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史记〉选读》多样化教学方式例谈

作者:石群英




  对《淮阴侯列传》中的“胯下之辱”一段,亦可组织学生拓展探究。
  先拓展阅读苏轼《留侯论》中的一段文字:“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再阅读现代作家朱鸿的文章《胯下奇辱》。该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士可杀而不可辱”,作者认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精神准则、一个忍耐的底线”。生命固然是宝贵的,不过生命如果丧失了尊严,那么它便削弱了自己的价值。而韩信为了功利选择屈辱,其“灵魂就很是可怕”,“我以为他的灵魂有一种流氓气息”。这与苏轼的因“其志甚远”而忍人“所不能忍者”为“大勇”的观点正好相反。教学中可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指导学生思考探究,用现代人的观点引爆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中,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必过多关注结果,不应强求学生对所有问题都有所突破,而应重视学生的思辨、归纳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对问题理性思考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过程本身。
  
  三、活动体验式
  
  《史记》作为纪传体的史书,历史故事本身的生动性决定了文本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这种有着两千多年时空距离的史传作品,教学重在组织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探究体验。一些较大规模的语文活动可以作为研读探究文本的一种延伸或一种调剂、补充,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
  适合《〈史记〉选读》的语文活动主要有:
  辩论会。在对文本延伸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某些问题生发出不同的结论。比如:刘邦和项羽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英雄?面对挫折和屈辱,是选择司马迁的“以生践志”还是屈原的“以死明志”?韩信是真谋反还是被诬陷?对这些学生颇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让他们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搜集资料,进行辩论。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引导学生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学习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排演课本剧。对《〈史记〉选读》中一些经典片段研读鉴赏后,可以让学生动手编写剧本,然后搬上舞台,如“鸿门宴”“垓下悲歌”“完璧归赵”“窃符救赵”等。这种综合性的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能以这种活动为媒介,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悄悄地融入,内化为一种文化素养。
  影视观摩。选取与课文有关的精彩片段,如《汉武大帝》中关于李广的片段,《霸王别姬》《刺秦》,还有《王立群说史记》等,既可以作为研读鉴赏文本的辅助材料,也可与《史记》原文对照,比较探讨改编的优劣得失等。
  恰到好处的语文活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避免学生长期面对单一文本的教学方式所造成的“审美疲劳”,有利于调动、激活和保持对课程的兴趣,在将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会整合的体验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究其实质,活动内核应该还是一种探究的思维活动,或者说是一种探究结果的外化,故应摈弃那种流于形式,忽视文本内涵的看似热热闹闹的活动。
  
  四、论文指导式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选修课程在关注课程基础性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侧重进行探究学习,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与之相适应,评价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就《〈史记〉选读》而言,以考查文言知识和文言阅读能力为主的传统的试卷方式已无法满足这种个性化的探究学习的需要,为了深化学生对《史记》这部文化典籍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专题论文、读史札记、读史心得等新形式成为该课程评价的一种新方式,而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小论文也成为选修课程给教师提出的教学新要求。
  论文指导的教学方式应该贯串《〈史记〉选读》教学的始终,这种指导应该是系统工程,其基本流程:给出参考论题或鼓励学生阅读中发现问题→提供参考书目、网站,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摘录思考,讨论交流→撰写成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重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还要注意他们提出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筛选探究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提高探究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和选修阶段的写作教学整合勾连,指导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小论文的写作范式。
  
  五、氛围营造式
  
  前文所说,多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常规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方式。毋庸置疑,常规课堂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阵地,但事实上,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没有墙壁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软环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氛围伴随着学习过程的始终,甚至直接影响着最后的学习结果。《〈史记〉选读》毕竟是文言文教学,较之于其他选修读本,这些年代久远、篇幅冗长的文言文本,势必会让一些学生望而生畏。也有同学认为《〈史记〉选读》内容与自己生活、学习无多大关系,学了无多大益处。学生的这种畏难心理和认识上的误区,都要求执教者充分挖掘资源,树立“大课堂”观念,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尽可能为学生搭建平台,疏导心理,提高认识。比如:
  专题讲座。在教学起始阶段,请校内外有研究的老师介绍一下《史记》,开一节“导读课”,对学习这门课程大有裨益。它可以让学生了解研究《史记》的意义和价值,《史记》的体例特点,研究《史记》的方法,研读《史记》的参考资料,《史记》研究的最新动态等等。这种讲座形式的介绍高屋建瓴,可以造声势,聚人气,统一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史记》的兴趣,营造一种研读、探究《史记》的浓烈氛围。
  报纸宣传。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编写过《〈史记〉选读》小报,刊登了《〈史记〉选读》的课程目标、课程建议、评价方式、重点研读的篇目和参考资料目录,选登了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史记》等文章。目的是让学生在正式进入学习前对该课程有概要的了解,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史记〉选读》课程的学习。
  开设阅读课。若能配合常规教学每周专门开设一节阅读课,为之专门配备一批《〈史记〉选读》参考书,学生就能从容地进行阅读、收集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探究的质量,为研究性论文的指导和完成提供了物质保障。
  成果展示栏。在学习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及时整理出读史的心得体会,记录探究过程中的思维火花等,张贴在成果展示栏,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促进提高。
  这样就构建起了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让课堂内外弥漫着浓浓的《史记》学习的氛围,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在思维、情感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所以,这也可称得上是一种隐性的教学方式了。
  教学方式,说到底是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途径,本身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要让上述教学方式和手段发挥其最大功效,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准则。要针对《〈史记〉选读》课程的特点教学,它是文言文本,又是文学作品,更是文化论著。关于“言”,要“实”,点面结合;关于“文”,要活而有度。唯有如此,方能做到“文”“言”统一。
  选择性原则。《〈史记〉选读》中拓展探究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对探究的内容要甄别、筛选。探究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也应是多样的,教学中要以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兴趣、达成课程目标为标准来选择。教师应更新观念,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带来的思维定势,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手法。选修课程关注个体的差异,关注学生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的不同需求,对不同的学生甚至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来激励或评价。
  综合性原则。教学方式当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以一种教学方式为主,穿插辅助其他的方式。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敢于探异求新的意识,培养他们宽广多元的文化视野。
  还要注意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在选修课程中与必修课程中的区别。同是研习鉴赏和拓展探究,必修课程中,学生尚未熟练掌握研习鉴赏的技巧和方法,更多的是教师领着学生走;进行选修课程学习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研读、探究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研读、探究能力,可以在选修课程中比较熟练地运用一些方法自主进行学习。必修课程中的赏析和探究,更多的是围绕一篇文章展开的;而《〈史记〉选读》中的选文多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历史,各传记之间内容上多有联系,彼此描写有分有合,前后呼应,有的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在数篇中,参差互见,相互补充,这就给研习和探究营造了一个大大的“场”,探究辐射的面往往更广,更容易深入,探究也往往能形成一个系列。教师引导学生研习和探究时,便要注意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发展。
  江苏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210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