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管理与评价 科学与人性
作者:胡仁真 张洁银
保持理智——必须预设任务,有效促进学生的亲历行为。
语文教学工作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管理,首先是教师自身要保持理智。选文高度综合,而呈现教材要突出语文特点,具体课堂实施只能取某些方面;所以要为学生精心设计并具体分配任务,以便整个教学的部署能够得到落实。教学目标要成为师生共同的行为目标,课堂全部活动均要纳入实现目标的轨道;课堂任务是多方面的,德智体美心均应有发展,但必须突出语文自身任务,即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而语文课堂要突出本单元听说读写训练内容中所要达到的要点,教学任务要具体化。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时,觉得目标清晰,教学内容也很清晰,一旦实施教学,却往往缺乏理智的把握,就是因为害怕语文课堂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而放松了对学生应该完成的言语技能训练的要求,在满堂讨论与随机生成当中,泛化了学习任务。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多向思维,但必须引领学生完成既定的言语技能训练。明确的学习任务,是有效管理课堂的首要保证。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永远多元,一节课的时间则有限,与其到处蜻蜓点水,不如就某一点深思熟虑,并将这种思想贯穿到整个单元,使单元教学成为一个科学的系列。而保证这个系列。就必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沁园春·雪》的教学思路比较明显,就是教师“授之以渔”再引领学生“捕鱼”的过程。捕鱼的方法虽经教师讲授,而实际上仍然是在学生的亲历中总结出来,一课一得,无论是学习与训练,学生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任务,小组与班级之间的检查评价与监督是可规范的,合理安排的,也是易于操作的。学生带着任务去学,有同伴的合作、检查与评价,学得有兴趣,学得很主动,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任务的完成找到了规律,总结出了学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对学生亲历行为的协助与促进,而不是放纵和放任,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与交往,而忽视了根本的价值取向,把语文教学变成纯粹的‘交流会’‘座谈会’”。{1}
任何一个教学都容易也必然会出现偏离,譬如这节课中对字词的研讨,有学生还习惯于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等,就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执教者应该注意到,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兴趣,又要提醒学生,敦促学生思维有的放矢。这样才不至于如当前一些创新课,一节课多个目标,而任务模糊,面面俱到,学生享受着“自由自主”的发言,教师则成为只顾批发“你真棒!”的派送员,课堂“对话”的内涵已然虚化。
当前有些语文课堂,被总结为“四多一低”:问多、读多、讨论多、环节多,效益低。杨再隋先生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总结新课改出现的问题是:虚、闹、杂、碎、偏,热闹而浮泛虚空,教学效果令人忧虑。
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呈现清晰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习任务,才能让学生学到实处。学习小组的安排应该是分层的,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搭配与组合,包括任务的分配也要依据各组能力而定,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指导一定要及时,有针对性。
下面是《沁园春·雪》六个板块的学习任务及分配与反馈表:
全班52人,4人一组,13个学习小组,两个小组一个任务,把握意象是重点部分,由3个小组负责。任务采取抽签和抽签后经老师同意调换的方式分配到各个小组,要求各小组编制跟本组任务相关的习题,规定教师巡视并且有意识地指导任务3组和任务6组。
学习内容必须非常清晰,分工才能明确,学生才有事可做。这个亲力亲为的过程是自主合作学习、言语体验的过程,教师始终监控学习进程,有重点地予以指导,做良师与益友,不断提供帮助,成为完成任务探究言语技能的一个重要成员,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简单播报。课堂既充实完整,又便于管理和控制,教师也会受到学生的信任与热爱,比起浮泛虚空的讨论、自主学习,应该有价值和有意义得多。
保证人性——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行为,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全面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教师要满怀爱心地对不同的学生匹配不同的教学管理风格,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课堂焕发活力。
语文学习心理大致有三类:好胜自满型,自律严谨型,自卑无所谓型。好胜自满型学生语言基础好,喜欢表达,想象力丰富,好胜心强,但上课时往往过高估计自己,易冲动,回答问题不假思索,不够严谨细致。教师可以引导其质疑文本,提出有见地的问题,让他们在更高的学习层面有大收获,逐渐培养稳重心细的个性品质,养成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自律严谨型学生理解能力强,掌握知识快,自制力强,思维缜密,行事不冲动,但往往满足于“上课记笔记,下课复习笔记”,所以必须给予他们能力增长的机会。教师可寻找刺激点、知识的增长点——把新课的重点任务布置给他们,如《沁园春·雪》中把握意象,理解情感,领略意境等。教师减少对学习的控制,有利于他们走向独立运用语言的阶段,并在班上起到榜样作用。自卑无所谓型在语文课堂上人数不少,他们认为语文学与不学是一样的,完全抱无所谓的态度,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都呈弱势,缺乏自信,不敢举手发言,不说话,也不肯动脑筋思考,处于一种被动学习、无可奈何的状态。教师应该为他们布置容易完成而又有一定责任要求的任务,如字词知识、文学常识等等,对他们设计的练习,教师要及时指正和肯定,激发学习兴趣,只有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疑难,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提高自信心。
李镇西老师有一条教学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学生也参与语文教学管理,为的是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管理中师生要共同遵守有关的教学要求,学习任务的分配可以因人、因时、因文本的差异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活的变化着的,教师要善于观察把握,课堂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措施。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人性化处理,同时又有科学的操作性。
我们注意到,无论是钱梦龙老师以“三主”为特色的导读,魏书生老师以“六步法”引导学生自学,于漪老师以“点、线、面、体”的立体化、网络化课堂教学结构去感染、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还是潘凤湘老师的真言语技能训练课,宁鸿彬老师以“八字四性”的教学模式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实都极其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以激发学生的个人言语潜能、训练言语技能为科学管理人性实现的要旨。唯其如此,言语课堂才是活跃而严谨、整齐而个性化的。
保护机智——重视反馈,及时矫正
大量研究证明,反馈和矫正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成功地把学生内隐的学习心理活动转化为可观察的思维操作行为,并和反馈矫正程序结合起来控制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将是非常理想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