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品味语言 体悟意境

作者:杨 斌




  散文是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散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和体悟文章中的情感。
  美酒佳茗,“味虽美,不亲尝者不甘也”;同样,“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什么是品味?读者自得文字之佳胜,就是品味。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圣陶《文艺作品之鉴赏》,《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第246页)叶圣陶先生的这一精彩比喻,形象地道出了阅读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时品味的重要意义。作家总是蘸着自己的心血写作。品味,才能透过文字的表面,领会作者思想,体会作者情感。
  品味,就是收获鲜活的语感,而不是只得到干巴巴的词语解释。如夏丏尊先生所说:“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见《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授语感于学生》)
  品味,也要注意比较、咀嚼、揣摩,领会其耐人寻味之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鲁迅从“血色”为什么是“淡红”而不是“鲜红”?“悲哀”为什么是“微漠”而不是“浓郁”?结合语境可以看出,作者的遣词多么准确,传达的感情又是多么贴切,潜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想说而又没有明说的意思又是多么意味深长。
  品味,还要善于驱遣想象,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看出一幅画面,一片场景,甚至是一段人生悲欢。《故都的秋》,“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中一个“夹”字,是不是给你一种“零余人”的苍凉和漂泊感?陆文夫《梦中的天地》,那帧“月下小别图”,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温馨的生活气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简单单的十个汉字,是不是会带给你一种旷远、荒凉、静寂之感,带给你一种寥廓、苍茫、雄浑之美?
  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含英咀华,才能深得个中之味!
  再说体悟。我们先来看罗曼·罗兰的一段话:“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从什么是体悟?在书中读出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就是体悟。
  的确,读者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简言之,读者在阅读时会“把自己摆进去”。有一类文章是很容易让我们“把自己摆进去”的,比如《我与地坛》。但有的文章所表现的内容距离我们比较遥远,比如《项脊轩志》,因为时代或环境的隔阂,会让我们觉着生疏,需要对文章读解时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自己的心灵之间“搭桥”,需要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经验。《读者文摘》曾转述一位台湾作家的话。这位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可见,不仅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同一个读者随着人生经历、个人境遇的不同,也会对文章有不同意义的读解,这就是体悟。
  把“我”摆进去,把“我”的人生经验摆进去。“我”和作者水乳交融,自然悟到文章的真味。走不进作者心灵,徘徊在作者心灵之外,永远无法体会文章之美!品味和体悟就是我们走进作者心灵的路径!
  散文中有哪些“滋味”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体悟呢?
  
  语言的滋味
  
  散文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虽然没有诗歌语言那样精粹。散文由于风格的不同,语言风格也是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纯净。散文语言可以平实,但不能苍白寒伧;可以优美,但不能雕琢浮华。散文语言是秋天的晴空,一碧万里;是雨后的春山,清新淳朴。散文教学不能放过语言的品味。沿着语言的小路,我们会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也会获得丰富的美的感受。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管语文教学多么“人文”,语言始终是最重要的“抓手”。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不是地道的语文。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我与地坛》是收在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史铁生的名篇。读《我与地坛》,我们深刻地感到:史铁生是一位语言高手。在许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下面,都饱含着作者滴血的心。且看下面几段文字: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2)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3)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课堂上,我们一同讨论这些语言的含义。为什么说落日时分是最为“落寞”的时分?雨燕的声音为什么“苍凉”?为什么说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如何理解母亲的话是对我的“提示”“恳求”和“嘱咐”?母亲在园中走的时候,为什么步履“茫然”?孤立地看这些词语,的确没有什么品味之处,但是,只要联系文章,就会发现每一个语词后面都大有嚼头。
  “落日”本无心,但对一个身体残疾万念俱灰正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的人来说,用“落寞”就十分妥帖,那是此时“我”孤独寂寞心境的准确写照。雨后的燕子出来唱歌,应该是悦耳动听,充满活力,然而,在作者听来,却是“把天地都喊得苍凉”。作者的心灰暗绝望到了如此地步!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真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母亲的思念,才能真切地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忧虑和惴惴不安,从而领会母亲那一颗伟大的心!
  为什么说“这样的母亲是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注定:必然的意思。为什么?因为母亲是一位对儿子十分关爱的母亲,而儿子又是一位遭遇不幸命运的儿子。这样的母亲岂不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注定”一词正折射出母亲慈爱的光辉!
  母亲“提示”“恳求”“嘱咐”我什么?先要说我去园中干什么了。我说去看书了吗?没有。我说去活动活动了吗?没有。母亲最担心我的事是什么?是轻生。但是母亲不能直接说,不敢直接说,也不愿直接说。只能往好的方面去说,只能往最希望的方面去说。所以,才变成了“提示”“恳求”和“嘱咐”。母亲心中的复杂情感,都在这几个平平常常的词语中了。
  
  情感的滋味
  
  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吧。一群初中生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后,嚷嚷道:一点也不感人,一点也不感动。这告诉我们两点:一是《背影》的年代离同学们远了,让今天的孩子们认同上一代人的情感难了;二是说明我们教学中有问题。可能是我们没有把同学带入到文章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如果你只是教几个生字词,概念化地介绍背景,概括主题,再说有几点写作特色,那么,学生没有受到情感陶冶,觉得不感人也就不奇怪了。假如你这样来试试看,效果会如何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