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仅仅有爱是不够的

作者:王 君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共有五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编者作了如下单元提示: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是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精品散文给予当代中学生的精神困惑远远超越了“爱”的主题。比如,以下的几个观点就集中地尖锐地体现了学生的思想误区:
  ——这些小人物一点儿都不伟大,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是值得我们向往和仿效的。
  ——这些文章让我们感到人生是灰暗的、悲观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些人的命运可悲可叹,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活该!
  ——善良人的命运都不好,我才不做善良的人!
  这样的指责也许是编者们始料未及的。这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的教材中,甚至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就完全可能感动当时的中学生。但是,时代不一样了。中国社会正在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品德教育的严重滞后付出代价。近十年来,在大中城市,我们所面对的中学生的思想状态之复杂,深谙中学教育的人都会心有余悸。
  因此,我们无法回避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阅读第二单元所产生的生命困惑。我之所以称它为“生命困惑”而非一般的“问题”,乃是因为我是如此深刻地感到如果回避学生的“精神背景”而去谈“爱”的话,这个单元的教学必将因为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喋喋不休而变得苍白无力。
  我认为教学这一单元,在“爱”之上,还有必要渗透如下人生理念。
  
  第一,“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深入感悟“不完美”之中的“美”,才能咀嚼出人生真味儿。
  
  阿长是不美的。身世不美:她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下层农村妇女。形象不美:“黄胖而矮”,睡相特别难看。性格不美:喜欢切切察察搬弄是非,具有一些中年妇女身上最让人讨厌的传播流言蜚语的习惯。作为保姆,她对“我”的教育烦琐且愚昧到了让人“恨其不争”的地步。
  《背影》中的父亲是不美的。面对着几乎“家破人亡”的“惨淡”光景他却无力回天。他身材臃肿,步伐“蹒跚”,穿着灰暗。他的颓唐、啰唆等等,和传统审美中所推崇的硬汉子形象完全不相吻合。
  《台阶》中的父亲是不美的。他“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除了力气,几乎一无所有。为着“理想”奋争了一辈子,到头来他那颗很倔强的头颅却终于“埋”下去了。他一生的奋斗成果反而成为他人生的重负,成为他自己永远无法破解的难题。
  《老王》是不美的。年轻的时候他“不老实”过,一生的命运就像他住了一辈子的破屋子一样的“塌败”。他像“棺材里边倒出来的一具僵尸”,“面如死灰”,行动“滞笨”,死后埋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老王一生连蝼蚁都不如。
  余秋雨笔下的两代信客也有颇多不美之处。老年信客因为“裁下了”别人的红绸上的“窄窄的一条”“捆扎礼品”而“栽了跟头”,于是“四乡立即传开了他的丑闻”,一生的名誉从此“糟蹋”了。年轻的信客也因为“这条路越来越凶险”终于“撑持不了”,没能让信客的职业善始善终。
  这些,都是人生的不完美。但是,这些不完美却并不能淹没人性的美,甚至恰恰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才烘托反衬出了人性之“美”的可贵。不完美乃是生活的本色、人生的本色,“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所以,当“残缺”成为必然的时候,在“真”之上的“美”才会更加耀眼。
  因为愚昧无知的反衬,阿长满足一个被大人们忽略了感受的爱书的小孩子的爱心才会惊心动魄;因为惨淡人生的映照,《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才会感天动地;因为见识的短浅和理想的朦胧,《台阶》中父亲的追求才让人唏嘘喟叹;因为卑微如草芥,老王临死前亲自送来的那瓶香油和鸡蛋才成为了人性的丰碑;因为命运脆弱到一小截红绸就足以让人毁灭,所以信客们百转千回的命运才让我们一边捶胸顿足撕心裂肺,一边对生命充满了敬畏。
  人生的“真相”就是文学作品打动人的内在原因。我们必须让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命故事的时候,首先认识到美的形态和美的内质、丑的形态和丑的内质之间的相对关系是极为复杂多样的。美与丑是相融的,可以互相转化的。艺术美不一定有美观的形式,丑陋的形态也并不意味着丑的实质。这样的例子很多。断臂的维纳斯,《巴黎圣母院》中“丑八怪”敲钟人卡西莫多,现代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以“断臂的杨过”为代表的富有“瑕瑜互生”“残缺之美”的人物群像,都把这一原则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不仅仅是美学原理,也是生活真谛。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具有时代特色的“不完美”,这导致了一个时代的人的身上常常会有时代缺陷的烙印。作为读者,在审美之前,应当有良好的“审丑”心态的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现美和感受美。
  我们只有让学生们懂得了这一点,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时代的缺陷和人生的缺陷,而不是以现代人高高在上、大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养尊处优的身份去俯视这些人生“并不成功”的“可怜人”。
  
  第二,“天道酬善”“天道酬真”,真善美的价值是永恒的。
  
  当代的价值观趋于急功近利,应试教育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它的培养模式其实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工具化”的商品。商品的特点是时效性,要时髦、时尚、时新,要一上市就抢购一空,要消费用过就扔,要抢个第一,第二肯定卖不上好价钱。所以,只要投入就要有产出,效率第一。
  在这样的价值观中被熏陶出来的学生们,难免会轻视“真善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一个单元的故事,引导学生去体会真善美的温度。
  阿长、老王、父亲们、信客们都是卑微的,但是,他们人性中的光华却无法遮掩。伟大的作家们受到了这光华的滋养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并用文字让这些反思定格,使平凡人身上的光华成为了人类永远的财富。长妈妈质朴厚重的爱心,瞎了一只眼的老王的清明澄澈的感恩之心,朱自清的父亲在岁月的风霜刀剑的逼迫下始终没有褪色的爱,都成为了人性的绝唱。
  《台阶》和《信客》的主题更为丰厚,更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理解“真、善、美”以及“勤劳、无私”等等一切似乎都已经被贬值了的美好品德的价值。
  《台阶》的讨论,我们进入到了这样的层面:其最感人之处就在于作者以非常动人的笔调描绘了父亲造屋的艰难。按理说,这艰难足以让任何文字变成灰色。但是,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劳动的美和劳动者的美。劳动中的父亲是挺拔的,乐观的,自信的。请看,旧屋的青石板台阶一块就有三百来斤重,一来一去的山路居然磨破了父亲的一双麻筋草席,如此艰辛的活路,父亲没有喊苦,只是觉得鞋子“太可惜”了。此时的父亲,多么豪爽乐观!父亲的脚因为长年的劳作“裂着许多干沟”,于是每年过年时洗脚成了家里的大喜事。不仅“母亲特别高兴”,父亲也用冒着“热气”的盆水很“耐心地洗”。此时此刻,这样的一双脚板后暗隐着的不是生活的艰难,而是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洗干净了,父亲却反而说脚“轻飘飘的没有着落”,轻松的调侃里满含着劳动者的自豪和自信。深秋季节,父亲“浮在雾里”,“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踏好的黄泥“颜色似玉米面……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通过这些描写,我们能够感受父亲的艰难,但更能够感受父亲在艰辛劳作中所感受到的人的尊严和幸福,这种幸福警示我们更为客观更为深刻地去反思父亲的“台阶情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