同学则争相模仿,剪辑拼接,并以风花雪月、茶香酒趣等来虚化所谓浪漫超然的情调。此种倾向,直接冲击着作文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是贻害无穷。
三、作文常规教学的低投入
反思作文常规教学,我们大都熟悉以下几种现象。
远离现实生活的“旧面孔”。有的教师以为写作教学就是课堂上讲讲写写,读写结合就是仿读而写。有的仅把“联系社会,感悟生活”挂在口头,知其源而不去开拓:不积极开发写作教学的校本课程资源,不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作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不积极采用录音、录像或自制电视教学片等多种形式,将“大社会”搬入“小课堂”,不积极借助新闻媒体,聚合争辩的焦点,激发学生“为时而著”,“为事而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写作使命感,而是仰仗自己的老经验而心安理得地“关门教学”。这些远离社会,远离自然,远离生活的现象严重地堵塞了写作之源和写作教学之源。学生写记叙文,一个故事可以从小学写到初中再写到高中,作文材料旧,立意平,角度少,层面浅,无新意,无鲜活的画面,无真挚的情感,无深刻的哲理,当然是在所难免的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