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个性化阅读要教学相长

作者:甘其勋




  3.社会的公认准则
  个性化阅读又要受社会化阅读的制约,不能与公认的社会准则相悖。有的学生说,鲁达三拳打死郑屠夫太过分了。窦娥发誓叫楚州亢旱三年,这仇报得“扩大化”了,挨饿的还是老百姓。这样的解读虽然颇有个性,却有悖社会公理,也是对封建社会的误解。郑屠狐假虎威,逼得金翠莲走投无路,鲁达设计惩恶扬善,正是在“替天行道”。窦娥有冤无处申诉,叫天不应,呼地无门,发下三桩誓愿是为了证明自己“委实的冤情不浅”,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渴望。扶正祛邪,抑富济贫,不仅是中国社会公认的准则,也是世界人民普遍的价值观。个性化阅读与社会化阅读辩证统一,才能为人们认可。
  4.个人的学养识见
  阅读个性化还要受个人学养见识的限制。学问精,素养高,有胆识,才有可能提出真知灼见。生活的阅历越丰富,阅读的积累越厚实,越有可能从文本中获得感悟,产生新见。中小学生从生活所得的直接经验很少,从阅读所得的间接经验也不如教材编者、老师多,所能做出的个性化阅读也就相当有限。小学生学《猫》,有三种前理解,一是有猫会捉老鼠的间接知识,二是有皮毛很光滑的直接体验,三是猫爱吃鱼我也爱吃鱼,有我和猫是好朋友的感受。但郑振铎养猫的那么多经验教训和人生感慨,他们是不可能企及的。我们不必期待中小学生能像成人那样做出超越文本、超越作者、超越社会和时代的个性化阅读。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的想象经验又比成人更少束缚,更加自由,更加丰富,因此,也可能就表现为不着边际,文不对题,甚至于大谬不然。对此,教师应该宽容,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能纵容错误,对学生的误解有责任匡正和引导。
  总之,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由是有限度的,需要老师因势利导,共同提高。
  
  三、个性化阅读的发展前景
  
  阅读个性化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材编者、尤其是与直接对话的教师的关系。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强调教学相长。
  1.学生是学习中发展中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容置疑。但事情还有另一面,我们在学习新课标时就已指出:学生“同时又是成长中的主体,发展中的主体。人非生而知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逐步取得的。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2}
  读者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的解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毕淑敏读安徒生童话《人鱼公主》,8岁时读出的是感动和焦急,18岁读出了爱情,28岁身为人母后关切其母亲和祖母,38岁当了作家则注意探讨其写作技巧,48岁又悟出人鱼公主依靠自己寻找灵魂的伟大精神……个性化阅读能力的获得,要有大量的积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熟读二三百首古诗词,胸中没有二百来篇古文垫底,是很难读出个性化感悟来的。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主要取向、首要任务是汲取智慧,增长才干,而不是批判文本。吕叔湘先生曾把教育喻为农业,我们要给学生留出成长的时间,耐心等待他们顺其自然地成熟,而不能催熟。
  2.教师的激励、示范、引导、促进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课改以来教师的作用在弱化,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并未增强。要实现阅读个性化,必须理直气壮地鼓励教师发挥“教”的主体作用。
  一是激励作用。如钱理群先生编写的《中学生鲁迅读本》,精心选取易为学生接受的篇章,由浅入深编排,让学生感到鲁迅可亲可敬,鲁迅作品并不深奥,激起学生阅读文本、探究作者的兴趣。
  二是示范作用。《过秦论》开篇几句妙在何处?夏丏尊先生在《文章讲话》中分析其三条规律:一是以“秦孝公”一词统率许多语句(直到“之心”),足以加强文气;二是叠用调子相同的语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足以加强文气;三是句式要稍加变化,以助长波澜,显生动气韵。文章大家要言不烦,切中肯綮,让我们豁然开朗。这样高水平的精妙分析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作出示范,开启思路。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分析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关键在分析得当。
  三是引导作用。学生浅尝辄止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学生发现问题时,引导他们探根究底。学生误解文本时,把思路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如学《勾践灭吴》时,学生问为什么没写西施,课文里为什么没有“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程翔老师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经过探究解决了问题。程老师开始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只有一个学生说喜欢,他发现学生对领袖的文章有偏见,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喜欢。他采取的办法是:1.宽容。2.纠正。宽容不等于默许,更不是纵容。经过耐心引导,两节课后再询问,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篇文章了。
  四是促进作用。学生懈怠时,加加油;学生消沉时,鼓鼓劲;学生进步时,祝贺祝贺;学生自满时,提醒提醒。这些作法也适用于个性化阅读。
  总之,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要走在学生前面,而不能尾随在学生后面,更不能眼看学生走错路而不加指点。
  3.师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学相长
  笔者2002年即指出:“教学相长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个老概念,但可以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光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要有“自知之明”,善于向作者、编者、老师学习。教师也要有“自知之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给自己“充电”的过程。{3}
  笔者高兴地注意到:高中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课改以来,不少教师正是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学相长。江西高安蓝英焱老师教《琵琶行》时,指导学生表演琵琶歌女与江州司马对话,师生在表演与评点中注入自己的体验,都得到了人生的启迪,提高了语文能力。{4}
  遗憾的是,还有许多教师未能把握教学相长的真谛,进入教学相长的境界。
  4.教师专业化阅读水平必先提高
  要实现阅读个性化,关键是教师先学会个性化阅读,以自己的真切体验、独特感悟去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二三十年前于漪老师教《木兰诗》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中“东”“西”“南”“北”有怎样的含义?它们与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不同?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差异?与王实甫写在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东西南北万里程”中的“东”“西”“南”“北”又有什么差别?
  许多老师见贤思齐,积极学习于老师的教学经验,但大多感慨学不来。因为这个教例绝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巧妙,而是于老师高尚情怀、人格魅力、学养识见、教育思想的一次展示,而要达到于老师的高度,绝非一日之功。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课改的关键是教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前景取决于教师个性化阅读水平的高低。福州一中陈日亮老师总结多年经验而提出“十大阅读习惯”,全面具体,切实可行(见《我即语文》(福建出版社,2007)。如果语文老师能够率先养成这些习惯,为学生作出表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水平定能水涨船高。
  
  {1}详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6、7、8期
  {2}{3}甘其勋执笔《阅读: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5
  {4}蒋成瑀《体验:阅读教学的新航标》,《语文学习》,2005.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