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中学语文教育的性质和定位
作者:陶东风
三、红色经典是否应该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近几年中学语文界乃至整个教育界、文化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问题,特别是课文的入选标准问题。语文课文的篇目调整了多次,每次都有争议,因为它涉及到对于语文教育的一些核心问题的理解。
200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引发就是这样。该教材在上市之前就已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兴趣。2007年8月间,北京版语文编委薛川东等人接受了《青年周末》的采访,向记者介绍新编教材的编选原则和宗旨。其中不乏精彩见解,但也有不少提法笔者不敢苟同。现只就其中一点提出质疑,以求教于编写者和广大读者。
据报道,参与新教材编选的孔庆东先生主张,一些红色经典“必须要收入语文课本”,比如《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等就在此列。同时,样板戏《红灯记》也破天荒第一次选入新版教材。对此我不敢苟同。
基于我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我认为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两个,一个是工具性的,即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不管他今后的职业是什么,这种能力是必须的。另一个是价值性的,即培养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为今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作准备。相应的,中学语文课本选择课文的宗旨和标准也应该是两个。一是文章的审美性、文学性,也就是说入选的范文必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足以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和语言能力。这决定了语文课本必须选美文。因为要培养学生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非美文不足以担当此任。二是文章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感情、体现的道德立场必须合乎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诚信、宽恕、感恩,等等。这是因为要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质,非普世价值不足以完成这个使命。
如果这两个前提成立,那么,“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我以为不适合作为中学生的教材。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艺术性不高,二是宣扬特殊价值(阶级斗争理论就是这种价值特殊主义的突出体现)。就孔庆东先生列举的《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来说,它们在解放后十七年的文学中或许是佼佼者,但放在中外文学史的长河中其艺术价值(不是社会认识价值)是很有限的,它们可能比《金光大道》《艳阳天》等同类“红色经典”出色一些,但同样存在比较明显的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问题,说它们是人类历史上的美文恐怕要令人笑掉大牙;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产生于鼓吹阶级斗争的时代,它表达的是阶级的特殊情感和特殊价值,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它们和其他工农兵文学一样,把人分为不同的阶级,有些阶级具有道德优越性和历史进步性,值得我们爱;有些则不但不值得我们爱,而且要我们恨,恨得越彻底越好。这样的价值特殊主义在特定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也造成了严重的价值混乱,在今天这个和平社会加以提倡更不合适。选择这样的作品我不知道有什么充足的理由。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把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加以区分,因为很多主张红色经典入选的人所给出的理由就是这些作品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认识意义。我觉得这是对语文教学功能的误解。了解一个时期的社会现实不是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使命。《静夜思》《项脊轩志》《小石潭记》等作品并没有多少历史价值和社会认识意义,但它们是歌颂人类普世价值的美文,因此完全应该选入语文课本;而那些以非审美、非艺术的方式纪录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文献、那些充当特定时代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政治文献,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认识价值,但不能成为选入语文课本的理由。我们总不能说只要是在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的代表性作品,就必须选入语文课本。如果这样的话,语文课本就成为了历史课本。比如了解“文革”是历史教育和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使命,却不是语文教育的使命,所以不能说样板戏具有了解那个时代的意义,就应该成为中学语文范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