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如何在选修阶段指导学生写作

作者:王夫成




  选修阶段写作教学如何安排?我们的做法是,利用选修课的资源,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指导撰写研究性小论文,把写作教学与选修教学勾连起来,既使学生的阅读思考趋向深广,又使其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提高。
  
  一、开展活动,激趣定题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智力劳动,如何才能让学生乐此不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其兴趣,激发其热情,发掘其潜能。撰写研究性小论文忌讳教师一厢情愿地把预先设计的题目抄在黑板上,让学生随意地进行所谓的“探究”,那样探究只会肤浅作假,无法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应通过诸如演讲、辩论、读书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由活泼的气氛中畅所欲言,在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升华认识,在积极探究的状态下捕捉并确定探究论题。
  在指导学生围绕《李将军列传》撰写研究性小论文之前,我们在班级开设“百家讲坛”,话题一是“我谈李将军其人”,一是“我谈太史公笔法”,请学生任选其一发表意见。学生发言有的相互补充,如选讲第一个话题的同学围绕李广的“才”与“德”谈到李广骁勇善射,治军简易,仁爱士卒,诚实率真,忠心耿耿;有的相互碰撞,如选讲第二个话题的同学围绕《李将军列传》中“(李)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这段话,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同学认为这是太史公秉着“不隐恶”的态度,直书李广之“恶”——笨口拙舌,兴趣单调,而这种性格又使得他不善与人沟通交流,容易行为偏激并最终酿成悲剧。乙同学认为,作者在这里恰恰是褒赞李广之“美”。文章一方面渲染李广受人景仰令敌丧胆,另一方面又写其不好张扬沉默寡言,作者的用意不难理解,就是要把李广作为儒家尊崇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加以肯定和赞颂,“太史公曰”一段引用当时的流行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表达了这个意思。至于写其“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意在突出李将军一生都对布阵射箭钟情痴迷,已经将它作为自己生活乃至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以含蓄之笔传深沉蕴藉之情,读者不可不察!
  学生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谈论的话题,学生之间各持一端争执不下的问题,就是理想的探究题。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动情点,指导学生把它确定为自己的研究论题,而这样的论题的价值远非教师想当然设计出来的一些探究题可比。下面是本节活动课中学生确立的部分论题:
  1.“李广难封缘数奇”吗?
  2.谁为李广之死负责?
  3.从李广的“解鞍惑胡”到诸葛亮的“空城计”
  4.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时是多大年龄?
  5.“中石没镞”是史家笔法,还是文学笔法?
  6.漠北之战,李广为何一定要出征?
  与专家的研究论文不同,学生撰写的研究性小论文,受学习目标、研究时间、见识学养等因素制约,有着自己的特点。在确立论题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论题从文本中来,不是闭门造车;论题切口宜小,不要贪大求全;论题确立就要围绕它进行切实探究,以求“一己之得”;论题有充分的论据支撑,不能是“孤证”。撰写研究性小论文,确立理想的论题十分重要。
  
  二、收集材料,提高认识
  
  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梳理思路,明确论题,深化认识,并最终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我们在平时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时,总是先让学生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列举典型材料进行分析论证,一篇议论文似乎就是观点加上材料。从写作的实际情况看,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有时,材料可能改变原先的感受和认识。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结尾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颂》,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可以看出,作者对屈原的感情和认识随着他接触到的诗文、遗迹发生变化而变化:由“悲其志”到“垂涕”到“怪”,最后“爽然自失”。有时,材料可以催生、孕育、深化观点。北宋文学家苏洵在阅读大量前人有关六国灭亡原因的论述后,确立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但是事实上齐燕赵三国并没有贿赂秦国,这样他的论点就难以站住脚。不过,换个角度看,韩魏楚因为赂而亡使齐燕赵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从而陷入智力孤危的境地,这不也是“赂秦”带来的后果吗?如此说来,六国灭亡“弊在赂秦”是成立的。看似矛盾对立的材料不仅没有推翻原先的观点,而且使认识进一步深化。见识变成文字,这就是苏洵的史论名篇《六国论》提出的著名论断。我们由此获得启发,在指导学生选好研究论题后,更要指导学生围绕论题,广泛收集有关材料,在阅读分析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
  一位同学对世人“李广难封”这一由来已久的感叹不以为然,认为这反映出叹者对这位“飞将军”的不理解。他依据文中“数自请行”“先死单于”几句话分析李广的愿望就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对封侯不封侯根本不在意,并且打算以“匈奴未灭,封侯何为?”为题作文。我告诉他书上的《李将军列传》是节选,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李广还要看原文。他看到李广与王朔的对话后,论题变成了“李广为何选择死”,观点也正好反了过来:
  李广是渴望封赏的,他与王朔的谈话道出了他的苦闷:“……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眼看着地位和战功不如自己的将领甚至是自己的部下士卒一个个都封了侯,李广心里怎能平衡?所以他才特别看重这次出征,要知道自己已经年过花甲了呵,要知道这是自己硬向汉武帝要来的一个前将军呵,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所以,当他被卫青调徙之后,他愠怒之极;当他亡导失道之后,郁闷之极;当他想到要再一次面对刀笔之吏的盘诘和羞辱时,痛苦之极。于是,祖先传给他的男儿血性使他毅然决然地向自己举起了那把斩杀无数胡虏的利剑……
  一位同学以“简析李广悲剧之表现”为题写小论文,主要谈“李广难封”。我引导他说,“李广难封”最令人意绪难平,但谈其悲剧表现绝不仅仅限于此,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必须看《史记》原著,并参考《资治通鉴》等史书和后世研究者的观点。后来,该同学占有大量材料并提炼出如下观点:
  具有冲锋陷阵夺关斩隘之才,却生不逢时——不是出生在高祖创业攻战之日,而是生活在汉景、武帝守成防御之时;
  智勇兼备神于骑射,却恃才而骄屡犯险境,致使多次损兵折将,功过相抵;
  自结发起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却最终未能被裂土封侯;
  身怀绝技杀敌无数,最后却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引刀自刭”;
  深获士卒爱戴和百姓景仰,却得不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主动请缨渴望杀敌立功,却遭到汉武帝的冷落与卫青的排挤;
  老实诚信忠心耿耿,却多次率性而为粗疏犯忌。
  这个环节,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占有材料。随着材料越来越丰富,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高远,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同时,收集取舍材料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培养深思谨慎的学习习惯,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研究之风。
  
  三、指导写作,规范行文
  
  材料的收集选择和思考,极大地激活、丰富、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和感受,绝大多数同学变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能说。问题探究如同自然探险刺激有趣,选修课堂如同舞台可供展示才华。此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指导他们将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认识组织成文。这样,学生不再把研究性论文的写作看得高不可攀,选修课的教学成果又得以巩固和扩大,阅读和写作水乳交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