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品味语言 体悟意境
作者:杨 斌
找出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艰难动作,加以体会。(蹒跚 探身 攀 缩 倾)
你有过和父亲或者母亲共同度过家庭困境的体会吗?如果没有,请父亲或母亲给你讲一段他们和父亲、母亲共同度过家庭困境的故事,(他们一定有!)谈谈你的感想。
回忆你父亲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一个细节或一个瞬间,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如果课堂上有了上述几个活动之后,我们的学生还会对《背影》无动于衷吗?我想:绝大部分同学应该为之动容。“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也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散文教学尤其应该如此。不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作者;没有理解作者的情感,也就放弃了语文课本里最重要的感情资源,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残缺的。那么,学生的精神发展人格健全,也就势必残缺。顺着情感这条线索,我们就走进了作者的情感深处,破译了作者的心灵密码。
意境的滋味
抒情散文,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散文,往往要营造一种意境。散文内涵的赏读,要借助于意境的体会。这一点与诗歌相似。不同的是,诗歌的意境要相对含蓄些,散文意境相对显豁些。
教学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我常常要和同学讨论下列问题:
“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为什么说像舞女的裙?不可以像歌女的裙吗?“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把“袅娜地开着的”换成“迎风怒放”;把“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换成“含苞欲放”,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有风味的。”这里的“酣眠”比喻什么?“小睡”又比喻什么?这些问题,如果不展开讨论,一读了之,或者教师笼统地用“优美”之类的评语分析一番,实际效果是有限的,留在学生心里的印象也就是“美啊”,至于为什么美,美在何处,这样的美和作者的情感世界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要对荷塘如此倾情,往往都不得要领。那么,教师抽象分析的那些现成的结论,随着下课的铃声也会烟消云散,不大会在学生的心灵留下多深的印记。如此美好的意境,让它在学生的心里一滑而过,没有触动过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层面,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损失。怎么办呢?讨论!不要吝啬时间,不要担心莫衷一是,让学生七嘴八舌好了,能让学生都动起脑子来,就成功了一半。至于解读是不是都很正确,我觉得那是次要的事。就拿刚才的例子来说,为什么说“荷叶是舞女的裙”而不说是“歌女的裙”,讨论时答案可能会有很多,气氛也很热烈。聪明的学生会想到,此时此境荷叶与舞女的裙的形状更为相似。同样,“袅娜”“羞涩”等语言传达出来的那份难以言说的含蓄之美,也非议论一番才能透彻领悟,绝非简简单单冷冷冰冰的拟人概念就能包容得了的。就是这些看起来颇不起眼的小问题,把同学一步步地带入荷塘月色如诗如画一般的境界中,领略那朦胧之美,进而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如痴如醉般的迷恋和追求。对作者的联想之妙,语言之美,文思之绵密,情感之雅致,自然会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作者对荷塘的分外喜悦之情,自然也会领会较深。在这里,语言和情感融为一炉,文章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会得到更深的体会。
意境的体悟,并非一定就是满眼诗情画意的锦绣文字,有时,平平淡淡的文字背后照样也有深情。而且,往往越是成熟的作家,其语言越喜欢追求这种平淡背后的意味。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主要是用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项脊轩虽然狭小,破旧而阴暗,可它是作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时,唯有项脊轩才能唤起主人对过去经历深长久远的回忆,因而作者自然对它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但是,这种深挚的眷恋之情,却没有渲染,没有夸饰,有的只是平实的语言和细节,学生初读很难感动,其实,那是还没有进入角色。如果抓住文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抓住那些朴实无华却又委婉动人的语言,抓住那些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面,体会其中的意蕴,学生的情感之弦就一定会被拨动。
意境的体悟要能够虚实结合,切忌实打实的欣赏。有些意境甚至无法言传,只能意会。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体验去补充它、感悟它,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达到欣赏的目的。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欣赏眼光。教师有高度的审美素养,自然能带领学生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教师缺乏审美素养,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看来,还得用上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生活如此,文学欣赏也是如此。
江苏省苏州一中 215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