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与外国文学新问题
作者:刘洪涛
一、外国文学作品篇目上的变化及其意义
国内已经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其中尤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最系统,也最成功。该教材2005年出版,包括必修教材5册,收外国文学作品18篇,其中小说2篇(《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诗歌2篇(《回旋舞》《在一个地铁车站》),戏剧1篇(《哈姆雷特》),散文1篇(《瓦尔登湖》),其他文体(演说词、新闻报道、论说文、传记、科普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我有一个梦想》《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作为生物的社会》《宇宙的未来》《指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2篇。
要想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在外国文学方面的变化,有必要比较一下它与前通用教材之间的区别。后者6册收外国文学作品24篇,其中诗歌5首,小说6篇,其他文体作品13篇。显然,课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只有18篇,在数量上大幅度减少。其次,作品换新率极大。课标教材中只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和《我有一个梦想》两篇为前通用教材所有,其余全部换了新的。课标教材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前通用教材以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标准不一样,这是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大幅度更新的重要原因;再一个原因,前通用教材的编者是人教社中学语文室,课标版教材的编者变成了4家单位: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我相信,尤其是北京大学众多学者的加入,是课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篇目大幅度更新的主要动力。第三,外国文学作品在必修课程中的重要性降低,精读6篇,略读12篇,精读占全部作品的比例约为33%。而前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精读10篇,略读16篇,其中精读占全部作品的比例是38%。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教育工作者对外国文学的态度的微妙变化。前通用教材因在第5册收入4篇现代派作品而备受争议,我想编者的初衷是追随世界文学潮流,但这种追随却忽略了中学生的接受实际。课标教材全数删除了这些现代派作品,显示出教材的编写从浮躁冒进转向沉稳务实,从理想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第四,纯文学类外国作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的比例下降。课标教材中,纯文学类外国作品是6篇,占33%,前通用教材纯文学类外国作品15篇,占约58%。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外国文学作品的译本虽然可以看成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毕竟经过翻译家之手,其语言的原汁原味丧失不少,语言的优美性也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诗篇的原作很有名,翻译后却味如嚼蜡的缘故。像小说戏剧也有这种情况。另一方面,西方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他们的科普文章常有先进之处,正好弥补了我们的不足。所以,纯文学类外国作品比例的降低是合理的、正确的。第五,课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以前曾经写文章《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外国文学问题》,提到外国文学作品“被当做阶级斗争的工具来使用,对它的理解和阅读首先是政治性的”,“选编者考虑的首先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即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其次才是艺术标准”。这是1997年之前,高中语文教材对外国文学的处理态度。1997年版教材出版后,到2005年之间几经修订再版。这套教材在选材标准和评价态度上对此前的教材有所继承,也有所开拓。它继承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如《守财奴》《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及《变形记》《等待戈多》等,其教学的重点都是如此;开拓创新之处是“语文教育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目标,在逐渐贴近现实生活,在向树立‘人类文明’的观念、人文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转变”。到了课标教材,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一政治色彩甚浓的选材标准和教学角度可以说已经完全淡化。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前的解释是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其后转向注重别里科夫身上奴性的批判,而奴性的形成,也是沙皇专制制度造成的结果;课标教材中,《装在套子里的人》引向了对人性某些弱点的批判。《哈姆雷特》和《老人与海》,以及《在一个地铁车站》《回旋舞》和《瓦尔登湖》,或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反映人性的力量、深度、爱,或表现形式之美。政治的评价标准被更宽泛的人性标准所取代。
二、入选外国文学作品之理念解读
课标教材删除了前通用教材保持十多年的莫泊桑的《项链》和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唯独保留了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奥秘何在?在当今社会,对金钱的追求,对富有、体面生活的向往,在人们心目中越来越具有积极和正面的意义,围绕这些作品展开的争议说明了人们观念变化的过程。而让学生从不同观点中去分辨是非,把一些过时的观念拿来做无谓的争论已经没有意义,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删掉《项链》和《守财奴》。《装在套子里的人》则不同。我们看课标教材中“研讨与练习”里的三道题:1.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2.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结婚是不是表现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渴望?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3.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第1题与原有教材相同,第2、3题是新的。相比之下,课标教材显然把对小说主题的理解重点,从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引向了对人性缺陷的批判,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现在我们的主旋律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在生活中,总有一股子势力故步自封,这是不合时宜的。
教材中的《老人与海》是一个节选本,节自海明威同名小说最后桑提雅戈与鲨鱼搏斗的场景。小说的背景十分单纯,不涉及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而是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如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看待桑提雅戈形象是理解小说的关键所在。桑提雅戈形象有双重意义。首先,它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讴歌了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讴歌了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颂扬了人的力量、人的尊严、人的勇气。其次,它揭示了老人对待大海及其生物的矛盾态度。这一点,教参中并没有加以说明,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海明威通常把人与环境,人与各种异己力量之间多样而复杂的关系,还原为竞争和对抗的关系,《老人与海》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竞争激发生命活力,但当竞争的对立面是大自然时,人在道义上就不再理直气壮,其竞争的合理性就受到质疑,因为取胜意味着对大自然的征服,意味着索取,这种征服和索取充满了杀戮和血腥气。老人杀死大马林鱼的经过就是如此。老人所处的这个世界只认胜负输赢,连善恶问题都变得无足轻重。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家庭,没有社会关系,人被极大地简化,他只需要膂力、勇气和生存的智慧,他孤独地面对挑战,承担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也被竞争异化了。
但另一方面,老人在大自然面前又是谦逊的,充满温情的。他说大海是阴性的,他喜欢。大海里的一只倦鸟,一只水母,一条鱼,都能引出他慈爱的关注和悠长的回忆。他和自然对话,倾听它们的声音。他在与马林鱼搏斗时,一面不得不杀死它,一面又反复称大鱼是他的兄弟,他的朋友。他叹服着大鱼的壮美,说:“我从来没见过什么东西比你更大、更漂亮,更沉着、更高尚。”上述两种矛盾的态度表明,海明威在主体本位和自然本位二者之间难以取舍,桑提雅戈因此同时选择了向大自然索取馈赠和与自然平等相处这对立的两个方面。他不是一味狂妄自大,但也没有矫饰地把自己摆在屈从的位置上。大自然是他的供养者,他不得不向它索取;但他也敬畏自然生命,并尝试着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在不侵犯他者生存权利的前提下,去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