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评教评学 不断前进

作者:曾 洁 宋初健




  我们以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为例,来看看潘老师是如何确定各阶段目标,并如何根据教什么测什么的原则来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查的。
  南昌二中1981-1982年度上学期
  初一(3)班期中语文试卷
  请概括下列各节文章的节层点大意。
  1.写记叙文要回答这几个问题:什么人?发生的是什么事?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么样?如果不把这些说清楚,文章就会显得内容不完整,眉目不清晰,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所以,人们常把这些称为记叙的要素。(语文)
  2.判别同类项的标准:一是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两者缺一不可。合并同类项的要点是:字母因数不变,把各个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作为系数。(数学)
  3.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或绝对高度。在地图上,通常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地理)
  (注:该试卷共6道题,分别从各课程教材中选取,以下从略)
   ——节选自潘凤湘《语文教读法实验报告》
  学生真正学会了阅读,那么不论什么材料对他们来说都一样。潘老师从其他学科选取材料来检测,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基础性。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结果。
  窥一斑而见全豹,明确的合逻辑的阅读技能目标体系,别出一格的教学结果检测方式,是潘老师教读法成功的重要保障。面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潘老师自觉抵制应试教育,自创教学目标体系,自创教学结果反馈机制,毕生矢志于“教会学生读书”这一命题的实验和研究,其所思所为是不是也令我们这些因循的后学者汗颜呢?
  2.教学行为的总结
  我们已明确,教学行为的总结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教师“教”的行为的总结,二是对学生“学”的行为的总结。由于学生行为丰富多样并不断变化,个体之间有明显差异,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本部分主要谈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总结。教师教的行为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行为、组织实施行为、人际交往行为三方面,下面我们分而述之:
  教学设计行为的总结是教学行为总结的主体。根据教学设计流程,有三方面的内容需要总结:㈠教学目标:①是否确切、全面、具体。具体来说,目标的规定是否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是否对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智力发展以及思想教育有明确要求;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即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技能水平;③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㈡教学内容:①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技能的训练、范文的分析是否符合科学性;②是否突出重点,抓准关键;③是否注意前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讲究系统性、整体性;④教学密度和教材处理深度是否恰当,易于学生接受。㈢教学方法:①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知识宜讲授,技能宜练习,转变思想宜讨论;②是否重视启发、引导;③是否重视学法指导和因材施教。
  组织实施行为是教学设计意图的落实,它既受到教学设计行为的制约,同时又具现场灵活性,是教学行为总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四方面:①教学流程是否科学合理、富有新意,是否有严密的计划性、组织性;②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如何,讲授、提示、答疑、提问、板书是否有启发性,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学生主体的思考、探索、讨论、练习活动是否有保证;④是否适时和灵活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教育即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为教学设计意图的落实提供了有利保障。对人际交往行为的总结是教学行为总结不可忽视的部分。它包括三方面:①学生是否有高涨的学习热情,是否主动投入或参与学习活动,思维活跃;②师生、生生之间是否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具有开放和接纳的心态,达到配合默契,情感交融;③课堂教学气氛是否生动活泼。
  教学行为总结的三方面虽各有侧重点的不同,但良好的课堂教学是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整体作用的结果。对教学行为进行总结,设计行为是重点,我们不可厚此薄彼,置组织实施行为和人际交往行为于不顾。
  下面,我们不妨借于漪老师《春》的教学片段为例,试着反思教学中的这三种行为。
  《春》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第一段只有一句话。看一看: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无人回答)
  师:好,我们现在一起读一读:“盼望着、盼望着,……”预备——起。(学生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们看,作者是以什么心情来迎接春天的?
  生(集体):“盼望着”。
  师:大家都看得出来——“盼望着、盼望着”是叠用。用一个“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行不行?
  生(集体):可以。
  师:那么,这里为什么要叠用呢?
  生:用两个,可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迫切心情。
  师:嗯,两个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十分向往的心情,盼望春天赶紧到来。那么,哪一个字,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正渐渐到来了。
  生:(集体):“近”
  师:对,是“春天的脚步近了”用得多准确啊!这里头一个大的句子,用了四个助词,一起给我们一个非常柔和的感觉。哪四个助词?
  生(集体):两个“着”,两个“了”。
  师:对,你们自己读一下,体会体会。(学生轻声朗读)你们再听我读(表情朗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开始就给我们非常亲切,柔和,渐渐到来的感觉。
  接下来,作者就用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一开始作者就写了非常形象的一笔,绘出春天总的景色:“大地春回”或者是“春回大地”的景色。(板书:绘春,总写大地回春)好,现在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你们从哪儿知道这是总写的呢?(学生低声议论,举手)好,××同学讲。
  生:(朗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读得不太流畅)
  师:(微笑)重读——要读得准。(生重读)
  师:那么,你从哪个词语知道这是一笔绘出来的呢?
  生:“一切”。
  师:“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就说明没有一个例外,这就把大自然包括进去了。“一切”都“张开了眼”,那么,这个时候春天到来了没有呢?春天来到了。“欣欣然”是什么意思?(学生举手)
  生:高兴的样子。
  师:“然”是助词,是表示状态的。“欣欣然”, 高兴的样子——张开了眼睛,这是总括的写。(指板书“总写”)
  接着就分别描述了。(在板书“绘春”之后,“总写”之下,板书:分别描述)这段分别描述了什么?(学生举手)
  生:(朗读)“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师:对,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回答一下:分别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学生举手)
  生:分别写了山、水、太阳。先写山、后写水、再写太阳。
  师:怎样来写它们的?用了哪些词语?(学生举手)
  生:山,写它“朗润起来了”;水,写它“涨起来了”;太阳,写它“脸红起来了。”
  师:“山朗润起来了”。“朗润”这个词还没有读过,看一下注释,说说是什么意思。××同学。
  生:“朗润”解作明朗、润泽。
  师:“明朗”和“润泽”,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呢?请同学们看这张画。“山朗润起来了”——“朗”就是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润”,就是润泽的意思。我们刚才背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一吹,山清水秀,景色朗润。“朗润”既有明亮的意思,又有润泽的意思。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