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关于教学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胡 勤
所以,教学不应该落在能否给知识下定义,而是看学生能否运用知识解读作品。无论水平考试还是选拔性考试的试题都不应问什么是叙述,什么是场景,场景的功能有哪些,什么是情节,情节推进的方式有哪些,结构有哪些类型,情感有哪些作用,什么是虚构,等等。课堂教学的问题要指向“这个”,研究这个人物这个情节这个场景。
三、提问要明确问题所指
课堂教学一般围绕教师的提问展开,高中教学外国小说该怎么提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是很值得研究的。比如,《沙之书》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沙之书》让你想象联想到什么?前者关系到文本的理解,是直接指向文本,尽管答案可能有多种,也还是有优劣对错之分;后者所讨论的内容可能和文本无关,我们可以判断学生想象联想是否丰富,但是不能说学生回答得对或者错。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可以把小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指向文本,二是间接指向文本。
1.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
这类提问和文本有直接关系,始终紧扣文本。一般从以下三个层面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一步步走进作品,深入理解评价作品。
首先,要求学生进入小说世界。只有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小说世界,就像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新奇世界,自己迷失了,变成了虚构世界里的一个角色,经历他所经历的事件,熟悉人物的每一个细节,与他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容易理解人物所做的事。这个过程是小说教学的起点,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进入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里教师很难给学生帮助,常听到的提问只有一个:你读过了吗?
其次,让学生知道作品写了什么。比如教学《沙之书》,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高潮在哪里?“沙之书”是推销员从哪里买来的?“我”对“沙之书”的感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怎样摆脱“沙之书”的?这些提问让学生对小说中的重要内容看得更加清晰,也为下一步分析评价作品打下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与评价作品。有了前面的基础,可以接着提问,博尔赫斯这样安排情节结构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把“沙之书”的来源地设定在孟买?作者模糊描述推销员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作者是怎样使一桩明显荒诞的事件变得像是真实可信的?有哪些讽刺幽默的成分?它们的目的是什么?读者在哪些方面比小说中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要贴近文本,层级低一些,“形而下”,让学生能够把握。提问涉及的知识、术语,尽可能用通俗一些的语言来说,不要因为概念术语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请看下面一组提问:
(1)这是场景还是环境描写?
(2)场景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3)这个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4)这个场景中的风景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5)这个场景中的声音描写烘托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这五个问题由抽象到具体,逐级而下。前两个问题抽象,指向静态的知识;后三个问题贴近文本,落到文本中,感性强一些,不是教学知识本身,而是以知识解读文本,在运用知识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
再看一组提问:
(1)这是“全知视角”还是“有限视角”?
(2)有限视角的作用有哪些?
(3)伯尔《在桥边》以“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有什么作用?
(4)阅读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中的第二组对话,分析作者用显示的方法,让人物自己对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雨果《炮兽》,作者不断地站出来讲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五个问题中,前两问,是考查学生对静态知识的理解;后三问也涉及知识,而且比前两问的知识还要偏一些,教材也未做要求,但是指向的是文本不是知识,而且对专业的知识概念作了通俗的说明。如提问(3)中“有限视角”前面加了“以我,第一人称”,提问(4)“显示的方法”后面补充了一句“让人物自己对话”,提问(5)“作者不断地站出来讲述”,“讲述”的方法就是“作者站出来”说。这些补充的语言,把专业术语通俗化了,学生没有了知识上的障碍,所以讨论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我不是否定“形而上”的问题,而是考虑到高中阶段还是基础教育,贴近文本的问题符合现阶段教学的实际。今后,也许现在,就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会思考做以下课题研究:
——论马尔克斯小说创作的整体特征。
——论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孤独感。
——卡尔维诺的不确定性和他的精确的写作。
——林黛玉和娜塔莎不同人生走向的文化意蕴。
——伯尔与文学现代性。
——志贺直哉的“小物”情节和心境转换。
——论高尔基早期流浪汉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般来说,以上题目还是留给大学生、研究生或博士生做更加合适。
2.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
这类提问或者指向学生的内心,或者关注作者的经验,或者以他人的感受、思考来碰撞学生的内心和思想,有的只是把文本作为一个跳板,讨论下去可能和文本无关。它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原初体验。其实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没有原初体验,任何体验都是经过涂抹的,都受到前意识的影响。我们所说的原初体验是指学生阅读小说后最早获得的感受、领悟或反思。它是直接的,不带成见,没有经过批评的干扰。在课堂里让学生说自己的原初体验,可以避免在讨论特别是激烈的辩论中迷失自我,防止说连自己都不懂的大话空话。
学生经验。经验是体验的沉淀,体验是将经验激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理解小说可以很快出现碰撞。比如阅读《清兵卫和葫芦》之前或者之后,问一问学生,你有过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毁灭的感觉吗?你有过兴趣爱好被扼杀的经历吗?你曾经喜欢某事物,可是它缠住了你,到你的灵魂深处,你想摆脱,无可奈何,甚至要毁灭自己以求脱离,这样的感觉就是《沙之书》里“我”所经历的。
面对这类问题,大多要求学生放飞联想和想象,再创情境,移情体味。学生常常会这样回答:我想象到……我有过类似的经历……我有过类似的体验……我明白了……我认为是……我觉得是……。
作者经验。包括他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以及他的创作追求。例如辛格的性格是腼腆随和的,不会刻意追求什么名利,也不会强迫别人,而会任人摆布。他的生活经历,所受的教育,审美情趣,都影响到写作,他的小说中多为社会底层的、卑微的人物。卡尔维诺一向致力于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他的描写简洁轻灵,有画面,给人以视觉感。海明威说他的一个作品不会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思想,主题可能是很丰富的,他著名的冰山理论就是想告诉我们,八分之七的内涵在海水的下面。对作者了解多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小说。
他人评价。教学中最为尴尬的是学生没有感觉,没有体验,没有经验,没有思想。这时常用的办法是用他人的经验或思考来激发学生,包括作者、老师的经验和评价。其实要把别人的东西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它长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数情况下别人的还是别人的,我还是空白。
下面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
阅读下面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评论,思考后面的问题。
他(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之所以如此非凡,不是因为其形式,而是因为他幻想的精妙。在写作具有想象力的作品时,他并不感到受乔伊斯式、塞利纳式或福克纳式的冒险或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字的吸引。他总是明晰,不会被劳伦斯式的激情之风扫荡,这种激情之风有时会卷起滚滚尘土,有时则会赶走天空里的乌云。
——[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帕斯说博尔赫斯的小说充满“想象力”,请从选段中找出3个表现出“想象力”的情节,由此你想象联想到什么?概括这样写(安排、设置)的意图。
(2)帕斯认为博尔赫斯的小说“总是明晰”的,请联系上述节选内容说说这种“明晰”的表现。
博尔赫斯有着一份再现现实复杂性的雄心,他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幻想文学——接近这种理想。而他是用明晰的精细的描写来表现自己想象的内容,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帕斯的评论准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于是教师借助它引导学生去探究。
具体教学中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和间接指向文本的提问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它们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些提问可以有不同的指向,比如学生的体验,可以是针对小说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但是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区分问题所指,把指向学生经验的提问当做指向文本的提问来要求,就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反之,又容易出现“你对我对他也对”的现象,导致误读小说。
为了让教师能够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怎样教学《外国小说欣赏》,在浙江省新课程骨干教师课前培训中,我们请了义乌市教研室张涵铭老师执教了一堂示范课《沙之书》。这篇小说是幻想文学的先驱博尔赫斯的作品,学生读懂它有一定困难。张老师的教学效果很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下面这篇文章,请张老师从如何提问让学生讨论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节选了几则他的教学片段,我加上了点评,以供参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10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