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让情感与智慧的火花竞相迸发

作者:蒋念祖 于 扬 陈国林 顾咏梅




  蒋念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同步发展,也就是既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扬州语文教育界在顾黄初、洪宗礼、郑万钟等前辈的指引下,一直研究、实践“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强调科学语言素养、日常语言素养和文学语言素养的同步发展,强调语言素养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同步发展。这些既体现了扬州语文教育的特色,也落实、突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在近二十年作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在实施思维训练、审美教育的基础上,采用“教方法,给素材,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作文指导课的片段。
  师:我们要写的是关于“头发”的话题作文,一个星期前我们布置了三个作业:第一,回忆一个与头发有关的自己亲历的故事;第二,寻找一些与头发有关的诗文、典故;第三,探寻一个可以由头发引发出来的有关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进行“亲历的故事”的交流。
  生(幸福地):我100天时剃下的胎毛我爸妈制成了胎毛笔,笔身上还有祝福语。
  生(泪光闪闪):我的辫子一直是奶奶为我扎的,去年她去世了,我剪了辫子。
  生(感伤):过去我常帮妈妈拔白头发,现在她白发太多了,拔不胜拔。
  生(压抑苦痛):我姑得病,头发都掉光了,我们给她买了个假发套,我心中很难受。……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从你们诉说时的语调、神情,老师真切地感受到那是你们心底“流”出来的回忆。跟随着你们的描述,老师仿佛走进了你们的生活。
  师:平时常被我们忽略的“头发”,在心灵的寻找下,被赋予了浓浓的情感。这不是我们的创举,事实上,伟大的古人早在他们的诗文中,借助“头发”,传达了诸多情感。下面,我们来交流“寻找到的诗文、典故”。
  生:李白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杜甫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生:苏轼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生: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司空曙的“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岑参的“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卢纶的“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生:与“头发”有关的典故也不少。比如,清朝统治者为发扬满洲祖制,曾强力推行剃发蓄辫制度。从此,头发去留,不再是个人的喜好,也不再是伦理问题,而上升为严重的政治问题……
  师:很好,在大家列举的这些诗文典故中,不难看出头发上所寄托的浓浓情感和丰富内涵。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第三个问题:探寻由头发引发出来的有关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
  (没有人主动发言;教师就此打住,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的视野非常开阔,联想非常丰富。经过这么一番讨论,原本不起眼的“头发”是不是真的让我们“刮目相看”了?事实上,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生活中的一切都能成为我们文章的材料,下面大家就先动笔写作文吧。
  蒋念祖:这堂作文指导课在设计上,有哪些亮点,请各位发表高见。
  陈国林:这堂作文指导课,建立在学生回忆往事、搜索资料的基础上。这样的作文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当场布置、写作的路子,让作文过程成了充满活动探究、创造愉悦的过程。
  于 扬:这堂作文指导课注意了情感的渲染。学生叙述亲历的故事,听者被叙述者感染打动,双方的情感都处于波澜起伏中。这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
  顾咏梅:设计的步骤比较合理。第一步,讲故事给别人听,让学生开放心扉,激发出好奇心、想象力。第二步,交流收集的典故与诗句,体现出对情感、事实的反思,提升了学生的认识。第三步,探寻由头发引发出来的有关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问题,目的是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蒋念祖:这一节作文指导课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于 扬:这节课的开始,应该设置一个情境,否则学生的话题太宽泛、松散。如果开头就抓住学生身边的事情,比如:校园中,一个中学生把头发染成黄的红的,老师找他谈话,他振振有词地说:“满大街不都是染发的人吗?为什么我不能染发?”由这一情境生发开去,话题将更集中,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激发思考。
  蒋念祖:母语教育历来有两大传统,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注重实用能力;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注重文学修养。其实两者不可偏废。学生走向社会,大多还是要写实用的有针对性的文章,教师设置情境,可以培养他们写这类文章的意识、能力。但是也未必“清一色”开头就由教师设置“特定情境”。开头不设置特定情境,想办法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联想想象,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用,但是对于“怡情养性”大有裨益,这正是审美教育“超功利”的“功利”啊!刚才这堂课,开头就是如此,是一种适宜漫谈、自我表现的“情境”嘛。两种情境都要有,两种文章都要写啊。如果先“放”后“收”,在互动中生成有针对性的话题,可以兼具两者之长。
  陈国林:教师在要求学生探寻由头发引发出来的有关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问题时,还需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蒋念祖:从“教方法”角度着眼,这一节作文指导课怎样可以设计得更好?
  顾咏梅:古诗文、典故在课堂上的呈现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仅仅是把材料收集放在那儿而已,得把它利用起来,可以由此引发分析、联想。
  于 扬:学生在探寻由头发引发出来的有关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在此时提醒学生联想生活,深入思考,突破思维的“瓶颈”。比如:
  师:你细致观察过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头发吗?(改成更具体的话题)你细致观察过头发的“发型”吗?你觉得发型与什么有关联?(引发联想)
  生:与时代有关,与人的个性也有关。头发“清水挂面式”的,是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造型;笔直的是清纯型,长发飘飘的是青春型;烫成曲的,追求时尚型;爆炸式的,显得有个性;特别工整的,显得呆板……“发型”的多样化表现了人们个性解放,社会开放,包容性强。
  师:你看到哪些人染发?他们染发的染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引导特性分析、比较分析)
  生:……我们汉民族本该是黑头发,现在年轻人头发染成五彩斑斓了,连老年人的也不再是一概白色。过去唯恐不黑,现在唯恐单一的“黑”。
  除此之外,头发的“质地”,头发的“数量”,头发的“长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联系人生、社会方面,引发他们的思考。
  陈国林:学生在第三个环节卡住了,这时,老师如果教给方法,具体指导,势必有助于启发思考,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深刻性、敏捷性。比如,还可以发问:
  师:人们为什么要染发?(引导分析原因)
  生:许多人染发,从满街五颜六色的“头发”上,我看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头发的“色泽”的变化反映了审美追求的多样化,人的美的意识在复苏与增强。
  生:改革开放,带来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师:同是染发,每个人的动机相同吗?染法会有哪些结果?不同的人,不同的染法,结果会相同吗?(深入一步,展开具体的原因分析,各人动机、原因可能各不相同)
  生:也有人盲目跟风,或者崇洋媚外……也显出了一些人的心态浮躁。
  师:染法会有哪些结果?不同的人,不同的染法,结果会相同吗?(引导分析结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