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追求言语的陌生之美
作者:蔡 伟 王秋菊
“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后在文艺理论中广泛运用。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之陌生”。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艺术的目的是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它必须设法延长。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看法,文学语言的真谛是“陌生化”。“陌生化”不仅把文学分离出的日常语言变得新奇,同时,还将使文学从陈旧的传统形式中脱颖而出。陌生化使读者对于传统形式已经麻痹的感觉重新恢复“可感觉性”,从而不断有新的发现,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并最终化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作者创造性地使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事物或对象变形,使读者从中获得新鲜的艺术感受。
“语言陌生化”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违反”(罗曼·雅克步逊),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组词组句方式,是对事物的特殊描述、表达。简而言之,“语言陌生化”就是语言的变异和创新。作者有意打破语法规则,违反生活常理,扭曲语言常态,给语言注入新鲜奇异的血液,使作品灵动起来,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对客体的反常观照,顿时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中“夏”与“荷”、“秋”与“蝉”的反常搭配,把时间的流逝变得如此有情趣,令人叫绝;“什么都很短,叹息总是很长……”形象地向人们传达了那一声叹息的彷徨和无奈。
我们所宣称的高考作文言语陌生化,自然是套用了文艺理论的概念,但相比之下要简单得多,要求也相对较低。我们认为,只要考生作文时,在言语运用上有所变化、有所创新,都可视为陌生化理论与技巧的运用。例如考生有意违反生活常理,打破语法规则,扭曲语言常态,使传统的习见的言语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强烈的变异,形成新的语言图式,从而使阅卷教师产生陌生而新奇的感觉。
追求言语陌生化,对于高考作文来说是尤其重要的。众所周知,高考写作是数十万人同写一题,因此,“公共话语”“话语复制”“语言贫血” 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高考作文阅卷中,阅卷者阅卷数量之大,时间之短,任务之重,非一般人所能想象。无论多么出色的阅卷者,在面对成千上百篇话题相同的作文时,其身心疲惫与审美疲劳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考生作文在言语上没有多少特色,就很难吸引阅卷者的眼球,一些在选材、结构上优秀的作文也因此被打入三四等的行列。那么,高考作文语言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应对呢?
二、近年高考作文语言之痼疾
我们查阅近几年高考低分卷,明显感到这些作文在语言运用上存在着千篇一律、人云亦云、陈旧老套、呆板干瘪的毛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直白反呈苍白
作文中运用直白朴素而富有真挚情感的语言会使文章富有感染力,但不少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言语是直白了,可缺乏血肉,情感冷漠,以致苍白无力。
例1:身为祖国的下一代接班人就一定要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素养的人,就像一个失落精神的人,对国家的建设无益、有害,一定要提高人文素养,为社会出力。(2004年浙江考生作文,文题《人文素养与发展》)
例2:母语是博大精深的,所以我们就要好好地学习母语,运用母语……通过我的研究发现,要学好母语,就要好好区分有些不干净的语言。(2007年湖北考生作文,文题《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以上两例中,考生的语言相当直接,也许考生想借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对“人文素养”“祖国”“母语”等的认知与情感,但直白中缺少真情实感,平淡苍白,肤浅单薄,缺乏言语应有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淡如白水的文字只能给人以凑字数的感觉。
(二)花哨反出漏洞
与直白相对,有时运用华丽的语言来表现充实的内容,可使文章显出“金碧辉煌”的大气,而节奏和谐明快、语词艳丽多姿的文章言语,能带给阅卷者视觉上的冲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生朝着言语华丽的目标努力,但盲目追求浮言艳词,大量堆砌,就有可能从“华丽”滑向“花哨”,甚至漏洞百出。
例3:于是,在纪念中,我们看到:种植达观,我们收获的是快乐;种植快乐,我们收获的是健康;种植健康,我们收获的是纪念;种植纪念,我们收获的是充实……(2005年广东考生作文,文题《学会纪念》)
这位考生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方法,乍一看,句式结构整齐,语言读来也算流畅,如果阅卷教师粗心,也许能蒙混过关。但在有责任心的教师手中,此文的马脚便显露出来:“健康”和“纪念”有什么关系呢?很显然这是作者为追求言语的变化与整齐而刻意拼凑的,结果导致逻辑的失真。
(三)推理反显老套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论证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推理是否严密,是否合乎逻辑,直接关乎整篇文章的成败。近年高考多是话题作文,文体灵活,不少学生选择议论文体,也就少不了推理;但长期套路式的推理训练,导致学生作文言语人云亦云,陈旧老套。
例4:只有拥有不朽精神的个人或者国家才会长存,因为他们不会被历史淹没淡忘。四大古国现在只有中国是一代代传递下去的,因为中国拥有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精神会长存在历史上。(2007年广东考生作文,文题《传递》)
这段文字连用两个因果推理句,但由于考生机械地袭用以前的因果训练,故整个语段缺乏创意,无论言语形式还是言语内容都显得陈腐,类似于口号;而且两个句子逻辑上也出现问题。第一个复句偷换了概念,将个人精神的长存与国家实体的长存混为一谈,而且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即使有,也应将两者因果颠倒,即因为“个人或者国家拥有不朽精神”,所以“他们不会被历史淹没淡忘”。再看二三两句,逻辑推理勉强不说(“只有中国是一代代传递下去的”,“传递”什么呢?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种“大套话”“大白话”的罗列,无关痛痒,没有实质内容的言语又有多少论证的价值呢?
(四)仿用反成废话
仿用是中学生作文成功的必经之路,而且仿用本身也可成为一种创新,古今中外,有不少名言警句,其实是仿用前人的句子而成的。例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仿用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来,却更胜原句一筹。在高考作文中,自然有众多成功仿用而使文章出彩的例子,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考生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仿用成了废话,甚至闹出笑话。
例5:童年消逝了,亲爱的你,能告诉我,我的童年在哪里吗?在家里,在幼儿园,在小学?我无法寻找到它的踪迹,难道童年真的消逝了吗?它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2007年浙江考生作文,文题《行走在消逝中》)
这位考生自然是在模仿朱自清散文《匆匆》中的句子,“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可是,读完考生的仿句只能让人感觉莫名其妙,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整段话语义前后矛盾,内容干瘪空洞,矫揉造作,胡拼乱凑,仅仅是“童年消逝了”“童年真的消逝了吗”“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的重复表达,废话堆积。下面再举两个学生平时习作中仿用失误的例子。
例6:人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生死故,两者皆可抛。
[2]