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面朝大海的窗户
作者:王家新
冯至(1905-1993),河北涿县人,中学时期即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21-1926年在北京大学学德语期间参加浅草社,后来又和朋友们一起创办了沉钟社,受到鲁迅的支持和热情评价。192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1927年赴哈尔滨第一中学任教,次年返回北京,1929年出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它》。1930-1935年间留学德国。1941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写出《十四行集》,把他一生的创作推向一个高峰。
鲁迅曾这样评价沉钟社:“那时觉醒起来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2}“热烈,然而悲凉”,对爱的渴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寂寞”的体验,构成了冯至早期诗作的基调,使他写出了像《蛇》这样的带有浓郁、深沉抒情音质的名篇。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伴侣,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何其芳曾这样评价冯至早期的诗作:“文字并不太加修饰,然而却表达出来了一种沉重的浓郁的感情,好像就是这种感情本身构成了它的艺术魅力。在他同时和稍后的诗人中,有比他写得奔放的,有比他写得清新的,有比他写得绮丽的,然而用浓重的色彩和阴影来表达出一种沉郁的气氛,使人读后长久为这种气氛所萦绕,却不能不说是这个作者的特长了。鲁迅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大概正是有取于此吧。”{3}
何其芳的评述,道出了冯至早期诗作的艺术特质。读《蛇》这首诗,我们首先惊异的,是“蛇”这个比喻。“寂寞”一直是中国历代诗人书写的主题,但是用一条安静、无言的蛇来比喻自己的寂寞,这恐怕还是第一次!这个比喻不仅新奇、大胆,突破了人们的审美常规(因此诗人会说“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更显现出情感的深度。如果对内心的“寂寞”没有深切的体验,就不可能想出“蛇”这个奇特的比喻。
这使我还想起了海子的《眺望北方》,年轻的诗人在七月的大海边展开对自身命运的想象:“我在岩石上凿出窗户/眺望光明的七星”,而诗的最后却是“我的七月萦绕着我,像那条爱我的孤单的蛇——它将在痛楚苦涩的海水里度过一生”。正是最后这个比喻,使一首眺望远方、充满奇思异想的诗没有流于空泛,而是在骤然间具有了痛苦的深度。
回到《蛇》这首诗,诗人不仅用“蛇”来比喻自己的寂寞,在接下来还说“它是我忠诚的伴侣”,这不仅表达了某种感激之情,而且还暗示出寂寞之深;而诗人的寂寞是和一种热烈而又默默的爱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未经表达的爱,也就是人们说的“单相思”。单相思很伟大,因为它培养了想象力。因此,别看这条蛇外表安静,心里却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这真是异常动人!请注意诗人在这里用的是“乡思”而不是“相思”,它比“相思”的意义更为丰富。因为蛇通常生活在草丛中,因此那“茂密的草原”才是它的故乡。它害的是一种怀乡病,它只有回到那里,才能感到生命的意义。那里,才是它生命的归宿。
读到这里,诗中“你”的所指也渐渐明确起来:她是一个诗的对话者,一个寄托了诗人的全部渴望和爱的对象。全诗即为一种在想象中展开的“我与你”的对话。
诗的最后一节,用“月影”的比喻,不仅写出了蛇的轻盈、迅捷,也写出了它的灵性,“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这样,从诗一开始的“你万一梦到它时”又回到了对方的梦,全诗就这样写出了一种“互梦”:“蛇”梦到了那“茂密的草原”,而对方也梦到了这条“蛇”;更为奇异的是“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诗写到这里,由朦胧的情调和奇异的想象落脚到一个具体的意象,色调也一下子加重了。请注意用在这里的“绯红”,我们很难设想它置换成“蓝色”“白色”甚或“红色”,因为它恰好传达出全诗那种浓郁的羞涩的情感色调。读了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到作者的内向,也深深感到了梦到这条蛇的“她”的羞涩。“绯红”,恰好是一种羞涩的色调。
的确,“用浓重的色彩和阴影来表达出一种沉郁的气氛,使人读后长久为这种气氛所萦绕”,这就是《蛇》这首诗给我们的感受。它写出了无言的寂寞,也写出了爱的深沉;它有着奇异的想象,也刻画下它投下的浓重阴影。据诗人说,他是看到一幅衔着一朵红花的蛇的木刻画后写下这首诗的。但是,这只是对他全部生活的一个触动。从一幅画到一首诗,这中间仍有着许多难以言传的秘密。
青春是美好的,但往往也是寂寞的甚或是苦闷的,因而这样的诗对年轻的读者会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我之所以首先挑出这首诗来讲解,也正在于它是我的“启蒙”之作。我是在上高二时(那大概是在1973年,处于“文革”后期),偶然从一个同学家里发现一本已发黄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出版的《冯至诗文选》并从中读到这首《蛇》的。从此这本书成为我青春时代最隐秘的伴侣,像“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这样的诗句,我读了甚感惊讶。我那时并不知道冯至是谁,更不知道他在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但我感到这样的诗好像就是专门为我而写的一样!在放学后的寂静的山区公路上,我一个人大声读着冯至的诗,我一遍遍读,读得禁不住浑身战栗!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诗第一次在我心中唤起了一种诗的觉醒,生命的觉醒……
对于自己的早期诗作,冯至后来并不满意。冯至在解放后曾这样说“诗里抒写的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如果说它们还有些许意义,那就是从这里边还看得出‘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冯至诗文选集·序》)不过,这已道出了《蛇》这样的诗的意义。青春时代那种深深的苦闷、纯洁而羞涩的爱恋和奇异的想象力,不正是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怀的吗?
里尔克《秋日》{4}
里尔克是一位对中国现当代诗歌产生了广泛、持久影响的德语诗人。正是里尔克的影响,促成了冯至由青春期的感伤、唯美和苦闷,进入到更为成熟、严肃的生命与艺术的领域。
里尔克的诗敏感、内向,崇尚心灵的气质,在《现代抒情诗》里他这样说:“只有当个人穿过所有教育习俗并超越一切肤浅的感受,深入到他的最内部的音色当中时,他才能与艺术建立一种亲密的内在关系:成为艺术家。”{5}
现在我们来看由冯至翻译的《秋日》一诗,它不仅体现了里尔克诗的特质,也体现了两个创作心灵之间的最深刻的感应。
秋 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这是里尔克早期的名作,我第一次读就永远地喜欢上了它。“主啊!是时候了。”诗的一开头就震动人心。这样的吁请背后也许有着一个西方诗人的宗教信仰的文化背景,但我们即使没有这样的背景,也会被它所触动。我相信,人到某个时候,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就会把他推向这一声呼喊。
“夏日曾经很盛大”,这里的夏日指光辉、热烈的夏季,但也隐喻着一个人在生命盛年时期的绚烂。似乎青春就是用来挥霍和浪费的,不然它就不是青春,是不是?而接下来的“阴影落在日晷” “秋风刮过田野”,即刻带来了一种秋日将至时的空旷感和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关头,诗人发出了他的恳求:在秋风刮来之前,“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迫使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这体现了里尔克的生命哲学。在他看来,生命就是这样一种转化和奉献。这“最后的果实”不仅是自然界的果实,也正是“心灵的果实”或“诗歌的果实”。它意味着生命的实现和精神劳作的完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