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归纳·拓展·融通

作者:曹志正




  其一,欣赏景物美。先以欣赏《钴鉧潭西小丘记》开头描写奇石的精彩文字作为典型引路,师生共同归纳出鉴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①用现代汉语对画面稍作描述或者归纳;②品味并指出语言等表现手法方面的特色(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等);③评说表达效果。再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样的步骤和方法,鉴赏《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登顶后,“箕踞而遨”所见怪特之景的一段文字(“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以利巩固。最后提供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描写雪景的文字,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使之触类旁通。
  其二,把握情感美。先体验《钴鉧潭西小丘记》中清理了“秽草”“恶木”后,作者举目四望,只见“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中蕴藏着的情感;再体验《后赤壁赋》中横江东来的孤鹤形象中所寄寓的情怀,并告之,山水游记中情感的表达,有的是直接的,一看便知,有的是间接的,蕴含在写景叙事之中,如盐在水,味在其中,慢慢涵泳,才会“于我心有戚戚焉”;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体验作者情感的关键:一是紧扣原文,把握文中重要意象的含义——披文入情;一是了解作者的为人、遭遇和写作的背景——“知人论世”,两者结合,再辅以其他方法,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至此仍不可停步,还要组织学生讨论:从张岱笔下幽静广远的雪景图,从他在严寒的清晨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一事,你读出了他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的提示是:张岱,明末清初绍兴山阴人(1597——1679),出身官宦之家,终身未仕]这样来求取巩固和融通之效。
  其三,感悟哲理美。首先请学生找出作品中理性光辉的主要呈现方式,一是直陈,如《石钟山记》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赤壁赋》中“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一是用比喻等手法作形象化阐述,如《游褒禅山记》关于高远目标的实现必须具备“志”“力”和外物“相之”的条件,《赤壁赋》中巧用江水、明月、清风,以主客对话的形式,论述事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二重性玄理。然后共同探讨“悟理”的要诀——对直陈的,只需依托原文,稍作引申即可;对于含蓄的,则需探求本体,整合信息方成。
  课堂总结时的友情提醒是:这里归纳出来的鉴赏景物美、情感美的方法技巧,同样适用于古代诗歌的鉴赏;而领悟理性美的方法技巧也适用于现代文阅读中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笔者以为,归纳、拓展、融通三原则也适用于其他专题的复习,甚至适用于其他学科的专题复习。这种类型的复习课,应该是高效的。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2264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