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基于课程理念的选修阶段的写作教学
作者:曹勇军
选修阶段写作的安排 目前苏教版选修教学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各个学校大多把《史记选读》(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诗宋词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实用阅读》作为必选,形成相对集中统一的选修课程。这虽然比较迁就现实高考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功利色彩,但也基本上反映出现阶段人们对语文素养的一种认识。选修阶段的写作就依据选修模块的开设顺序逐次展开,不断丰富深化。我们可以在《现代散文选读》教学中,穿插安排散文、小诗、小小说、人物传记、杂文的写作;在《史记》《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结合经典的诗文作品,指导学生写鉴赏性小论文和研究性小论文,探讨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表现风格和艺术流派;在开设《语言规范与创新》《实用阅读》的过程中,相机组织调查报告等实用文体的写作。虽然各地区、各学校选修模块的开设顺序不尽相同,但我们的选修写作是跟着模块走,与各模块的教学同步,因此,可以形成相对固定和集中的写作训练系统。其中与《现代散文选读》相对应的文学类写作安排3-4次,与《史记》《唐诗宋词选读》相对应的探究类写作安排3-4次,而与《语言规范与创新》等选修模块相对应的实用类写作安排2次左右。以文学类和探究类写作为主,以实用类写作为辅,有主有次,彼此配合呼应,这样,三种类型、五个模块、十次训练构成了选修阶段写作模块的基本安排,而且留有余地,为不同学校不同教学班级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便利。请看下表。
选修阶段写作的实施 作文教学具有随机生成的特点,要求教师自主地构建写作过程,创设写作情境,提出写作要求,确定写作内容。其中,命题形式是决定写作成败的关键。选修阶段写作有三种常见命题形式。一是与探究活动结合,选择选修模块中学生感兴趣同时又对他们的发展有价值的问题设计写作题目。如学习了《史记选读》中《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后,可以对比两位传主的思想、性格、命运和结局,以“我看刘邦和项羽”为题展开探究,完成小论文写作。二是模块学习之始,就事先开列小论文的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选修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个性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完成写作。如《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我们梳理了教科书中的素材,列出40个小论文题目供学生们选择。这种作文方式,往往与课程学习相伴始终,可以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一般的常规命题形式,可以与所学的内容勾连,也可以保持距离,灵活多样。如配合《唐诗宋词选读》,可以选一首诗词作品,要求学生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者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也可以命制诸如“高贵的灵魂飞翔”这类与模块内容若即若离的题目。通过题目把课内课外打通,把规定内容和个性特长打通。前两种形式较多采用课外写作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才气和灵气,后一种则多是安排在课堂上的常规写作,注重严谨和规范。
每次写作应有写作指导。指导中要“分文体”“指路子”“给方法”“逐点突破”,也就是指导学生明确不同文体的基本要求,掌握这类文章的写作路数,掌握常规的写作方法,在一两个具体的环节上力争有所突破和创新。要改变作文指导的呈现方式。实践证明,说教加知识短文的方式,对学生指导的意义不大,应选择融写作情境、知识、方法和思想为一体的经典范例,重启发,多模仿,勤实践,得进步。要辩证地看待模仿,模仿中也有创新。正确的做法是,先识套,后解套,重模式,又不唯模式。我们尤其倡导在“探究中写作”的方式,在完成任务中有机渗透写作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形成有现场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写作知识的主动构建,不断获得发展。
选修阶段写作的评价 一说到评价很多人就想到期中期末考试卷上的作文,这当然是重要的评价方式;但我们认为,选修写作的评价,应该更丰富,也更多元。除了段考这种检测型的评价方式外,还应该考虑学生平时写作的态度、参与度、探究意识以及是否有发展进步等诸方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写作状况。要把作文教学变成作文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技巧能力比翼齐飞,切忌用高考评分标准衡量一切,把丰富多样的选修写作降低为应试的套路,降低为不负责任的应付任务。
评价离不开评改作文。评改应“评”重于“改”。具体说,对多数同学应重在“评”,对个别写作有困难的应重在“改”;对普遍的问题应重在“评”,对个别具体的问题应重在“改”。“评”亦多术,可展示,可讨论,可举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修改,可以推荐优秀作品研读提高等,不摆花架子,务必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提高。
选修阶段的作文主要是“放”和“养”,让学生放开手脚,放飞思想,多方探索,涵养笔墨和心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学会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步入作文发展的快车道。因此,评价就应着眼于发展和全体,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觉醒和飞跃;知道作文进步不是直线上升,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走走停停,有时甚至进两步退一步,因此作文的评价应该把全体学生的合格作为基本要求。有了这样的基础,到高三复习阶段再提出“良好”甚至“优秀”的标准也不迟。关键是通过合理评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营造写作生活,让他们了解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方向,推动写作不断进步。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210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