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诗歌教学中的个性化鉴赏与教师的点拨

作者:佚名




  白素云:我很赞同王晖老师既积极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又把更多的“意”留给学生课下去思考、想象的观点。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幅画,中国画论中有“无画处皆成妙境”之说,艺术贵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诗歌教学中的“空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大家想想,在诗歌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好方法有哪些?
  冯 彬:我觉得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最有效途径是诵读。诗歌是诗人用精练的富有韵律美的语言来承载思想和感情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它比其他文本样式更需要通过诵读来体味其妙处。比如片段中学生8对“那么”一词的体悟,由疑惑到顿悟,就是通过诵读实现的。面对难点,有时“诵读”就是一种很好的点拨。可惜的是,这个片段更多地注重理性的分析。例如,学生1对“轻轻”“缓缓”两个词的分析的确不错,但叠词的作用主要是借助语言的乐感充分表达心中的情绪,这种韵律感不通过诵读是难以感悟到的。我以为,这时不妨再请几位同学轮流诵读相关语句,教师在语气的轻柔、语速的缓慢上作些指导,让学生在轻缓的乐音中深入体会蕴涵在其中的伟大、深沉的父爱,使学生沉潜于文本,让阅读的“感性”与“理性”交融,也许还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
  张小屹:除诵读外,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课例中,学生们对“攒”字和“拨”字哪个用得更好出现了不同意见。虽然教师给了一些提示,但学生仍摇头表示不理解。我觉得此时教师可以跳出从词语含义提示学生的思路,不妨结合诗人不愿意让最轻微的动作打扰自己女儿“睡眠”这一细节,再来引导学生体会;还可以提示学生假设情境:“我”生病的时候,“我”遇到挫折的时候……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父母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爱自己的。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情体味中去把握作品情感,理解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理想。
  白素云: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诗歌教学,重在读者的个体感悟和体验,教师的适时点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点拨是否恰当,又与教师的个人学养、品性、机智等因素密切相关。最佳教学途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活思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对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品味语言中领悟诗情。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仅仅是个开始。下次活动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人物简介
  白素云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数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特等奖或一等奖;40多篇文章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参与全国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编著多部教学著作;个人专著《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被列为北京市普教系统重点推荐书目。
  张小屹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高级教师,教研组组长,区级骨干教师。数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二等奖。撰写的《〈现代诗三首〉教学设计示例》,被收入《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教师用书语文必修(一)(二)》。多次承担各级公开课,多次参与编写各种教学书籍。
  王 晖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高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数篇论文获国家、市、区级一、二等奖。2006年获东城区教育系统育人奖。2007年《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获东城区第二届中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对新课程改革思考的论文收入《中小学教学与管理论文集》。
  冯 彬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区级骨干教师。论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教学因素分析及对策》获北京市中学JIP试验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研究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获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研究课评比二等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