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关于“苇草”的对话
作者:夏 坚 蒋银坤
课文体现了《思想录》的特色:似乎是作者零星无序的思想记录——以跳跃的、具象化的语句阐发观点,却集中了帕斯卡尔对于人与宇宙自然关系的严谨透彻的哲学思悟。如何让学生与作者有效地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使学习者真正生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教学者在前期准备中必须充分考虑的。下边,就是我们关于“苇草”的课堂对话的教学设想。
一、走近作者——设置对话情境
这是对话“软环境”设置,以造成学习者产生学习渴求的心理状态,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对于本课而言,我们可以从“情、趣、疑”三层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入手。
首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作为“思想家”的帕斯卡尔,学生肯定对其陌生;但作为“科学家”的帕斯卡尔,学生对这个名字一定“耳熟”。教师应机智地引导学生就这个名字展开联想,进而告诉学生:物理学中的压强单位“Pa”正是以其命名;高中生中不乏计算机“高手”,有人能熟练使用的“PASCAL语言”也是以其命名。由于熟知,学生便能从情感上产生进一步亲近作者的愿望。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帕斯卡尔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惊人成就:11岁时就写出论文《论声音》,从而独立发现欧几里得前32命题;12岁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180°;16岁时,《论圆锥曲线》发现了几何学中的帕斯卡尔定理;19岁时,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机(正因如此,上世纪60年代瑞士科学家发明PASCAL语言以其名字命名);此外,他还是概率论中的帕斯卡三角形的发端者,创立物理学的帕斯卡定理,注水器、水压计、气压计的发明者和改进者……通过这些介绍,学生对作者的情感便由“亲近”而提升为“敬佩”,于是,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学习兴趣由此被激活。
然后,引导者转换视角,述及与其同时代的天才们相比,帕斯卡尔尽管在前期将大量精力投入于科学领域并取得辉煌成就,但后来却将更多的思想用于解答“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在他看来“人必须认识自己:如果这不能有助于发现真理,至少将有助于规范自己的生活,没有比这更为正确的了”。通过对《思想录》的介绍,学生会因这位自然科学巨子在哲学方面也有光辉成就而震撼;随着学生对帕斯卡尔在课文中究竟阐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产生“疑问”时,我们也就成功地激发起了学习者希望与引导者共同展开与文本对话的欲求。
二、文本研习——最根本的对话方式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内涵深邃厚重,翻译性文字相对诘屈,使得作者与学习者产生双重隔膜。因此必须先突破文本障碍,在文词理解、文意阐发、文思梳理基础上对问题展开探讨、质疑、驳难。文本障碍如不突破,便意味着学习者不能具备对话资质,也就无法与作者积极对话。其次,新课标所倡导的“对话”具有哲学的涵义,其实质是指人之间精神上的交流转换,绝对不能庸俗地理解为口舌上的你问我答。那么,教师引导,学生彼此互助,共同研习文本并逐步“会意”,这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多重对话”,而且是最根本的对话方式。因此,我们设计了“个人设疑,交流讨论,互动评点”的课堂对话,要求:⑴阅读文本,用笔画出不理解的语句,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⑵找出值得品味的语句,或是能触动你在书边以评点方式说出你的理解,与学习伙伴交互赏析。
1.评点课文,把握观点
文本是“活的生命体”,教师引领学习者亲历阅读过程,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习者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与情感。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要求学生利用课前的预习时间,认真自读文本。学习者个体与文本对话时必然产生的阅读困难,是学生自主建构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关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品质的养成。要让学生带着“不理解句子”的问题进入课堂。
第二步,是学习小组内部讨论,学生以协作方式试图自我“解惑”。这是学习伙伴们与文本对话。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这一阶段活动所生成的关于文本的体验感悟,虽仍会粗浅甚至悖谬,但学生间互为主体的协作,必然或多或少地弥补个体阅读体悟的不足,一些芜杂的、意义不大的问题会在这层活动中被剔除。这也就为下一步的对话活动铺平了道路。
第三步,课堂上由教师引领集体讨论。这是师生互动与文本对话。文本中许多有深刻思想价值但学习者未能抵达的对话层面,恰恰是引导者组织对话的着力点。需强调的是,虽然“对话”理论要求尽量避免“预设”,不让学生被动接受确定解释,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有其特殊性——科学家出身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在貌似零星无序的文字中所表达的观点的确定性和严谨性,并不给读者提供多少自由解读的空间。而且,在对话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伙伴”,更是学习计划的拟定者,学习环节的组织者,学习资讯的提供者,因此必须认真考虑到学生在文本自主研习后仍会有哪些困难与疑惑,甚至还应考虑到学生“应疑”而“未疑”处,并以平等的意识设计好课堂提问。
以苏教版课文为例。要真正读通文本进而把握作者思想观点,一是应提炼出以下7个问题;二是应检查学生有没有相应的评点,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讨论并作点拨,使7个问题的内涵得以明确。
⑴如果将课文标题作句子压缩,即为“人是苇草”——同学们对此有何看法?加上定语“能思想”后,意义有何不同?
再研读课文前2段(人教版课文前3段),可领会到帕氏发明的比喻,准确生动地揭示了两种相反的真理关系:①相对于宇宙自然,人具有悲剧性,人和苇草一样脆弱、渺小,同属“自然物”。这是对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关于“人”的认识的巨大的理性突破。②但是人“能思想”,这就表明人是一种特殊自然物。“能思想”,将人与“苇草”所借代的所有一般自然物区别开来,是人的本质属性,在这个层面上,人就不再像苇草那般卑微。帕氏比喻蕴含着“人”的自尊与激情。从标题入手,课文文本的主旨“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便在我们的阅读意识中凸显出来了。
⑵为什么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人便会比宇宙“高贵”?
康德说:“自然界一切规定性取决于人的意识。”“高贵”也好,“伟大”也罢,都是人的意识,是思想的产物。人认识自身渺小,认识宇宙伟大,恰恰说明:是“能思想”的人才使“无知“的宇宙具有了意义。宇宙伟大,是依靠人的思想意识存在的;无思想意识,也就无所谓“伟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渺小的人和伟大的宇宙扯平了——正是人的思想,容纳了宇宙的伟大。人之“高贵”也正体现于此。
⑶“正是由于它(思想)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怎么理解?
与宇宙相比,人没有什么能强过宇宙,只有思想,才会使人超越有限达到无限,超出万物而成为人。人要伟大而有尊严,不能从空间上求之于宇宙,即便占有整个地球,无边无际的宇宙也会将其囊括;不能从时间上求之于宇宙,人只能相对地延长自然寿命,但这可怜的延长永远不能与宇宙寿命比肩。人只能求之于思想,才可以超越时空,形成与物质宇宙相对的精神意识,通向无限,在提高自己思想的过程中拥有主宰宇宙的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