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淡化”有度,无度则废
作者:王栋生
其实,除了文学创作,我们的日常应用写作,绝大部分还是受某种因素限制的,不可能不讲文体,即使“淡化”,也一定是有“度”的。而中学教学中,绝大部分“作文”都处在不自由的状态下,选拔考试,更不可能不作任何限制,即使有“自主”“自由”“自定”“自选”“自拟”的开放,仍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文体的“淡化”,也必须有一道底线。
3.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
“淡化文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也没有必要把所出现的问题夸大,进而否定它的合理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认识水平。
(1)教学要把握“淡化”的“度”。
在教学中不研究课标,只跟着高考的风向标,不研究教科书的教学要求,不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不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不把功夫下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终端分数,教学必然“走形”,出现的问题,也远不止是文体意识的淡薄。
我在某省听一位教师介绍经验,这位教师把全国各地的十几道高考作文题让初中二年级学生做了一遍,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们提前参与并体验高考作文”,“成果很明显”。也就是说,这位教师不懂教学规律,无视课标要求(自然也不会有所谓的“文体”意识),他想什么就敢干什么。初中二年级就能“体验高考作文”,学生以后的写作还能有什么文体概念?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淡化”,而是蛮干。
教科书不是没有文体写作要求。不少教科书的“写作”部分甚至明确提出了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记写两个短镜头”,“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等等。问题在于部分教师教学中对文体不够重视,批改作文时降低文体要求。苏教版选修系列的《现代散文选读》《实用阅读》等,文本的体类特征非常明确,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仅解说内容(甚至仅仅把文本改为训练题),也同样起不到文体教学的作用。有些学校从高一起,教学就应试化,教科书的教学要求也就难以落实。
写作教学必须有文体要求。我还是喜欢明确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写一篇议论文”,在讲评中也会告诉学生“这篇的缺点是论据不足”,“你这篇好就好在有第二层次”,“分论点的顺序不当”,等等。虽然学生不一定能达到教学设计的要求,但让他知道什么是文体规范,做到心中有数,有必要。曾经有过这样的事:要求写议论文,学生交来的作文是“夹叙夹议”。如不强调文体,应当给他一个不错的分数。学生没有时间重做,于是批这篇作文不及格,同时作文交文学社刊发。用这种方法让学生知道,才情归才情,规矩是规矩。
(2)文体教学也应当讲些策略,要适度、适时。
中学必须有规范文体的教学,但应当适度,适时。过早的文体教学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没有必要过早地把文体规范意识灌注给学生。如果从起始阶段就加大对学生的写作束缚,有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写作激情。这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期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因素之一。过早强调文体规范,导致学生畏惧写作,在于对学生的写作状态研究不够。写作教学一度忽视了教学对象作为生命个体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发展特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个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特定的情感状态,从而把学生当成同一材料,用同一种标准衡量学生。这样的写作教学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必然造成写作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写作的乐趣,只会循规蹈矩又有什么用?
性格差异,思维方法的差异,阅读兴趣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等等,都可能引发学生对某一文体产生兴趣,有时甚至不一定是教材或教学的因素。在同一教学群体中,有的学生说明的能力特别强,他善于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把一件很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晰明白;有的学生长于记叙描写,同样描述一件事,他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事件过程如在目前;也有的学生辨析事理的欲望特别强,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揭示本质(有经验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把这样的学生“储备”在一旁,在课堂讨论快要陷入僵局时请他们发言,把课堂“搞活”)……你想让他“淡化”也“淡”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只须扬其长,“扬其长”可以对付高考,但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出发,教师要全面地落实文体教学要求,丰富他们的文体知识,从阅读表达两方面提高他们的相应技能。
我和同事们在八年前曾有过一次“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教学实验,当时采用了“先放开,再规范”的方法。“放开”,就是提倡自由作文(包括“淡化文体”);“规范”则是相关写作技能教育。例行的作文教学总是给学生“讲规矩”,学生研学“规矩”,思维凝结在一种固定模式上,并可能逐渐僵化,此后即使允许他自由写作,可能已经失去最好的教育时机,已经飞不高也飞不远了。如果能改变思路,调动他的写作兴趣,激活他的才思,先让他愿意写,喜欢写,他对写作有了兴趣,有了一定的历练,再适当对他“讲规矩”,效果可能要明显得多。
(3)在文体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创新。
我们不应反对“讲规矩”,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创新。“规矩”之形成,需要阅读积累和实践,而在表达方面,一种文体能力的养成,既需要有对规矩的认识,也需要有自己的创造。前些年在编教科书的工作中,我也花了不少气力找寻“典范的议论文”,结果很难找到理想的适合做教材的文本,不是内容不适合,就是篇幅过长,甚或有匠气。由此想到,不是天下没有好文章,而是自己的思维有局限。文体之“体”,不过是大致相当,之所以呈现为千姿百态,是因为应用中的创造,这未必就不成“体”。一部中国文学史,万紫千红,如果“体制”不变,何来如此绚烂!
目前中学写作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的议论能力较差。多年以来,一直缺乏好的议论文训练题,通行的是说勤奋,说逆境成才,说奉献,说境界……老生常谈竟全在中学,学生只要凭借现成的观点,借助一两个事例,引用几句格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能迅速演绎成文,而且很有“体”,一点也没有“淡化”。市面上不是有很多鼓吹“快速作文”和“作文魔方”的教辅书吗?可见有“体”不难,难在创新。如今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仍有较多的顾忌。一些教师可能发现,让学生就人生、事业、境界等老话题发议论,总很难谈出新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则又担心学生思考出现偏向。而学生恰恰很愿意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现今时事评论大行其道,这些时评心系民生,有极强的社会性,其独特的见解和睿智,都是最好的议论文教学资源,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学习呢?改造写作教学的路径很多,教师要有拓展的意识。
“淡化文体”的落实过程中出现一些误解,多了些周折,也属正常,需要冷静思考,不能因噎废食。面对现实,多拿出一些办法,是当务之急。
为了学生的发展,应当有个“淡化文体”的阶段,以激发他的写作兴趣,最终还是要让他获得文体素养,有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能力。“淡化”有必要,但不是“淡”到没有,如果“淡”到没有,那何不干脆“取消文体”?说“淡化”,是不是也得有个“淡化度”?
至于如何规定这个“淡化度”,如何把握这个 “淡化度”,前者可能是理论家的任务,后者则需要一线教师理性地分析并操作。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 210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