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我与地坛》备课札记

作者:袁湛江




  记不清第几次给学生讲《我与地坛》了,每一次备课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今天主要谈谈对课文第一节的阅读体会。
  课文节选的是一、二两节,第一节写的是“我与地坛”,回答的是“我为什么会走进地坛”,而且为什么“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两个问题;第二节写的是“我与母亲”,展示的是一个伟大母亲和一个残疾儿子的特殊情感。两节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和把握?我感觉到其中有些问题值得探讨。我发现多数老师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往往会将第一节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甚至忽略过去根本不讲,只把重点放在第二节,以至于不少学生读完这篇课文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已经不是“地坛”而是“母亲”;有的学生干脆认为“地坛”其实就是“母亲”,地坛是母亲的符号,母亲是地坛的灵魂——“母亲”和“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读。
  我们先来看看第二节,作者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表达了怎样一种母爱,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动人的力量。作品中有两个细节一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我”返回家门的时候所看到的母亲形象,一是“我”躲在树丛中母亲来找“我”的情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当时故事中的“我”对母亲毫不在意,甚至是不以为然的。但是作者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母亲已经去世了,“我”才逐渐意识到母亲是多么爱我,而且爱得有多苦有多累,需要承受多大压力!所以说,作者笔下的母亲,是她去世以后在儿子幡然醒悟的背景下所呈现的母亲,是精神上的高贵被复原了的母亲,她的精神品质用作者的话来概括就是“苦难与伟大”。这一切情感上的领悟都是“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鲁迅语)以后产生的,因此,作者笔端所流露的是一唱三叹甚至是让人心碎的悔恨。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史铁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了呢?是因为母爱的伟大还是母亲的早逝?如果是前者,那母爱原来就存在啊;如果是后者,那同类情况有很多,而史铁生式的母爱感受与表述是独一无二的。从逻辑上来推理,如果作者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没有对自然和世界的本质的清醒认识,没有对生命过程的彻悟,那么,后来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对自己的内疚与悔恨,也就不可能达到那种深度。然而这一切,我认为都与第一节有关——作者在地坛中获得的种种启示,滋润了他的情感,开启了他的智慧。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学《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仅仅让他们体会到母爱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挖掘文本的价值:第一,史铁生今天对母亲的理解跟地坛有什么关系?第二,母爱是不是可以涵盖这篇文章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
  先谈第一点。史铁生今天对母亲的理解与地坛有关系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前面已讲过,第一节回答了两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走进地坛”,而且为什么“再也没有离开过地坛”。如果这两个问题找到答案,那么,我们就理解了史铁生为什么会那么痛切地追思母亲,也就找到了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内在脉络。
  “我为什么会走进地坛?”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一般的同学都会从书中找到答案:“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是史铁生当时生命状态的底色,双腿残疾,注定了他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有行动自由,那么他的灵魂能够飞多高走多远,一切都取决于他的心态。显然,地坛成了当时他释放情感寄托精神的唯一去处,是无奈,是逃避。可是他又为什么“再没有长久的离开过它”呢?显然,地坛中有一种内在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他。文章的前面有一句话仿佛在暗示着我们:“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等待了四百多年。”作者为什么说“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其中“宿命的味道”包含怎样复杂的情感?这是值得玩味的话题。我想,一个人,当他对另外一个人或者物产生了唯一互动关系的感情的时候,可以肯定,他对这个人或者物的情感一定是产生了质的飞跃。比如:朋友→恋人,书→我的书,房子→我的房子……那么,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这古园”被理解为“就是为了等我”的时候,客观上的地坛也就变成了“我的”地坛。因此我认为这种宿命的味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地坛不仅接纳了我,包容了我,释放了我,而且由于有某种精神本质上的相似与互补使我和地坛产生了缘分——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却是终生相依的机缘。
  第一节中有一段对各种小昆虫的精彩描写,让人读起来不禁怦然心动,我们似乎从中找到了解读作者感情微妙变化的一把钥匙。作者起初是漫不经意的,甚至是百无聊赖的,一个一个小生命进入了他的视野,他烦躁的“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但是这些顽强的小生命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而是自得其乐地享受着生活,安详地愉快地在各自的生命轨道上轻歌曼舞,翩翩滑行,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作者没有说自己变得坚强了、宽容了、淡泊了、对什么都想开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特写镜头——蜂儿、蚂蚁、瓢虫、蝉儿的小动作,甚至露水和草叶的“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让读者一下触觉到他心灵的感动和震撼: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远如日月星辰,近到凡人琐事,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姿色,所有的生命都有他自身的价值和规律。想清楚这一点,不论生命把你投放到何处,也无论你是得意还是失意,不都会变得从容和淡定一些了吗?所以我们看到此时此刻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已经慢慢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子,灿烂的阳光从阴霾的天空的缝隙中撒向了心灵,他感受到如此的温暖,浑身充满力量,他看清了生命中更本质的东西,从而可以坦然地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由此我们断定,作者在地坛中与自然的对话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他一定会选择“活下去”。
  还有一段更深刻的文字:“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我相信这段充满沧桑感的文字是他历经多年磨难以后对地坛的一种认识和感悟。如果说前一段文字像春天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充满生机和活力,给人更多的是欣喜和激动,鼓舞着作者要“活下去”的勇气,那么后面这段文字则像绽放于风雪中的红梅,作者居然能够把“苍凉”与“灿烂”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个画面中,自信地也是自豪地向人们展示着坚韧和永恒,给人更多的是力量与思考,启发着作者不断地思考“怎样活”的问题。石门中的落日,高歌的雨燕,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或者暴雨骤临,或者秋风忽至,这些地坛中特有的场景组成的意向群,不啻是一个一个美的惊叹号,在这些文字的背后,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那里,让你感觉到时间的永恒和自己的渺小,让你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亲情的珍贵,让你对逝去的昨天充满怀念,对未知的明天充满期待。这一切,在他从一个狂妄悲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善解人意的智者的道路上埋下了精神的种子。
  走进地坛的15年,就是作者人生历练的15年。地坛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朝暾夕月,秋风春雨,生机勃勃的展示与默默无声的诉说,都给他力量、智慧、热情和感悟。从狂躁消沉到冷静坚强,从自我中心到善解人意,这是他精神、品格慢慢发展逐渐成熟的过程。这个成长过程为他后面对母亲的追叙作了很好的准备,作者当年无视母亲的苦难,十分任性不懂事,与现在的追悔莫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效果,使读者与作者形成了强烈共鸣。于是,我们读母亲死后作者痛不欲生的悔恨,才感觉那么真实动人,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才让我们感到那么惊心动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