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文体”能“淡化”吗?

作者:潘新和




  第二,三大文体与应用文并列。在《国文百八课》的“编辑大意”中说:“应用文为中学国文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纲目,坊间现行国文课本大多不曾列入。本书从第一册起即分别编入此项材料,和普通文同样处置。”{6}叶圣陶是十分看重应用文的,本于“为生活”和“工具性”的语文观,反复强调应用文教学的重要。他说:“其实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被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字,就是普通文字。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的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7}因此,在语文教科书中往往是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种之外,加上应用文,将四体并列,尤其看重普通文、应用文,体现了叶圣陶的教学文体观。
  第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仅为习作而设。这“三大文体”原本似乎各自是作为一类文体的统称,如记叙文,指的是新闻、通讯、叙事散文等一类叙事性的文体;议论文,指评论、社论、论文、杂文等一类议论性的文体。然而,事实上它们渐渐演变为纯粹的“习作性”文体,有点类似于古代的“对策”“八股文”“试帖诗”,只是用来练习和考核文字能力的,与日常实际运用的文体无关,变成专为教学而设的特殊文体——“伪文体”。
  “教学文体”与“实际文体”的分道扬镳,问题便随之产生。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文体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和考试的,与真实写作脱钩,在实际应用的写作中,并没有哪一种文体叫做记叙文,只有散文、小说、通讯、传记等;没有说明文,只有解说词、说明书、导游词、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没有议论文,只有杂文、新闻评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学术论文等。就是说,12年学校语文教育所学的竟然是“伪文体”,是“敲门砖”,走出校门后,学生得重新学习“真文体”写作,重新适应真实写作的需要。
  “文体”的真伪,表面上看来好像只是形式规范的不同,只要重新适应、转换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其中包含着一系列的观念和能力的差异,而重建实际应用的文体感是很艰难的。
  一、“教学文体”是只写给老师读的。老师往往不是作为读者存在的,只是按照教学目标与要求进行评判,注重的是“文从字顺”,求“通”是首要的标准;而“实际文体”的读者是纷繁多变的,每个人的阅读期待和审美观都不一样,一般读者更关注文章的情意因素,因此,对作者的“读者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而“读者意识”在教学中基本上是缺失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自清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8}这应该说是抓住了写作练习的本质要求。他认为学生写文章“知道写了是要给教师读的;实际也许只有教师读,或再加上一些同学和自己的父兄。但如果每回写作真都是为了这几个人,那么写作确是没有多大趣味。学生中大约不少真会这样想,于是乎不免敷衍校章、潦草塞责的弊病,可是学生写作的实际的读者虽然常只是这几个人,假想的读者却可以很多。”{9}他主张写作教学应主要以假想的读者为对象,这些假想的读者除了父兄、教师、亲近的朋友或同学外,还有全体同学,全体中学生,一般青年人,本地人士,各社团,政府,政府领袖,一般社会,等等。总之,学生作文练习,尽可以假定以任何人为交流对象,而且必须以各类人为读者对象。
  二、“教学文体”的“审题”是最重要的能力。审题是教师花费了最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的一种“应试”能力,教师在命题上不惜以种种刁钻古怪的题目来测试学生的“审题”能力,可是,这恰恰是一种“伪能力”,因为真实的写作是不需要“审题”的,需要的是自行选题、拟题,而在教学中一般不教学生选题(以致大学生绝大多数不会自行选题),因为不考“选题”,教师所教的“拟题”也是在教师“命题”下的“拟题”,是在特定范围中被动地拟题,这和实际写作中的自主拟题是大不一样的,教学所作的大多是无用之功。
  此外,“教学文体”的封闭式写作,和“实际文体”的开放式写作,对学生言语、人格、心理、行为方式的建构也都存在极大的差别。“教学文体”与“实际文体”在观念和能力上的错位是相当严重的,学校的写作教学实际上是绕了一个弯路,甚至可以说是误入歧途,要使学生重新回到正道,不说绝对不可能,至少要花双倍的气力。这也许可以说是20世纪写作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因此,夏丏尊、陈望道这些前辈当年开创的“教学文体”是到了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是否需要让学生先学“伪文体”——“教学文体”写作,然后再学“真文体”——“实际文体”写作,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应当直接进入到“真文体”写作。
  前辈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能“以简驭繁”,以简单的三、四种文体,呈现一切文体的基本要求,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些,待掌握了基本的写作能力之后,再进而学习其他文体的写作也就不难了。这种构想是基于一个前提,就是所有学生都要全面学习一切类型的写作。其实这大可不必。学生没必要也不可能学会一切文体的写作,学生只要学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必要的文体写作,哪怕只学会一种文体写作也算是达成了教学目的了。一个有文学潜质的孩子,学会写诗或小说,他一辈子能写好诗或小说就可以了;一个有说理潜质的孩子,学会写评论或论文,将来成为一个评论家、理论家、学者不也挺好?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因材施教”。有人一定会说某些事务文书、职业文章是每个人都要会写的,否则何以应付生活之需?其实重点学好一种文体是可以触类旁通的。而让他们在学校什么文体都学点,或者先学“教学文体”,再学“实际文体”,其结果必然不是什么都没学会,就是事倍功半。重要的是,学生应学会所有文体写作这一认知前提是错的,没有人需要掌握一切文体的写作,也不可能做到。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就像唐·吉诃德一样,是在跟风车作战,少慢差费、以至劳而无功也就在所难免。
  学会各种文体写作是不必要的,但是,培养基本的文体感和学会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必要的。培养基本的文体感,主要是有利于阅读。一个人一生可以只会写一种文体,却不能不读各种文体的文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进行文体辨析,否则就不懂得解读的路径,真正读懂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五种,这五种表达方式在多数文体写作中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作为表达的基础和思维的锻炼,是人人都需要的。
  学生不必学各种文体的写作,不等于可以“淡化文体”。今天高考“文体不限”,是出于写作“个性化”发展的目标考虑,与“淡化文体”根本扯不到一块。“不限”的意思是可以“任选”,所选的还是一种文体,不存在不受文体规范的“超文体”(文体改造与创新另当别论)。“文体不限”所要求的恰恰是“强化文体”。由于可以自选文体,对文体的要求不是放低了,而是更高了,学生自选的必定是感兴趣、擅长的文体,应当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文体意识,否则还选什么文体?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文体感均至关重要。一切语感都是具体的,应该是文体、语境语感,即在文体感统摄下的语境语感,离开了文体感、语境感,就没有真正应用的语感。离开了文体思维,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不可能有敏锐的语感。要学好写作,就必须培养良好的文体意识。任何一种阅读、写作能力都是和文体感相匹配的,缺乏对文体的领悟,就不可能具备必需的阅读、写作能力。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淡化文体”,就是在小学生初学写作时,让他们写“放胆文”。文体毕竟是一种限制,太早要求学生写合乎文体规范的文章,势必使他们感到为文之难,因而心生畏惧。这就跟刚学绘画的孩子,不妨让他们信笔涂鸦一样。养护言语表现欲始终是第一位的。待他们对写作发生兴趣之后,自然会产生学习文体的愿望,这时才可以因势利导,适当地给予他们文体上的指引。
  
  {1}《庄子·外篇·天下》。{2}梁启超《作文教学法》,《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5册70卷,中华书局,1936,第2页。{3}{4}{6}参见夏丏尊、叶圣陶编《国文百八课》,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44、4页。{5}夏丏尊、叶圣陶《文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第169页。{7}叶圣陶《对于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国文教学》,开明书店,1947,第7-8页。{8}{9}朱自清《论教本与写作》,《国文教学》,开明书店,1947,第149、148页。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