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关于目标预设与教学生成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陈 军
如前所述,一定要化解总目标,使之成为生成的诱导条件。还要说明的是,预设目标时要考虑即将呈现的生成情形,在生成呈现时,要呼应目标预设的动机。上图五点思考提纲构成了梯级程序,彼此相依,逐步深化,使理性推断进入深刻化状态。而这既是本课的旨趣所在,也是高中生的学习心理追求所在。
三、课堂尾声的特殊意义:生成呼应与生成诱导。
我们说一节课结束了,是指教学内容完成了,若从思考的影响力而言,它并没有结束,一则要对前期所学有所呼应,一则要对未来所学巧加诱导。对前期的所学呼应,一是总结,二是建立联系,即学习的有效同构。对后期所学的诱导更为重要,一是联系认知已有背景进行拓展化思考,二是为新的学习搭建桥梁。如此说来,课的尾声相当要紧,同样是我们思考预设与生成的致力点。
这里着重讲一讲拓展问题。受“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这一课改理念的支配,很多课上到大约临末10分钟时都要安排一个拓展环节,有的必要,有的蛇足。拓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无非是前述有所呼应,有所诱导。而呼应与诱导的根本目的则是拓宽学生思维途径,延伸学生思维线路,增加学生思维维度。比如补充学习材料,既为补充,就得对学习的主体材料发挥作用。为什么补充?补充什么?在什么时候补充?这些都是预设时要考虑的;补充以后,究竟在学生中间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会产生哪些新的认识?产生的这些新认识对于刚才所学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生成性问题,同样要认真分析。生成的同时要细加审察,或疏导,或纠偏,或促进,或奠基,既要保护生成的活力,又要规范生成的运作,更要求得生成的实效。下边还举一个教学实例。
教《五人墓碑记》,补充了以下材料:
(1)长江流域,历来是书院集中地区。宋代共379所,江南地区272所,占72%;元代227所,江南152所,占67%;明代1239所,长江流域646所;清代仅江浙近240所。
(2)东林书院地处无锡惠山脚下,是明末最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讲求实学,反对空谈,以儒家正宗的面目出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名联。
(3)东林书院有讲会制度,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每会会期三日,每会必推主讲,其他人问学,不一致则以“商量”为主,提倡“诘难”。这种学术活动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对当时当地的社会风尚产生深刻影响,当时妇孺童叟人人尽以东林之人为贤者。
这则材料插在教学尾声,用意何在呢?从“预设”上讲,就是促进学生对文章背景——文化地域特征——有所了解,目的是与东林党人的政治生活联系起来。这些,学生在研读中都能较快地想到并表达清楚。教材中也有说明,如“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政治十分腐败,以东林党人为首的各阶层人士与之展开了激烈斗争”。各阶层人士也包括了当地的老百姓,即文中所礼赞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
问题到此还不能结束。生成的问题是“张溥如此礼赞五人,究竟有何深意?”“歌颂五人表现与《曹刿论战》中所讲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否思想认识一致?”“东林党人以儒家为宗,理当突出缙绅之士,而文中则以讥讽之笔说,缙绅而不能易其志,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把力量放在‘匹夫’身上,说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是民本思想还是民主思想?”……
当这些问题提出来的时候,便是我上课上得最惊心动魄的地方。不仅是深化对课文主旨的再认识,也不仅是具体了解东林党人的事迹,更可贵的是古今打通,拉成了“肉食者鄙,君轻民贵→匹夫有重于社稷”这样一条思考联系的线索。书院集中了知识阶层,知识阶层唤醒了民众,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由民本思想上升到民主意识……这些都是回答问题的历史材料和分析切口。从教学上讲,这是呼应课文又跳出课文的“生成”,它实际上已演变为一种专题研究活动。
三、体会
预设和生成是呼应着的。
预设的科学与艺术是生成的前提。
预设和生成要抓住思考的敏感区域、重点区域。
重在思考、思想、思维的对垒。
(上海市市北中学 20007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