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寻求“量”与“质”的动态统一
作者:张玉新
古代诗词、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单元一般以活动课效果为好,可以增加一些诗篇。请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诗人的其他诗作推荐给同学,在课堂朗读。小说、戏剧长篇节选作品还可引导学生通读全书。这都是通过增“量”实现“质”变。
四、 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显著手段
优化课堂结构,就是剔除无效教学环节(这也是一种减“量”),统筹课堂动态的教学资源提高效率。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结构都是由以下几步构成: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析题目含义,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一般说来,以上几个环节对解读文本是必要的,但不等于说解读文本必须按照这几个环节展开。这样的模式禁锢了对文本的精彩解读。
《荷塘月色》创作于1927年,作者又是一位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于是创作背景被演绎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的“不宁静”便是源于对“四·一二”的不满。寻找重大政治背景就成了文本解读的重要任务,用重大历史事件诠释文本就成了必要手段。每堂课都这样解读,并且试图引导学生寻找其中必然的逻辑联系。由于多媒体的介入,很多有条件的教师把作者、背景制作成演示文稿用电子屏幕展示,内容都是下载的词条式说明语言,使得或许有必要的环节索然无味,甚至令人生厌。有的教师则是请学生课外查找作者、背景资料,课堂宣读;更有教师把作者介绍变成固定格式,什么生、死、名、字、号、籍等等,让学生背下来。
优化课堂结构,就要对许多环节精心整合。纵观教材,鲁迅的文章、李白杜甫的诗歌、《史记》的篇章都是教材中选择较多的,而且分散在不同年段。有必要反复多次介绍鲁迅、李杜、司马迁吗?虽然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在解读文章时不能回避,也不必把这些当成解读文章的核心因素。至于写作特点,以往那种教师先列出条条框框,然后再用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的做法,并不能使学生将所谓写作特点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优化课堂结构,还要摒弃一些习惯成自然的教学方法。以“表达交流”为例,很多学校以课时不够为由将课堂作文变成家庭作业,作文指导也主要是写作知识讲解,作文讲评则是范文宣读。我对目前惯用的作文指导、讲评之法存有异议,认为在摒弃之列。
关于写作指导。扬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认为,多读书就会写作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进一步认为,书读得多文章就能写得好。这两位都是大文学家,他们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
梁衡说,他写文章一是学习司马迁,一是学习韩愈。他说从司马迁和韩愈那里学到了文章的结构章法。也就是说,他是在研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时得到了关于写文章的启迪,又在自己的写作中不断尝试,读写结合,终于大成。这是今人学古人的例子,有现实意义。
今人、古人都认为会写、写好文章来自多读书。可是,目前语文教师的阅读面普遍较窄,大于等于教材,小于等于教参。教师用编制试卷、做试卷来替代读书(也用同样的方法剥夺学生读书的权利),用系统讲解所谓“写作知识”来掩盖不会写作的真相(同时也误导学生),而学校又习惯用“全批全改”检查教师的工作(教学管理中最形式主义的作风)。但是,无论如何,不读书、思考,就难以形成写作能力,就不能教会学生写作;“全批全改”也批改不到点子上,只是徒耗心血而已。
关于作文修改。《吕氏家塾记》说:“欧公每为文既定,必自窜易,至有不留本初一字者。其为文章,则书而傅之屋壁,出入观省之。至于尺牍单简亦必立稿,其精审如此。”①这是强调作者自己多改的例子。既然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身,修改文章却是教师的事,主体不参与,不可思议。我们不能因为不曾尝试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就以学校、家长不同意,学生不习惯为借口,关键是教师自己要“立规矩”。你是这门课的专家、权威,你没有发言权起码说明权威性不够,你也要先长能耐。
《世林广记·速成法》说:“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作得十八分是了,方可改作十分。”②这是强调教师少改的例子。教师少改并不是偷懒,不负责任,而是在学生不得其法、水平欠佳时多改,容易令学生产生畏惧感,影响其才思的发挥。只有学生文章水平长进到比较好了,才做较大修改。古人的这条经验在今天也有实际意义。
如果教师能够在修改文章方面立下这样的规矩,利用课堂时间学生个人多改,学生之间多改,教师少改(改则点铁成金),每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修改的标准,逐步提高标准,学生按这样的规矩修改,看看结果如何?作品修改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情景生成许多动态方法③,不仅提高学生作水文平,还能提高教学、学习效率,教师还能探索出一条新路。
①②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第四册),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室编,内部资料。
③参见张玉新《动态演示作文评改的设计与实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7.1
(吉林省教育学院 1300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