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两手分书 一喉异曲

作者:陆精康




  运用互见法组织材料,史传内容两两对照。从《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可以明显看出史公采用的对比手法,这也是一种“互见”。鸿门宴上刘邦的狡诈和项羽的坦率;彭城战败后刘邦逃命的狼狈,垓下之围中项羽别姬的洒脱;项羽残民,刘邦抚民;项羽勇武,刘邦智计;项羽由强变弱,刘邦由弱变强,最后羽灭汉兴——皆对比见义,相反相成,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他传侧记:使刘、项形象丰满的特殊技巧
  
  在从起兵反秦到汉楚相争的历史进程中,刘、项集团中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司马迁为这些人物立传,从他们与刘、项的关系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刘、项的个性。《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是有明确主题的人物传记,作者有意识地把那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甚至与主题抵触的材料写在别的传记里。本传不载,他传发之,既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性,又保持了人物的形象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仅限于本传提供的材料,必要时还要联系他传提供的资料,否则,刘、项形象就不够丰满了。他传侧记,显示了太史公使刘、项形象丰满起来的特殊技巧。
  如果说,《高祖本纪》侧重写刘邦的“圣主”形象,那么,从活跃在楚汉战争中相关人物的列传中,读者可以看到刘邦品质的另一面。《郦生陆贾列传》写其流氓品性:“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秦末儒生在西汉立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待儒生,刘邦态度何其倨傲!《张丞相列传》写其蛮横作风:“(周)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我何如主也?’”部下面前,刘邦作风何其粗俗!《季布栾布列传》写其忘恩负义:“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结局悲惨的丁公在战场上救过刘邦之命,刘邦心地何其歹毒!《淮阴侯列传》写其巧言令色:“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韩信求封齐王,刘邦恼怒万分,张良、陈平附耳蹑足,刘邦猛然警醒,变脸又何其迅速!总之,司马迁掌握了许多表现刘邦无赖恶劣品行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便集中写在《高祖本纪》中,遂曝光于他传。
  如果说,《项羽本纪》侧重写项羽的英雄悲剧,那么他传中顶羽的个性弱点得到了更深刻的反映。《陈丞相世家》:“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洁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淮阴侯列传》:“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玩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陈平、韩信及其他人物对项羽的评论角度不一,褒贬不一,显示出项羽形象的复杂性。“‘言语呕呕’与‘喑噁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5}。“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正体现了项羽的性格特点。项羽这一形象之所以给人以全面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鲜活感觉,就在于司马迁写出了项羽性格的多面性和矛盾性。《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杂错综如项羽者,体现了《史记》刻画人物的高度技巧。
  把握《史记》述史“互见”这一特点,还可以通过他传读出被本传“掩盖”的历史真相。《高祖本纪》记彭越之反:“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夷三族。”仅读此篇,恐怕真会以为彭越谋反,被诛理所当然。但是,只要读一读《彭越列传》就会发现,事实完全不是如此。《彭越列传》:“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刘邦猜忌功臣,往往以子虚乌有的“谋反”罪名除掉心腹之患,功臣彭越即遭此厄运。由此可见刘邦吕雉之狠毒阴鸷。这桩历史冤案,仅读本传,无法察觉,他传发之,始见真相。这种情况,正如李笠所云:“避讳与嫉恶,不敢明言是非,不忍隐避史事,故互见耳。”{6}
  司马迁笔下的刘、项形象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形象丰满,又不失历史之真,应归因于互见法的巧妙运用。本传着意刻画人物形象,集中描写和叙述矛盾最尖锐、斗争最激烈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精神面貌。在此基础上,将人物负面的次要的事迹载于他传。“两手分书,一喉异曲”,是司马迁塑造刘、项形象的重要方法:传、赞相补,用以表述理性的评判;重复累书,用以突出事件的意义;细节描绘,用以凸现人物的个性:遂使刘邦、项羽不仅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是不朽的文学典型。
  
  ①{6}李笠《史记订补》,转引自安平秋等主编《〈史记〉教程》,华文出版社,2002.3 ②{5}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8 {3}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靳德俊《史记释例》,转引自张大可《〈史记〉研究》,华文出版社,2002.1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226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