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寒假里我们做什么?

作者:吕立人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可见,高祖的“谨”是与契丹的“骄”相对的,是与重荣所批评的“屈中国以尊夷狄”“万世之耻”相关的。因此,“谨”在此处的意义为“小心,谨慎”,是说高祖对契丹赔尽小心,不敢动怒,而绝不是什么“严格”之义。再参照文中与此同义的另一个句子“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谨”的意思就更加分明了。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并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字典义项和语法知识,以一种“记忆再现”式的观念来解决问题,而是要求考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借助相关信息合理判断词义、句意。这便是以阅读能力为立意的命题思想的体现。
  例2.(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
  ⑺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⑻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⑼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解说】
  现代文阅读,无论是科学类文章还是文学作品,命题立意都只有一个——考生精读的意识与能力。而精读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中精要性信息的分析、筛选、辨别、推断上。读一段文字,如果不能让重点信息从一般信息中浮出水面;读一篇文学作品,如果不懂得最重要任务是揣摩作者情感态度,那么,考生的阅读能力就永远无从提升。上面的示例,为我们展示了考生阅读思维应有的水平(横线为笔者所加):重点实词(如“美丽”“情思”“呼唤”等)揭示了作者的情感,乃情语;重点虚词(如“但”)标志着情语的方位;重点句子(如“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总想为你唱支歌”)则阐明了作品的主旨。对文中一词一句的敏锐感知,是阅读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这正是我们应着力训练的。
  上面两例也许能够提示我们:语文备考,如果不从思维的角度给学生“洗脑”,做再多的题也是收效甚微的。
  例3.(迁移对接——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以“帮助与回报”为材料)
  受人点滴恩,当以涌泉报。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在施与受的交接中,我们走出困境,完善自身,丰富人生。这个世界上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太多了,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们给了我们太多的恩惠,而我们又怎能来而不往呢?如果只有“受”而没有“施”,我们的“受”又从何来呢?在观众口碑甚佳的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那么多学界雄鹰闪亮登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白春礼、厉以宁、冯骥才、龙应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光与影搭建的讲台上传递着人类的精神。与其说“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是《百家讲坛》的办学理念,不如再加上一条,那便是:传承文化精华,回报祖国人民。这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以其渊博的学识,反哺生养自己的人民,服务于社会众生。这不正是知识分子表率精神的体现吗?《百家讲坛》的功绩,不在于它打造出一批学术明星,而在于它“学术平民化”的理念下,涌现出一批用学术回报社会的“人民公仆”。
  (迁移对接——2007年高考北京卷试题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引发的联想”为材料)
  细雨,只要湿衣,便不会永远不见;闲花,只要落地,便不会永远无声。在我们看来,做学问就意味着坐冷板凳,这是一项相当清苦、相当寂寞的事业。尽管有人博得大名,但还是有更多的学人一生默默无闻,他们的见解与著述要么沉寂在高高的象牙塔里,要么湮没在喧嚣的人潮中。而《百家讲坛》的出现,不仅使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白春礼、厉以宁、冯骥才、龙应台等响亮的名字离百姓只有一屏之隔,更使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原本并不知名的学者成为时代的宠儿。无论是著名学者还是普通学人,在他们成功之前,要熬过多少“不见”“无声”的岁月啊,只要你能够坚持、能够等待、能够在寂寞中永远向前,总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会迎来沐浴细雨、品嗅闲花的万千知音。我相信,这催春的细雨、这送春的闲花,他们无声的精神与品格是文明繁衍的动力,是人类生存的根基。
  【解说】
  假期总归是闲暇比平日多些,学生看课外书、看电视电影的可能性也比平时多些。作为高三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甚至休闲娱乐也是学习,尤其是在作文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加揣摩电视节目和报章杂志中的生活现象,以备写作时类比、联想之用,免得写作时面对话题搜索枯肠做无米之炊。上面的示例,就是学生看过《百家讲坛》后写下的作文片段,同样一个材料,经过思考和感悟,便可以为我所用,适用于多个试题——此间,提升的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假期作业,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均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篇短文,一段相声……不怕我们有所爱,只怕我们无所爱。爱,又不停留在儿童式的好奇心上,从游戏生活深入到感悟生活,那么,《焦点访谈》《百家讲坛》《艺术人生》、姚明、贝克汉姆、“超级女声”……均可成为你笔下的对象,应了那句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们的学生如果度过的是这样一个充实的假期,他们的语文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寒假复习,一句话,我们应竭尽所能,将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思维步骤的培养和训练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在高考的所谓“思维难点”上有所作为,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一种“别人补课我也补课”的心理安慰。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寒假一个月,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弄得学生过度劳累、身心俱疲,从而导致新学期打硬仗时体力不支。从这个意义上说,寒假是加油站,既是学业知识方面的,也是体力精力方面的。
  愿我们拥有一个充实、令人振奋的假期。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 10005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