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与外国文学新问题
作者:刘洪涛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和《老人与海》对照着读,因为同为美国作家的作品,都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丰富的关系。选文可以分成五大段。第一大段写了“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第二大段写了“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第三大段写了瓦尔登湖久远的历史。第四大段写工业文明对瓦尔登湖的破坏。第五大段写瓦尔登湖的活力和永恒性。整篇课文是把瓦尔登湖作为一个活跃的生命体来写的,并且系统地表现了梭罗的自然观。总体而言,梭罗把自然视为人类平等亲密的朋友,彼此之间零距离接触,可以相融互渗,亲密无间。此外,梭罗在大自然中保持了简朴、率性、无功利目的的生活方式。它的意义在于对自然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索取,这种索取是自然能承受和消化得了的,自然通过自我补偿能维持这种索取与生成的平衡。这是一种非常实在的主张,是客观物质化的,不是玄想,不是强调自然对人的启示,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对自然的关爱,一种生活选择。梭罗还认为,人对自然负有权利与责任。他不反对狩猎、砍伐,但主张行为必须适度,在约取自然时,必须怀着敬畏之心,对自然界动植物的权利要尊重。再有,梭罗对工业化持批判态度,因为工业化破坏了自然。所以说,理解课文《瓦尔登湖》的关键是了解梭罗的自然观。
《哈姆雷特》节选的内容非常精彩。理解这个形象的关键是他的延宕,以及为何延宕。以往很多《哈姆雷特》的节选本都是由几个互不连贯的片段组成,一般都有那一段“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以昭示他的延宕。新课标教材独出机杼,选了最后一幕最后一场,也就是第五幕第二场。它是相对完整的一个场景,即围绕着比剑展开,写了哈姆雷特比剑前的种种心思,比剑的过程以及最后的悲剧结局,它是矛盾的高潮,冲突的高峰,情节异常紧张,跌宕起伏。延宕是延迟采取行动,但这一场的比剑是采取行动,与延宕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我们从这一场可以看出,宿命论观念主使了哈姆雷特的行动。他说:“一只雀儿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也就是说,他义无反顾地同意克劳狄斯设下的赌局,与雷欧提斯比剑,并不是他坚定了复仇的决心,要果断采取行动,而是听凭命运的安排,在他积极行动的背后,隐藏着消极的、破罐子破摔、一了百了的心思。从这个意义上讲,比剑一场是延宕性格在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而且是最强烈最精彩的表现。
不过,哈姆雷特为什么延宕,从选文中还看不出来。这需要联系整部作品加以分析。学界一般认为,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是他延宕的根本原因。哈姆雷特原先对人类抱有美好看法,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父死母嫁、克劳蒂斯篡位、朝廷中阿谀奸邪之徒充斥等黑暗现实,使他的理想破灭,对人性本身产生了怀疑。他认识到,恶不是某个人偶然为之,而是人的天性使然。他也相信,奥菲莉娅现在尽管“像冰一样贞洁,像雪一样纯洁”,但在情欲面前也会“变成淫荡”,像王后一样堕落。哈姆莱特审视自身,认为自己的心灵同样是充满罪恶的渊薮。他说:“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正是基于对普遍人性认识上的这种变化,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遇到了巨大挑战:人性是邪恶的,克劳狄斯弑君篡位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普遍的人类罪恶的反映;替父报仇、“重整乾坤”不只是与克劳狄斯斗争,更要与人类、与人性普遍的恶斗争,也包括与自己的斗争。由此,他使自己陷入到无法克服的矛盾之中:既然每个人在本体意义上都是邪恶的,杀死一个克劳狄斯又有何用?于是复仇失去了对象,更严峻的人性问题摆在了哈姆雷特面前。以莎士比亚所处时代的认识水平,不可能为哈姆雷特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哈姆雷特因此坠入虚无之境,心绪迷惘、忧郁、焦灼,也就有了行动上的延宕。
比较而言,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保尔·福尔的《回旋舞》两首诗入选新课标教材则是一个败笔。从译文看,《回旋舞》第一节说假如全世界的少女肯携起手,就可以围绕大海跳一个回旋舞,第二节说假如全世界的男孩子都肯做水手,可以在大海上用他们的船架一座桥。舞蹈和桥梁之间的关系在中文里是不大容易设想的。而第三节说假如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肯携手,就可以围绕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这里回旋舞的意象与第一节呼应,在更大的一个范围内展开。但第二节“桥”的意象却没有呼应。而且第二节的“人们”所指也不清楚。是指男女孩子吗?那干吗不说“他们”?如果不是,它的出现又显得突兀。保尔·福尔这首诗意在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但诗意过于直白简单。
谁都知道《在一个地铁车站》是意象派诗人庞德的一首名诗。“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你可以讲许多题外话,说诗歌如何精妙,寓意如何丰富。但凭据是什么?不管你说得多么神乎其神,可供你发挥的就是这两句。意蕴的载体过于简单,就像一首只有一个“网”字的现代诗《生活》一样,你可以击节赞赏,但过多的阐释是它不堪重负的,说多了就坠入玄想和八卦。此外,教参为这两首诗歌准备的教学材料也十分有限,且不着边际。西方抒情诗浩如烟海,固然可以舍弃前通用教材选的《致大海》《孤独的收割人》《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豹——在巴黎动物园》,但其他节奏优美、内涵深厚含蓄、篇幅短小的诗作仍如恒河沙数,怎么会选不出好诗呢?也许教材编者希望找一些形式别致、意蕴朦胧的作品,但这两首也是不合适的。
三、“名著导读”单元设计的得与失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的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前三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而“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这部分内容没有课文那么重要,但也不可或缺。五册书共推荐十部作品,外国文学占据了一多半的内容。这说明外国文学作品从课堂教学中隐退后,在课外阅读中分量加重了。名作导读中涉及到外国作品四部和一个作家,即《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高老头》《堂吉诃德》以及莎士比亚戏剧。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写一个出身微贱、童年不幸的孩子,如何历经苦难和坎坷,最后过上了幸福生活。大卫是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他出身贫寒,所以要奋斗才能出人头地。他所遭遇的挫折和痛苦是坏人造成的。在他艰难的时刻,总有好心人帮助他,保护他,这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他善良正直高尚,始终积极向上,百折不挠,这使他能够出污泥而不染。小说歌颂了善一定会战胜恶,歌颂了通过个人奋斗获取成功的人生正途,格调高洁,叙事明朗,所以是一时之选。《巴黎圣母院》也是一部健康明朗的小说,虽然美被毁灭,善良被扼杀,但在道义上,美还是战胜了丑,善战胜了恶。爱斯梅拉达是完美人性和纯真感情的化身。她美貌善良,天真纯洁,令人感动。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惊险刺激,充满戏剧性,对比和夸张手法的成功应用,使小说的可读性很强。《堂吉诃德》里有一份感动人的纯真和高洁,有对正义的坚持,有为实现理想而舍生忘死、赴汤蹈火的勇气,同时,对脱离现实、沉溺于幻想也是一个讽刺。它虽然寓意高远,但也贴近少年心理。相比之下,《高老头》入选则缺乏合理依据。这部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以高老头一步步走向死亡和拉斯蒂涅逐渐堕落两条线索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对人的腐蚀。但从小说的阅读感受看,它与其说是批判金钱的罪恶,不如说是宣扬如何不择手段,捞取金钱和地位。在金钱的追逐中,拉斯蒂涅投靠豪门,勾引妇女,甚至想杀人越货。巴尔扎克本人在这部作品中一味宣泄欲望,缺乏道德反省,缺乏批判精神。这些对高中生来说,都不是健康的价值取向。至于莎士比亚戏剧,当然是经典。但莎剧有三十八部之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全读。为使课外阅读的引导具有可操作性,不妨指定数种,如《哈姆雷特》《李尔王》《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此外,“名著导读”部分也可以提供一些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出一些思考题。对于教师来说,急就章是对这些作品的人物名字、情节梗概、主题思想、作者背景等项内容作一些提要,以便学生掌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8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