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让语文课堂充满灵动的美

作者:佚名




  本期名师:郭惠宇
  青年教师:盛庆丰 赵杰 张陈 李天梅
  
  郭惠宇:在谈到语文教学的艰难时,于漪老师说道:“我们语文学科教学常在历史与现实、读和写、积累与应用、基础与拓展、课堂与社会等等之间徘徊,找不到恰当的结合点。讲基础,一抓就‘死’;想拓展,一放就‘空’。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思考还不够深入,如何让学生学得又实又活,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确实须花大力气研究、探索。”
  追求灵动,正是一种教学形式的表现形态。所谓“灵动”者,就是一种生气、活力,就是和谐、节奏,事实上,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过程,也是思维发展、情感活动的一个过程。语文教学的诸元素——文本、学生、教师,都离不开思维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因而好的语文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充满张力的。任何固定的模式、僵化的流程、刻板的讲述都会使语文课变得枯燥索然。
  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正在于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绿色,让课堂成为生命活力的空间。以灵动为核心,教师灵活地教,学生灵活地学;教师教得灵气洒脱,学生学得轻灵自在。
  我们来看一个鲁迅小说《药》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在阅读“老栓买药”这一情节时,对老栓买药时的心理、看客们观杀人场景的描写以及黑衣人的言行,都分析得不错。但读书应再细一点。这一部分中有一句颇有价值的话,不知同学们能否找出来加以品赏?
  (发问引出大家的兴趣,气氛随之热烈。但几分钟后,提出的几处又被一一否定,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生:老师,是不是这句话:“这给谁治病的呀?”
  师(心中暗喜):为什么呢?
  生:我以为这句话是对小说开头情节的说明。因为从中可以看出老栓一大早出门原来是为了买药,这里从侧面作了交代。
  生:这是这篇小说第一次出现“药”字,是不是有点题的作用?
  师:再看看它还有什么可挖掘的价值?
  生:我觉得这一句话是环境描写。天还不太亮,人家就知道华老栓是来买药的,它暗示了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吃“人血馒头”治痨病在当时比较普遍,不只是华老栓一家如此,换了别人,也会买这种“药”,愚昧的人多着呢!
  师:同样,在“小栓吃药”这部分里,也有几句话值得品味一番,请同学们不要放过。
  生:“吃下去罢,——病便好了。”这是一个条件句。把“人血馒头”当做灵丹妙药,以为会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真是愚昧之极!
  生:“睡一会儿,——便好了。”在母亲的心里,儿子服“药”之后,马上连“病”字都没了,这种急切的期盼是多么的悲哀啊!
  师:可见,一句不经意的话却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民众的普遍愚昧无知,是鲁迅先生着意要暴露的,但这深意却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正是匠心的体现。我们阅读时,需要细心留意,咀嚼玩赏,不要轻易丢弃文本中的隐含信息。
  上面这节小说欣赏课,体现出怎样的灵动教学艺术,大家可否说说?
  张 陈:在小说欣赏中,常常少不了形象、情节、主题等宏观的文学概念,但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让他们学会发现,学会体悟,学会品赏,这是一种突破。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很少注意到这节课中所发掘的阅读点。
  赵杰:正像张老师所说的那样,这节课教师抓住了这几处阅读点,在教学中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学生就可以知道环境描写还能这样写,语言句式中潜藏着人物的内心。品味语言是我们解读小说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也许就是教学的智慧吧。
  盛庆丰:灵动的语文教学就是在不经意处激发灵感,激活智慧。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细微处留心、品赏,尤其是在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话上细心咀嚼:一则可以获得言外之意,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二则在大处着眼的前提下,从小处探究,可以丰富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途径。
  李天梅:晚明公安派的袁中道对《金瓶梅》的艺术成就有一句精要的评语:“琐碎中有无限烟波。”这样的“烟波”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敏锐的洞察力、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郭惠宇: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读者可以在其静态的文本内容里不断地寻求新的视角,发掘活的内涵,得到更多的启示,因而能常读常新。但是,这样的文学欣赏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赵杰:我很担心这样的过于重细节会失大观。哪些细节值得讲,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否则,容易陷入无休止的“分析”中。
  李天梅: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一些这类文学欣赏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明白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该关注哪些细节,我以为这更重要。
  郭惠宇:文学作品欣赏,最忌讳在教学时人云亦云,最怕只剩下单调的教学模式和浅薄的解读,更怕的是没有了学生和自己。阅读是个体行为,而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应该凸显个性。在提倡个性化阅读的今天,教师要着意培养学生的个体阅读意识和解读作品的能力,不仅要有教师的“问”,更应有学生的“问”。让每个学生获益是一切语文教学方法的归宿,灵动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发问者。
  盛庆丰:有道理。在教学冯梦龙的“三言”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我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发问,而后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全班来讨论、交流,意想不到地出现了以下情形:
  生:如果杜十娘心仪的是柳遇春,那会有怎样的结果?
  (问题一出,全班哗然一片,也令我吃了一惊)
  生:这花好月圆的结局很有意思。
  生:这好像有点媚俗了。
  生:你才子佳人小说看多了吧,真是异想天开,这怎么可能呢?
  师:为什么不可能?
  生:第一,柳遇春是个监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对烟花妓女是排斥的;第二,他虽然觉得杜十娘是风尘女子中的另类,但这并不能表明他会娶来做妻;虽然他出镜少,但能看出他还是一个比较正派、也很仗义的男子。所以这样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生:为什么不可以?有身份而娶妓纳妾的人在古代并不少见。虽然柳遇春一开始对风尘中的人有看法,但后来对杜十娘也是敬佩不已,说她“不以贫窭易心,此乃女中豪杰”;再说,杜十娘对他也深怀钦佩报恩之心。有这样的感情作基础,如果冯梦龙写他俩相爱的故事,我们不还是同样叫绝吗?
  生:秦淮八艳不也是风尘女子吗?她们的故事也同样感人,所以我们不应该戴有色眼镜。
  师:既然一个是仗义男子,一个是女中豪杰,那作者为什么没有促成这段美好姻缘呢?
  生:杜十娘的悲剧就在于她急于跳出火坑,没想到却把终身托付给一个性格软弱、没有责任感的书生李甲,尽管他也很多情。这样的安排,百宝箱才显得格外沉重;这样的悲剧,才更有震撼力。
  生:大团圆不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冯梦龙写“三言”,就是要借一个个的故事来达到警世、醒世和喻世的目的,如果皆大欢喜,难有此效。
  赵 杰:这些评说出自学生之口令人叫绝。我以为这样的场面留给学生的是回味,而留给教师的则是思考: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灵光,更要激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之一。
  张 陈:前面郭老师说的让学生发“问”,我认为这是对教师发“问”的一种积极回应。
  盛庆丰:学生不仅要能“问”,更要会“问”。在学生的许多“问题”中,有些问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作品的解读。这当中有一个甄别和梳理的环节,我把这个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
  李天梅:这就是教学中的放和收的权衡。这样可以做到放而不乱、收而不死。这同样也是教学中的灵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